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薯宽埂稀植及小段打顶高产栽培技术

2016-03-27林州市农业局张县丽

河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段穴施入窖

林州市农业局 张县丽

红薯宽埂稀植及小段打顶高产栽培技术

林州市农业局张县丽

为了提高红薯产量,林州市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地膜覆盖、宽埂稀植、小段打顶等技术示范推广,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做法,具体归纳如下:

一、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品种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力、不同用途和生产期合理搭配品种,这是发展红薯生产的有效途径。高淀粉品种如徐薯2、商薯19、豫薯8号等;鲜食品种如豫薯10号、郑薯20等;烘烤型品种如陇薯9号、徐薯34等;保健紫薯品种如烟紫薯2号、济紫薯18等。

培育壮苗是红薯高产栽培中的重要环节。首先要选择皮色鲜亮光滑、薯块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的红薯作为种薯,种薯上床前要用40%的多菌灵胶悬剂50~60mL,对水40kg,浸种5min,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浸种或栽植时浸苗基部10min。根据林州市的气候条件一般育苗适期为3月中、下旬。种薯上床后要加强管理,在爆皮时应在35~38℃的高温下催芽3~4d,防治苗床积水和床温过高,覆盖薄膜的苗床还要经常打开气眼或揭开薄膜的两头更新空气,防止缺氧烂床。苗床管理按前期催、中期催蹲结合、后期以蹲为主的原则,达到早出苗、多出苗、育壮苗的目的。

二、精细整地,科学施肥

整地时深耕耙细后起埂,深耕要掌握深度,一般要保留26cm表土层不要打乱,起埂时要打碎埂面的坷垃并磨实。红薯施肥应掌握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另外,红薯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每生产1 000kg鲜薯需氮4~5kg,五氧化二磷3~4kg,氧化钾7~8kg。

三、宽埂种植,适时栽插

整地起垄时,垄形要高胖,垄沟要窄深,既有利于排水、防旱,又有利于块根膨大。宽埂稀植埂宽67cm,中肥地株距40cm,密度为3 000株/667m2左右;旱薄地埂宽67cm,株距33cm,密度为3 500 株/667m2左右。 红薯无明显的成熟期,在适当温度等条件下,早栽的生长期较长,积温较多,同化物质的积累也随之增多;适时早栽的块根膨大较早,能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矛盾,同化产物多向块根转移,向茎叶转移相对也减少,因此,薯块大、产量高。林州市大田栽插适宜始期为4月下旬。栽插时要选择晴暖无大风的天气栽秧,栽后只要经过2~3d的晴天,即可扎根成活。栽插时每667m2穴施磷酸二氢钾2kg,在茎线虫病发生较重的地块,穴施5%红薯茎线灵或5%涕天威颗粒剂2kg,防治红薯茎线虫病。

四、及时补苗,中耕除草

红薯要求一次栽秧一次全苗。一般红薯在栽后4~5d要进行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补栽的秧苗要选用壮苗,并穴施少量速效氮肥,使它赶上先栽的植株。并及时中耕除草,在缓苗后和团棵期分别中耕1次,除草时要除早、除小、除净,并选择晴天锄草,土壤含水量多的深锄,土壤含水量少的浅锄,红薯封垄时停止中耕松土,以免伤害茎叶而造成减产,封垄后如有杂草,可用手拔除。

五、小段打顶

根据红薯各生育时期不同的特点,小段打顶这项技术可调节养分的运转,控制茎蔓伸展,并改善光照条件,还能使茎蔓生长粗短,茎蔓的输导组织发达,有利于养料向块根输送,能够扩大单株营养面积,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块根膨大,提高肥水利用率,具有明显的增长作用,采用小段打顶技术一般可以增长10%以上。因此,掌握小段打顶的阶段非常重要,红薯整个生长期一般打2次顶,第1次打顶当主茎长到45cm时打尖据秧苗顶端2~3cm打顶,打顶的总长度最长不超过5cm,如果打顶过长则伤害茎叶,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将造成减产;第2次当分枝长到50cm左右时打顶,此时打顶长度控制在3~5cm,但最长不超过10cm,以后每个分枝长到这个长度就要打顶,打顶时间一般要选择晴天中午进行较好。长势差的红薯可以不打顶,也可以打1次顶,视红薯的长势而定,旱薄地红薯生长不良不易打顶。如果打顶过迟,红薯已经发生疯长可以采取提蔓伤断蔓根的方法,以减少供应茎叶生长的水分与氮素养分,致使茎叶生长缓慢,促进块根膨大。

六、适时收获

红薯收获期的早晚对块根产量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红薯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特征,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就可以继续生长。所以,过早收刨的块根产量低;过晚收刨,块根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不耐储藏。因此,适时收获是红薯高产的重要措施。一般在气温18℃时,开始收获;气温在10℃以上时,即在枯霜前收获完红薯。

七、贮藏

用大屋窖或地窖贮藏,薯种入窖前要对旧窖严格消毒,可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5%安索菌毒清水剂500倍液等喷洒瓜窖消毒。存放红薯时,每存放一层红薯,就用“红薯保险剂”稀释液均匀喷洒一遍。薯种入窖前期(入窖15~20d),应先加温18~24h,使窖内温度在35~38℃,保持4昼夜。以后打开天窗,排湿降温,经18~24h,使窖温降至15℃;贮藏中期(入窖后20d到第二年春2月初),主要是保温、升温,防止薯种受冷害,此时的窖温应稳定在12~13℃;贮藏后期(2月初到育苗)及时开窖检查,排除多余的二氧化碳。用以上方法储藏的红薯,保鲜时间长,红薯完好率在96%以上。

猜你喜欢

小段穴施入窖
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的影响研究
冬季蔬菜窖藏方法
汪苏泷发布新单曲《小段》
玉米行间滚轮式穴施排肥器设计与试验
习酒浓香型制酒糟醅接种探讨
红茄基肥全层施用与穴施的增产效果
根区穴施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甘薯冷害的发生与防治
爱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