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6-03-27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崔敏

河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标准化农产品体系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崔敏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崔敏

针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农业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生产者可依据对产品的不同要求和对象需求确立采用的生产标准。近几年,农业部和各省组织制定了多项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开展“菜篮子”产品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可以说是吹响了农业标准化战略工程的集结号。目前,我国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标准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标准数量少,种类单一;标准制定水平较低、修订较慢,国家标准少,地方标准质量较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间及其同级标准间不协调,个别标准存在交叉或重复现象;安全标准方面国际采标率较低,在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方面缺少话语权等几个方面。因此,只有尽快制定和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实施示范效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借助标准化创建活动,带动标准化生产

借助提高菜篮子工程中明确以蔬菜、水果、茶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肉鸡、蛋鸡、水产品等产品为重点的大规模标准化创建活动,带动园艺产品、畜禽、水产品养殖标准化生产,使菜篮子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从而通过“菜篮子”标准化生产、工业化经营和市场化管理来提升食用农产品竞争力。

(二)统筹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规划,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法规体系,逐步实现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和标准管理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适应农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将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纳入标准管理轨道,逐步建立全程质量安全技术操作规范。

(三)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化生产的政策法规,支持标准化生产机构和生产主体,引导和鼓励标准化生产

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作为政府优先扶持重点项目,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机构、有人员、有设备,确保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普及、宣传工作的力度

督促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引导推荐消费者选用标准化生产的食用产品。

二、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是指为有效控制农副产品、农业投入品以及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成立了由具备检验测试能力技术机构组成的监督检测网络体系。

加强监测体系建设,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以满足市场监督和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为出发点,让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配置,防止一哄而上,搞重复建设。同时,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的建设也要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等原则进行综合考虑,既要考虑执法资格,又要有利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检测机构可以依托各地的农业信息网为平台进行建设: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信息数据库;二是有重点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报和预警系统;三是建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包括农业标准、农产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信息发布系统和用户信息发布系统等。

三、以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为抓手,促进农业标准化

农产品品牌化就是现代农业实现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产品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过程。陈晓华副部长早在2010年全国“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会议上就曾经指出:“通过‘三品一标’引领农业品牌化,通过农业品牌化推动农业标准化,通过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经济全球化,国外知名农业企业和品牌农产品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因此,国内农产品必须创立和发展农产品品牌和标准化,以迎接全球的竞争。

(一)加强全面规划

“三品一标”是已经证明了的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方向。因此,现阶段各级各地在制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当把发展“三品一标”与地方优势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培育、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一并考虑,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乃至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

(二)强化政策引导

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培育,必需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需要出台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托“三品一标”创立农产品品牌。同时,把“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作为各类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审批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示范社评定以及评优的前置条件,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和它们的互补优势,促进协同发展。

(三)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证后监管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氛围;进一步挖掘农业系统内部行政推动潜力,合力推动“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登记)工作。同时,加强对“三品一标”获证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三品一标”的产品质量和信誉。

(四)加大“三品一标”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国家公共品牌具有优秀品质和权威性,要不断提高其美誉度和认知度,使“三品一标”真正成为广大农产品生产者追求的目标,广大消费者采购的首选。

四、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积极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实施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根据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在生产区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围绕优良品种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的选用和准入、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综合示范。

(二)引导标准化生产

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国家现有农产品标准和各地方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使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趋于规模化、规范化。

(三)加强管理

加强对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的建设和管理,发挥标准化生产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建基地,按标准化组织农业生产。

(四)推行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管理和档案记录制度

推进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工作已走在世界前列,高产、优质、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高效无公害生物肥的研制和精确施肥技术正逐渐推广,高效无(低)毒环保型农药研制等高效实用关键技术示范效果十分显著还需进行技术的集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

(一)建设展示平台,加大培训力度

建设县市区域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孵化和示范展示平台,为农民、技术人员、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建成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看得见、摸得着、照着做的展示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分层次进行技术培训,开展质量安全生产、加工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指导,规范生产过程,从源头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

(二)提高农技推广体系整体素质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传统农业的创新和提升,标准涉及农产品的品种、农业投入品、农业工业化的规模管理、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录制,是对原有农业技术人员素质能力的再评价,需要进行新一轮的素质提升。

猜你喜欢

标准化农产品体系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标准化简述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农产品争奇斗艳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