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西甜瓜生产发展趋势及建议

2016-03-27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苏鹤

河南农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西甜瓜甜瓜西瓜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 苏鹤

河南省西甜瓜生产发展趋势及建议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 苏鹤

一、河南省西甜瓜生产情况

河南省西甜瓜生产历史悠久,瓜农种植经验丰富,是全国西甜瓜优势产区之一。近10年来,河南省西甜瓜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15年,全省西甜瓜种植面积32.3万hm2,产量1 670万t。其中西瓜面积27.7万hm2,产量1 490万t,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国17%左右;甜瓜面积4.67万hm2,产量180万t,面积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约占全国11%左右。河南省西瓜生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的郑州、开封、商丘、周口等市。种植面积超过0.67万hm2的有太康县、通许县、尉氏县、扶沟县、鹿邑县、西华县、商丘睢阳区等,其中太康县西瓜种植面积3.24万hm2,占全省西瓜面积的11.7%。另外,中牟县、杞县、开封祥符区、唐河县、确山县、永城市、滑县也有大面积种植。甜瓜生产遍布全省,种植面积超过0.07万hm2的有杞县、通许县、尉氏县、临颍县、西峡县、唐河县、濮阳县、西华县、淮阳县、太康县、扶沟县、郸城县、滑县等。

河南省西甜瓜生产栽培方式多样化,一般以露地、塑料大中棚栽培为主,也有采用地膜覆盖、小拱棚、日光温室栽培,还有用二膜、三膜塑料薄膜多层覆盖栽培。大中棚西瓜一般12月底至翌年2月初播种、嫁接育苗,2月中旬至3月份定植,5月初至6月上旬收获。小棚西瓜一般2月中下旬播种,3月底至4月初定植,6月上旬至7月初收获。露地西瓜4月份播种,7月份开始收获。西瓜整体上市时间从5月份一直持续到9月份结束。甜瓜主要供应时间为5—10月份,很多地方种植两茬,春提前上市时间主要在5—6月份,露地栽培主要集中在7—8月份,秋延后栽培上市时间多集中在8—10月份。

二、河南省西甜瓜生产发展趋势

(一)种植结构持续调整

由于河南省露地西瓜种植面积较大,容易造成集中上市,销售价格也会受到冲击,甚至出现滞销现象。近年来部分瓜农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改露地种植为大棚设施种植,提前上市避开销售旺季。比如中牟县现在基本上以大棚西瓜为主。据统计,2015年中牟西甜瓜设施种植面积约8.67万hm2,占全省西甜瓜种植总面积的26.8%,种植面积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二)栽培品种不断优化

经过多年种植,通过筛选,河南省西瓜大棚种植主要以无籽系列为主,有黑蜜5号、D-20、金太阳、波罗蜜等;中拱棚主要以有籽京欣系列为主,有星研7号、金蜜、日本丽都、京华201、中研明珠、美尊、国玉3号、8424、甜王、仟佳等;小拱棚种植有特大黑蜜5号、甜宝、杜鹃、金星、金蜜等;露地栽培主要为有籽西瓜,少部分无籽西瓜,主要品种有龙卷风、黑美人、黑籽双星、金蜜、星研7号、金丽、甜王、世纪雷王、特大黑蜜5号等。甜瓜主要种植品种有白沙蜜、甜瓜翡翠王、郁金香、早蜜一号等。

(三)间作套种模式多样。

间作套种已成为河南省西瓜栽培的一大特色。河南省西甜瓜露地栽培中,间作套种约占90%,典型模式主要有:中牟县“大蒜-西瓜-花生”种植模式,开封市祥符区“小麦-西瓜-花生”种植模式,汤阴县“小麦-西瓜-辣椒”种植模式,通许县“小麦-西瓜-花生-秋菜”一年四熟种植模式,太康县、扶沟县“无籽西瓜-花生(红薯)”种植模式,确山县“西瓜-红薯”种植模式,临颍县“小麦-薄皮甜瓜-辣椒”种植模式等。

(四)病虫害防治日益规范

主要西甜瓜产区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在使用农药上,优先选择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药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生产上使用的农药主要有醚菌酯、苯醚甲环锉、春雷霉素等,使用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并尽量降低剂量和使用次数,按照科学的施药方法施用。同时,重视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从而控制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西甜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栽种水平逐步提高

