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亚飞蝗一年三代养殖技术

2016-03-27平顶山市湛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秦钧任海龙刘金星平顶山市艺隆农业生态示范园吕淑箱李发珍

河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平顶山市蝗虫麦苗

平顶山市湛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秦钧 任海龙 刘金星平顶山市艺隆农业生态示范园 吕淑箱 李发珍

东亚飞蝗一年三代养殖技术

平顶山市湛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秦钧任海龙刘金星
平顶山市艺隆农业生态示范园吕淑箱李发珍

一、夏蝗养殖技术(4月上旬至6月中旬)

(一)蝗虫卵的孵化(4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

1.孵化池的建立:15m2可养殖蝗虫1万只,园区建养殖棚180m2,建孵化池2个,每个0.3m×1m×5m,将池内表土取出过筛(虫卵、蚯蚓、蝼蛄等除去),然后将过筛后的细土回填拍实,回填土20~25cm,用开水洒于土层表面可杀死蚂蚁等有害生物。

2.播撒虫卵:每个孵化池播撒虫卵3~3.5kg,上面覆盖细土,覆土可采用细沙或锯末:细土=1:2的比例,混合土含水量在20%~30%左右。

3.覆膜:在孵化池上加盖地膜,上面建小拱棚,以提高低温。

4.温湿度控制:蝗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土温20~25℃,土壤含水量在18%~22%。当地温超过25℃时,揭去小拱棚、地膜。大棚放风,温度高时在2~3d向池内用喷雾器喷1次水,提高湿度。

5.虫卵孵化:一般情况下15~20d即可孵化出蝗蝻,孵化出的蝗蝻体质较弱,成乳白色,1~2h可转化为棕色或褐色,让其自由取食棚内麦苗。4月中下旬虫卵可全部孵化为蝗蝻。

(二)1~3龄蝗蝻管理(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1.蝗虫一生脱皮5次,一般5~7d脱皮1次为1龄,共5龄。蝗虫喜食单子叶禾本科杂草,偏食玉米苗、麦苗、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等鲜嫩的枝叶。

2. 1~3龄蝗虫食量较小,依靠棚内麦苗基本能保持其供养,但在麦苗不足时应及时补充饲草,保证饲草不能短缺。

3.饲料喂养:在补充饲草时,应将饲草均匀撒向棚内,待饲草吃完后再继续补充。

4.不定期清理秸秆及粪便:蝗虫吃剩下的饲草秸秆及所产粪便达到一定程度应及时清理,并运至棚外,以免产生腐败引发蝗虫生病。

5.注意事项:饲草保持鲜嫩、充足,若饲料不足容易引起大欺小、强食弱的残食现象;防水,因蝗蝻体小、弱,雨水浸漫易发生死亡。

(三)4~5龄蝗虫管理(5月中旬至5月下旬)

1. 4~5龄蝗虫食量大增,需及时加强饲草供给,每天应加草4次以上。此期间除采集部分野鲜草之外,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米。

2.温湿度管理:气温逐渐回升,应及时加强通风降温,温度保持在20~35℃,湿度要求不大,但棚内也不能太干燥,必要时需喷水降温,增加湿度。

(四)蝗虫羽化期至采收期管理(5月下旬至6月中旬)

1.羽化后的蝗虫采食量极大,每天饲草应补充5~7次,特别是晚上应加足饲草,必要时每天中午万只加喂1次麦麸或玉米糁0.5kg。

2.及时清除棚内的杂草秸秆与粪便。若饲养密度大时,1d应清除1次,一般2d清1次。

3.温度逐渐升高,在加强通风的情况下,应采用遮阳网覆盖降温,午后可适当棚内洒水。

4.蝗虫羽化后10~15d达到性成熟,即可进行交配,交配后一般4~7d开始产卵,雌蝗一生产4~5个卵块,每个卵块40~90粒。

5.产卵后的蝗虫逐渐达到成熟,应及时进行采收,蝗虫成熟标志为:雄性个体呈鲜黄色,雌性个体呈棕褐色。根据生产需要,若以扩繁为主,可让其继续产卵,发现棚内有自然死亡的成虫时及时采收,作为商品出售。若以商品出售为主,当有50%~70%成虫交尾,棚内有产卵孔时立即采收。

二、秋蝗养殖技术(6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

秋蝗的养殖基本与夏蝗相同,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饲草充足

进入夏秋季节,气温升高,蝗虫生长速度迅速,在整个生育期内必须保证充足的饲草,以供虫体发育。

(二)温度控制

将养殖棚棚膜揭去,保证充足的空气流动,棚面2/3的面积加盖遮阳网,减少阳光直射及温度的升高,温度必须控制在35℃以下,若棚内温度超过40℃,蝗虫将停止进食,并逐渐死亡。

(三)增加湿度

在高温天气必须午前及午后各喷1次水,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增加棚内湿度。

(四)防暴雨

在高温天气突降暴雨,蝗虫极易出现群体死亡,因此在暴雨来临之前必须将养殖棚进行覆盖。

三、晚秋蝗的养殖技术(8月上中旬至10月上中旬)

晚秋蝗的养殖与夏蝗基本相同,但由于天气逐渐转凉,日照时间渐短,因此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尽量采集鲜嫩的饲草

进入秋收时节,万物结籽干枯,但蝗虫较喜爱采食鲜嫩的枝叶以保持其自身的生长发育。

(二)温湿度控制

温度尽量保持在20~35℃,若温度低于10℃,蝗虫体表蜡质增厚,肢体僵硬,行动迟缓,停止进食并逐渐死亡。因此根据温度变化,将养殖棚棚膜盖上的遮阳网揭去,减少通风,保温保湿。如果棚内不是特别干燥,尽量不喷水或停止喷水。

(三)蝗虫成熟后尽量让其交配产卵,以保证来年有充足的卵量。

四、越冬卵的管理

(一)晚秋蝗收获后,清理干净棚内的杂物,将棚膜揭去,以备来年再用。

(二)用于自行繁殖的卵,在冬雪来临之际,用杂草或麦秸将棚内覆盖,厚度10cm左右,以利保温。

(三)用于商品出售的卵,采用人工挖出,与土的比例为1:2~3装入塑料容器内(土壤含水量为60%~70%),置于室内保存。

猜你喜欢

平顶山市蝗虫麦苗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捉迷藏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都2020年了,人类为啥还拿蝗虫没辙?
平顶山市
人多势众的蝗虫
小麦苗的梦
黄庚倜当选政协平顶山市第九届委员会主席
我到麦田看麦苗
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