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6-03-27新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李霞

河南农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杭白菊新县中药材

新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李霞

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新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李霞

新县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逐步形成了天然的 “药库”,是河南省中药材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动物、矿物类资源1 413种,中药材的品质、产量均居河南省之冠,银杏、天麻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并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新县可种植中药材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山地、丘陵、冲积河谷和堆积凹谷等能够适应种植多种中药材。

一、中药材种植情况

新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卡房乡就种植天麻。目前,全县人工种植中药材943hm2,产量1 014t。其中红豆杉266.67hm2、葛根160hm2、银杏叶38hm2产量120t,天麻32.67hm2产量163t,百合14.67hm2产量232t,杭白菊246.67hm2产量276t,桔梗27.33hm2产量108t,灵芝8hm2,金银花15hm2产量12t,杜仲8hm2产量20t,猫爪3.33hm2产量5t,油牡丹64.67hm2,紫云豆33.33hm2,黑枸杞20hm2,百合4.67hm2,其余面积是亳菊、白芷、白芍、太子参、板蓝根、槐米等零星种植的中药材。

随着新县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周边县市种植中药材的示范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蓬勃发展,红豆杉、杭白菊、天麻、葛根等种植初具规模。其中苏河庙墩村红豆杉天然氧吧、浒湾兴民科技、卡房老君山中药材种植、陈店三槐堂中药材种植、沙窝镇鑫兴天麻种植、田铺九宋陶杭白菊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红豆杉200hm2、杭白菊246.67hm2、天麻32.67hm2。

二、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情况

目前,新县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经纪人17人,年收购中药材约2 886t,收购的主要中药材品种为止血草、金钱草、鱼腥草、艾叶、三白草等,主要销售信阳罗山、驻马店、洛阳、湖北宣化、安徽亳州、广西玉林、四川成都、河北安国等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1家—羚锐制药公司,年加工药材约267t,豫南葛业公司年加工葛根50t。

新县中药材加工企业羚锐公司2006年在全县试种了颠茄草、小尖椒等中药材种植技术,筹建大型GAP基地,“银杏GAP种植与研究”项目已被列为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羚锐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开发了羚锐银杏保健茶、羚锐银杏洋参含片、羚锐银杏叶胶囊、羚锐山茶油、羚锐玉露蒸青茶、羚锐金银花茶、羚锐杜仲茶、羚锐润通茶等系列保健产品,带动了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2007年,新县兴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郑店、伍榜等4个村承包了近百亩土地,创办了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成立了“新县兴民科技农产品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2009年,该公司生产菊花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注册了“兴民”商标,产品全面进入武汉、郑州等大中城市的超市。同时,该公司先后参加了中原国际博览会、河南省政府和河南省农业厅组织的贸易洽谈会,与香港松仁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4年、产品价值达200万美元的销售协议,同广州客商达成200t菊花销售意向。同时还建立年加工能力万吨的香菇及杭白菊产品加工厂,采取统一收购后烘干或保鲜加工的技术,利用合作社万吨冻库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仓储管理,不断向生产和销售两个领域延伸。中药材通过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中药材经纪人主要销售信阳罗山、驻马店、洛阳、湖北宣化、安徽亳州、广西玉林、四川成都、河北安国等地。种植中药材羚锐公司收购300t左右,大部分以安徽亳州从事中药材的商家所回收,豫南葛业公司年加工生产葛根粉50t,在周河等乡镇带动300多农户建设葛根种植基地80hm2,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近万元。目前,新县正在筹建大别山中药材交易市场,这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较小

一是种植规模小。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加大,中药材种植面积也很不稳定。二是贸易规模小。全县有影响的中药材经纪人不足20人,购销网点不足20个,没有中药材交易市场,全县交易额不足3 000t。三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全县唯一的一个中药材加工生产龙头企业—羚锐制药,在新县采购中药材数量不大,对全县中药材种植带动效果不够明显。四是种植品种盲目。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1~2个品种,发展中药材基地,有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链条。五是专业合作社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政策扶持不强

新县虽然2015年出台了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相比其他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明显偏弱。

(三)融资困难

发展中药材种植,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性。

(四)技术人才短缺

新县大部分中药材种植户对中药材生长习性、生长环境了解不够,不能掌握中药材种植的关键技术,种植水平较低。种植中药材是一种自发行为,技术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中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

四、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一)建好基地

聘请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结合新县的地理、气候、土壤、水资源、人文等环境和农户种植习惯,充分论证,编制科学合理规划,合理确定中药材种植区域,筛选适宜的种植品种。

(二)加大扶持

以超常规的举措,强有力的措施,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尤其是在融资方面,大力扶持适合新县种植的优势中药材。

(三)搞好示范带动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羚锐公司等使用中药材加工企业,建立企业所需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实行订单生产,降低农户种植风险,确保农户种植收益,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全县中药材的广泛种植。

(四)加强技术支撑

聘请专家教授举办药农知识培训班,提高药农的中药材栽培技术,培养农村实用中药材种植人员。

(五)发展以一年种植多年收的中药材或者是木本的中药材种植,如油牡丹、葛根、杜仲、厚朴、山茱萸等。对于初期发展来说,投入较大,但从长期来说,在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的同时,可以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

(六)确保群众收益

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保持稳定的中药材种植面积,需建立中药材种植风险基金,用作中药材价格暴跌时,补贴农户种植,保障农户收益,避免价低伤农,挫伤农户种植积极性。

猜你喜欢

杭白菊新县中药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新县
杭白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人大工作评议之“新县实践”
新县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杭州桐乡:菊农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