APP下载

新昌县耕地质量现状和提升措施

2016-03-28浙江省新昌县粮油总站3125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交换量新昌县耕地面积

陈 锋 (浙江省新昌县粮油总站 312500)

新昌县耕地质量现状和提升措施

陈 锋 (浙江省新昌县粮油总站 312500)

通过对新昌县耕地耕层土壤进行采样调查和检测分析,按照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地力现状,并进行了分等定级,指出了当前新昌县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

耕地质量;现状;评价;提升措施;新昌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耕地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因此,耕地质量与农业生产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紧密联系。笔者通过对新昌县耕地耕层土壤进行采样调查,对新昌16 222 hm2耕地进行了地力评价与分析,同时对如何提高全县耕地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样采集

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中采样要求,于2008-2011年,采集了新昌县代表性耕层土样958个,同时记录采样点的经纬度数据。

1.2 样品测定方法

土壤样品风干、磨碎后按分析项目要求过筛。土壤质地按国际制颗粒分组标准测定;土壤pH采用蒸馏水浸提玻璃电极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H2SO4-K2Cr2O7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效磷采用氟化铵-稀盐酸浸提(酸性土)或碳酸氢钠浸提(石灰性土)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采用乙酸铵交换容量法测定[1-2]。

1.3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

参考《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中的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3],根据新昌县耕地的立地条件、土壤剖面形态、理化性状、养分状况及管理水平,选择地貌类型、坡度、冬季地下水位、地表砾石度、土体剖面构型、耕层厚度、质地、容重、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排涝抗旱能力等14项因子,作为新昌县耕地地力的评价指标。利用浙江省农科院数农所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土壤资源数据、采样点化验数据等图件数据资料制作的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平台,对新昌县耕地进行了地力评价,形成了耕地主要化学性状分布图和地力等级图等成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pH值

新昌县土壤酸碱度变化范围在3.26-6.70。pH低于4.5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9%,pH4.6-5.5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9.7%,pH 5.6-6.5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1.3%,pH 6.6-7.5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0.1%。结果表明,新昌县的耕地土壤多数呈酸性和弱酸性,土壤酸碱度分布在地域上无明显差别,这可能与全县较为一致的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有一定关系。

2.2 有机质

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99-83.4 g/kg,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2.71 g/kg,标准差为11.17,变异系数为0.34,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大部分集中在20-40 g/kg范围内,此范围的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5.2%,有机质含量低于20 g/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1%,有机质含量大于40 g/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3.7%。

2.3 有效磷

全县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极大,最高为296.3 mg/kg,最低为0.1 mg/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0.43 mg/kg,标准差为32.12,变异系数为1.57。其中含量大于18 mg/ 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7.3%,含量在7-18 mg/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2.9%,含量小于等于7 mg/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9.7%。若按土壤有效磷≤7 mg/kg为缺磷上限,则在全县耕地中,缺磷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9.7%。由此可见,本县耕地土壤有效磷缺乏且分布不平衡。

2.4 速效钾

全县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75.4 mg/kg,最大值为571.0 mg/kg,最小值为2.8 mg/kg,标准差为73.81,变异系数为0.98。全县高于150 mg/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1%,80-150 mg/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9.8%,50-80 mg/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2.1%,小于50 mg/ 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0%。全县多数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有50%耕地土壤速效钾极低。

2.5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全县耕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幅在1.1-98.3cmol/kg,平均值为17.7 cmol/kg,标准差为2.25,变异系数为0.12。全县绝大多数耕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于5 cmol/kg,占总面积的99.8%,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小于5 cmol/kg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0.2%。

2.6 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概况

根据新昌县耕地地力评价14项指标及相应权重,计算各调查地块的地力综合指数(IFI),应用等距离法,把本次取样调查的16 222 hm2耕地,根据地力情况的不同划分为三等六级。其中一等耕地面积为2 482 hm2、占总面积的15.3%,其中无一级耕地,二级耕地面积为2 482 hm2、占总面积的15.3%;二等耕地面积为13 675 hm2、占总面积的84.3%,其中三级耕地面积为10 063 hm2、占总面积的62.0%,四级耕地面积为3 611 hm2、占总面积的22.3%;三等耕地面积为65 hm2,占总面积的0.4%,其中五级耕地面积为65 hm2、占总面积的0.4%,无六级耕地。一等田主要为棕粘土、红粘土、红紫砂土、粉红泥土等土壤发育较好的土种;二等田主要为黄泥砂田、黄泥砂土等;三等田主要为红大泥田、砂粘质红土、砂性黄泥田、黄泥土等。

3 提升新昌县耕地质量的对策措施

耕地地力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新昌县山地丘陵地貌的耕地面积较大,土壤酸性较重,土壤低磷、低钾等是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了以下较为可行的耕地质量提升措施。

3.1 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兴修渠道等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排涝抗旱能力。对规模大畈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道路硬化拓宽,方便耕地的机械化种植和培肥措施的开展,以满足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未来农业主体规模化种植的需要。

3.2 积极宣传平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积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注重有机肥的投入,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 g/ kg以下的田块每年投入有机肥1.5 t/hm2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 g/kg以上的田块每年有机肥投入量在1.125 t/ hm2以上。另外,抓好冬季绿肥生产、推广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等也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业生态环保的重要措施[4]。

同时,要重视土壤酸化现状,改变常规施肥方式,调整施肥品种,尽量减少使用氮、磷、钾比例相同的酸性复合肥及含氯化肥,调节土壤pH,遏止土壤酸化。据张寿南[6]研究,施用石灰后,土壤pH短期增加明显,以每667 m2施石灰150 kg处理水稻产量较高[5],因此,有条件的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可组织统一施用石灰来调节土壤pH。

此外,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平衡施肥,按照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在缺磷、缺钾区域适量增施磷、钾肥,使全县耕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达到合适水平。

3.3 提倡合理强化耕作,实行水旱轮作

在冬季或早春,实施农田深耕晒垄,促进土壤风化,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潜在养分分解,提高有效养分含量。水田通过水旱轮作,特别是夏、秋季轮种旱作,不仅有利于土壤干湿交替,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通气空隙度,增强土壤供肥能力,发挥土壤潜在肥力[5]。

[1] 边武英,董越勇.浙江省标准农田水稻土有机质现状及改良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09,(6):1046-1049.

[2] 马怜森.金华市标准农田质量现状及其提升途径[J].浙江农业科学,2011,(3):690-693.

[3] 陈一定,单英杰,顾培,等.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与评价[J].土壤,2007,39(6):987-991.

[4] 李敏,周维明,吴春艳.义乌市标准农田地力现状及提升措施[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 张耿苗,寿建尧.诸暨市耕地质量现状和提升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12,(2):18-19,21.

[6] 张寿南.水田施用生石灰调酸试验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 2013, (5):54-57.

2015-12-09

新昌县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

猜你喜欢

交换量新昌县耕地面积
新昌县征订《铁军》连续五年超千份
陕西某矿区煤泥制备4A分子筛的试验研究*
黑龙江西部地区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浅谈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试方法
浅谈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试方法
重庆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的探索
新昌县档案馆藏调腔《牡丹亭》考论
家畜养殖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
新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