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营养强化治疗及监护护理*

2016-03-27莫绪明戚继荣束亚琴余庆娣

重庆医学 2016年26期
关键词:微泵禁食胃管

王 丽,莫绪明,戚继荣,彭 卫,束亚琴,浦 凯,余庆娣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心胸外科 210008)



·临床护理·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6.26.046

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营养强化治疗及监护护理*

王丽,莫绪明△,戚继荣,彭卫,束亚琴,浦凯,余庆娣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10008)

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是新生儿时期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发育畸形,若不及时治疗,数日内即可死于肺部炎症和严重失水[1]。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为Ⅲ型(占85%~90%),是手术治疗的主要对象。由于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麻醉、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存活率近年来已有明显提高,但一些盲端的距离大于2 cm(ⅢA型)的病例,由于吻合口张力大,血供差,愈合困难,易发生吻合口漏,术后禁食时间长,营养差,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围术期,尤其是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已成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本科室近期采用术后早期微泵微量肠内营养液输注(enteral nutrition,EN)的方法强化营养治疗,有效改善了患儿营养风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本院共收治6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患儿,其中男39例,女23例。出生后24 h以内16例,24 h至2 d以内27例,2~5 d内13例,6~10 d内3例,11~16 d内3例。入院体质量2.10~3.73 kg,平均(2.86±0.33)kg。12例为早产低体质量儿,合并其他畸形11例。患儿均因出生后气促、口鼻吐泡沫,初次喂奶后呛咳、发绀而就诊。经上消化道造影确诊。

1.2术前准备术前禁食,进行食管肓端引流,做好呼吸道管理,用小圆空心软枕将患儿头侧卧,及时吸引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儿出生孕龄、体质量、肺炎程度、有无合并畸形等作出初步风险评估和相应的术前准备。

1.3手术方法均在气静复合麻醉下经右胸切口行食管-气管瘘切断、远近食管端端吻合术,术中证实16例食管盲端间距大于2 cm为ⅢA型,吻合口存在较大张力,吻合困难,术毕常规留置中心静脉输液管、鼻-胃管和胸腔引流管。

1.4术后监护及营养强化治疗术后均带气管插管转入ICU,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护理,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早期均经中心静脉给予小儿复方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行肠外营养支持(手术准备时间较长者术前即可进行此治疗),由专科医师和营养师共同制定肠外营养方案,一般热卡达60~80 keal·kg-1·d-1,氨基酸1~2 g·kg-1·d-1,脂肪乳选用20%中长链脂肪乳剂1~2 g·kg-1·d-1,葡萄糖开始剂量为4~8 mg·kg-1·min-1,逐步增加,同时补充电解质和微量元素。术后72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用微量输液泵,经鼻-胃管输注0.5~1.0 mL/h的深度水解蛋白奶(0.71 kcal/mL)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逐日增量,并逐步改为重力滴注法喂养,状况好的患儿术后7~8 d可经口喂奶,并逐渐加量,最终经奶瓶全量喂养,添加速度一般为10~20 mL·kg-1·d-1,最终喂养量达到140~160 mL·kg-1·d-1,停止营养支持[2]。心肺功能差、ⅢA型高度怀疑吻合口漏或已证实发生吻合口漏的患儿则延长禁食时间,继续营养支持直至病情好转。实施强化营养期间,护理人员严格按营养师医嘱配制各种营养液,调整微泵输注速度,24 h均匀输入,确保深静脉管路和鼻-胃管畅通,固定良好,防止扭曲、脱落。实施肠内营养时注意有无腹胀,有无胃食管反流。治疗期间用医用电子秤测体质量变化、统计首次排便时间、检测生化指标的变化,有无高脂血症。