西瓜嫁接技术、基质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生物菌肥施用技术、简约化栽培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多层覆盖栽培技术、燕型整枝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不仅节约了成本,减少劳动力及劳动强度,产品品质质量也得到全面提升,单产水平提高,效益增加显著。

三、存在问题

(一)比较效益下滑

河南省西甜瓜这几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瓜农的比较效益下降,主要原因:一是种瓜成本加大,如设施材料、肥料、农药、劳动力投入都有所增加。二是西甜瓜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种瓜的风险加大,特别是露地西甜瓜。

(二)产业队伍亟需充实

西瓜、甜瓜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目前,河南省从事西甜瓜生产经营的大多为50岁以上的农民,学习新技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较大依赖老经验老办法,生产效率低。组织化程度低,对市场变化、产业发展缺少灵活应变能力。另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薄弱,农技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也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销售体系不够完善

西甜瓜产后环节较为薄弱,缺乏长远规划,市场精准定位的能力较弱。简易纸箱和纤维袋包装进行运输,增加了西甜瓜运输环节的损耗,影响二次销售,增加了成本。冷链物流体系还是空白,导致只能在本地或周边城市销售,只是靠当地经纪人或就近客商进行小规模销售。

(四)种苗质量参差不齐

河南省西甜瓜生产以单户育苗为主,仅有少量的集约化育苗大户统一供应种苗,育苗质量参差不齐,抵御育苗期间恶劣自然气候风险的能力较差,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直播方式,缺乏大型集约化育苗工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较少,影响了全省西甜瓜生产的发展。

(五)品牌创建有待提升

近年来,在河南省农业部门的精心组织下,通过园艺作物标准化创建、“三品一标”认证、名特优新申报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品牌建设得到了加强和提升,培育出一些知名品牌,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以公司、合作社等单位主打的品牌相对较少,高档优质精品的西甜瓜还非常缺乏。

(六)信息预警体系不够健全

西甜瓜产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灾害性天气对西甜瓜生产质量和效益冲击较大,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导致获取市场信息渠道极其有限,存在盲目生产现象,时常出现增产不增收、卖瓜难等问题,生产销售信息监测预警刻不容缓。

四、发展建议

(一)调整品种种植结构

无籽西瓜、小果型西瓜、厚皮甜瓜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河南省西甜瓜种植应逐步减少大果型西瓜,特别是大果型有籽西瓜的种植比例,积极发展无籽西瓜、小果型西瓜、厚皮甜瓜生产。河南省是西甜瓜生产大省,品种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应着力做好良种繁育工作,还要加强种子种苗方面的研发力度,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反季节生产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破传统地域和季节的自然限制,加快小果型西瓜和甜瓜设施栽培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利用保护地设施将上市期提前和延长,基本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目的,避免产品集中上市的市场风险,满足消费者不同时期的需求,提高产品价值。

(三)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生产水平

推进西甜瓜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向规模种植大户、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西甜瓜生产营销合作组织,扶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西甜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农民自主创业能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西甜瓜生产和经营主体。

(四)推广发展简约化栽培

加强简约化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及推广应用,从品种、栽培制度,耕作模式、机械应用、水肥一体化、蜜蜂授粉技术等多方面加强研发,通过技术组装配套,示范完善,普及通广,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的比较效益。

(五)提高产品品质,加快品牌建设

消费者对西甜瓜的要求不仅仅只是为了消暑解渴,而是已经从单纯的口感转向口感、外观、营养、安全等方面综合质量要求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强化瓜农的品牌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按照“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包装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品牌”五统一的要求,大力推进西甜瓜生产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发挥区域优势,不断提升西甜瓜区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公信力。

(六)推进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生产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农业部门组织建立良好的信息对接平台,对全省西甜瓜生产、供求、价格及外部产业环境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预测和发布,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生产和销售预警信息,合理引导专业合作社和农户错开播种期和收获期,防止盲目生产,避免集中大量上市或脱销断档,促进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保障西甜瓜的均衡供应。

猜你喜欢

西甜瓜甜瓜西瓜
甜瓜的重量
陕西渭南蒲城县:拓展宣传路径 擦亮西甜瓜品牌
大小西瓜
滴灌西甜瓜套种玉米模式栽培技术
当夏天遇上西瓜
薄皮甜瓜新品种垦甜1号的选育
巧切西瓜
山东省西甜瓜生产现状及新技术应用
我喜欢吃甜瓜
陕西·蒲城西甜瓜产值突破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