2 结 果

62例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强化营养治疗,除给予静脉营养外,实施微泵微量输注法肠内营养干预,治愈59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4.8%;死亡原因为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和室间隔缺损各1例)、术后吻合口瘘(该例食管闭锁盲端距离约3.5 cm)合并败血症1例,4例发生吻合口狭窄行食道扩张术,2例缓解,2例重度狭窄行吻合口切断再吻合手术治愈。存活患儿出院时体质量增加36例,不变20例,下降3例,平均增加(0.11±0.06)kg。

3 讨 论

新生儿食管闭锁是新生儿期严重危及生命,需要急诊手术的先天发育畸形,近年来由于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麻醉、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存活率已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围术期长时间禁食、吸入性肺炎和术后机体高分解代谢等因素,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处于高度营养风险状态[3]。尤其是盲端的距离大于2 cm(ⅢA型),由于吻合口张力大,血供差,愈合困难,易发生吻合口漏,术后禁食时间长,仅靠静脉营养无法满足机体修复组织的需要,机体往往处于负氮平衡,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围术期、尤其术后早期强化营养支持,降低营养风险,改善临床预后已成为近年关注的热点[4]。

术后长时间禁食、单纯依赖肠外营养,不仅不能满足机体需求,也不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以及免疫机能的改善。而早期微泵微量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尽早建立肠道正常菌群,恢复肠道功能,提升机体免疫机能,保证热卡供给和正氮平衡的稳定;同时,由于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可减少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如引发肠道机械性、感染性并发症和胆道堵塞等问题[5]。国外最新研究提示,充足的早期营养支持对新生儿近期和远期预后,甚至对神经系统等的发育成熟均有较大影响[6]。临床观察证明经鼻-胃管输注深度水解蛋白奶+益生菌或母乳喂养是安全的[2]。因而,先天性食管闭锁围术期的营养强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患儿在消化、神经等各个系统方面更早的赶上正常儿童。

中心静脉输液管和鼻-胃管是实施肠外营养和胃肠内营养的重要通道,对这两种管道的护理十分重要,需用防水胶布和透明敷贴将管道妥善固定以防止滑脱,监护过程中用有色笔标记深度,记录于床头和监护护理记录上,班班书面和口头有连续交接。保证微泵工作正常,管路通畅,避免胃管打折阻塞。治疗期间注意有无腹胀,有无胃食管反流。经鼻-胃管营养要注意喂养速度及频率,依靠重力、自然滴入,并尽量模拟生理进食周期。每次喂养前先吸出胃内容物,观察性状、残余奶量等,判断患儿消化情况并随时调整成分及入量,必要时调整为静脉营养。用医用电子秤测体质量变化、检测生化指标的变化,有无高脂血症,记录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提前则提示肠道菌群的建立及肠道功能改善。

[1]江泽熙,胡廷泽.小儿胸部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20-228.

[2]戚继荣,莫绪明,钱龙宝,等.早期微泵肠内营养输注对新生儿食管闭锁临床预后的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35(3):195-198.

[3]Ramsay M,Birnbaum R.Feeding difficulties in children with esophageal atresia:treatment by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J].Dis Esophagus,2013,26(4):410-412.

[4]Morgan RD,O′callaghan JM,Wagener S,et al.Surgical correction of tracheo-oesophageal fistula and oesophageal atresia in infants with VACTERL association: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J].Pediatr Surg Int,2012,28(10):967-970.

[5]Herranz Antolín S,Alvarez De Frutos V,Blasco Guerrero M,et al.Nutritional support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Course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J].Endocrinol Nutr,2013,60(6):287-293.

[6]韩露艳,王丹华.早期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对早产儿生长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4):247-252.

江苏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省074(BL2013003)]。作者简介:王丽(1964-),副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小儿心胸外科术后监护的研究。△

,E-mail:mohsuming15@sina.com。

R272.1

C

1671-8348(2016)26-3737-02

2016-02-09

2016-04-06)

猜你喜欢

微泵禁食胃管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关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之思考与相关法修改建议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种微泵悬挂装置的设计和应用
利用体块PZT制备膜片式压电微泵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