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6-03-27禹州市农业局顾媛媛

河南农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磷酸二氢钾早衰薯块

禹州市农业局 顾媛媛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禹州市农业局 顾媛媛

红薯是禹州市山岗丘陵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0.67万hm2。鲜薯平均每667m2产量为1 500kg左右,产值800~1 000元。红薯深加工后,每667m2产值在2 500~3 000元。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发挥红薯生产潜力,推动加工业发展,是优化种植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笔者依据近几年的试验研究和高产示范经验,摸索出一整套红薯高产的综合栽培技术。

一、科学选用品种

优良品种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其他技术措施只有通过品种这个载体物化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实践证明,豫薯13号不但鲜薯产量高,出粉率高,而且抗病、抗逆性强,品质优,适口性好,耐储藏,是高产栽培的优良品种。

二、起埂栽培,施足底肥

起埂栽培可以加厚土层,提高地温,扩大昼夜温差,便于灌溉和排水,并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薯块膨大,一般增长10%~20%。起埂时土壤不宜过干或过湿,要打碎明暗坷垃,略加拍实以利保墒。埂型要高而胖,沟要深而窄。春薯以在平原地埂距80~90cm,山岗薄地埂距70~80cm为宜;夏薯以埂距65~75cm,在涝洼地埂距100cm为宜。埂向以南北为好,但山岗丘陵地起埂方向应与斜坡垂直,以减轻土壤冲刷。按行距先用犁开成深25~30cm的沟,在沟内每667m2施有机肥3~4m3,紧接着从沟两侧向内各翻一犁,初具埂型,栽薯前于基础埂上每667m2施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40kg,碳铵15kg(综合省内外红薯高产典型,高肥地,每667m2产量为4 500~5 000kg,平均需施纯氮26.7kg、磷34.4kg、钾40.76kg,其比例是1:1.3:1.5),然后再培土加工成高不低于25cm的标准薯埂,一埂栽一行红薯。春薯开沟、施粗肥、起埂时间最好在冬前或早春化冻后进行,以便积蓄降水和保墒(用作基肥的化肥应于栽植前施入)。

三、适时早栽浅栽,巧施穴肥促苗

由于红薯无明显的收获期,栽种越早产量越高,春薯一般在4月18日前后栽植产量最高。这时5~10cm地温稳定在17~18℃,气温稳定在15~16℃。移栽时,每667m2用尿素3kg、磷酸二氢铵2kg对水1 000kg,溶解后浇穴,用穴肥代替苗肥,促壮苗早发。栽植方法要采用水平浅栽,入土3~4cm。

四、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红薯产量的关键,产量的高低决定于每667m2株数及每株薯块重量。红薯高产栽培有两种途径:一是稀植。以充分发挥个体增产潜力实现高产,一般行距80cm起埂,株距40cm,每667m2栽1 700~2 000株,或采用堆栽,行距100cm,株距100cm,每667m2栽500~800株。二是密植,以充分发挥群体增产作用获得高产,一般按行距50cm起埂,株距27cm,每667m2栽5 000株左右。

五、前期田间管理技术

红薯生长前期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茎叶生长和群体的均衡发展。主要抓好以下措施:

(一)查苗补栽

消灭小苗缺株,确保全苗。栽后3~4d就要随查随补,补苗要选用一级壮苗,补一棵,活一棵。

(二)早中耕

返苗后即进行第1次中耕,中耕时要掌握先深后浅,避免“围根草”“卡脖泥”,要细锄、浅锄、不伤苗,注意保持埂型,以后根据情况及时中耕。

(三)早追催苗肥

春薯在栽后50d左右追肥。夏薯栽后30~40d追肥,一般每667m2追碳铵或红薯专用肥10~15kg作为结薯肥(也叫团棵肥)。

(四)适时打顶

前期打顶可增长10%以上,当主秧长30~40cm时,打去嫩尖(未展开叶),当分枝长到30cm左右时,再打1次群顶,促使侧枝生长,始终坚持不翻秧。

(五)巧施灌根肥

7月中旬至8月上旬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2.5kg对水1 000kg灌根,或每667m2用0.3kg磷酸二氢钾稀释5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

(六)防止叶蔓疯长

薯蔓长50~60cm时,可每667m2用15%多效唑300mg/kg喷洒,或每667m2用矮壮素10mL加水50kg进行喷洒。

(七)埂上培土

为使红薯不露出地面,以防鼠害,每隔15d左右往埂上培土1次,确保薯块生长良好,并及时拔除杂草。

(八)病虫害防治

1.移栽时预防茎线虫病。可每667m2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剂0.5kg,对水1 000~1 500kg,移栽时每穴浇0.5kg,防治效果达90%;或每667m2用5%茎线灵颗粒剂或5%神农丹颗粒剂2kg拌细沙15kg,栽秧时撒入穴中,防治效果在90%以上。

2.移栽时预防紫纹羽病,可每667m2用40%五氯硝基苯1.5kg,加细干土40kg,浇水后穴施,防治效果在95%以上。

3.对甘薯斜纹夜蛾、甘薯麦蛾、旋花天蛾、造挢虫等,可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1 000倍液喷洒。

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红薯生长后期也叫薯块膨大盛期。春薯大约70~80d,10月中旬收获;夏薯大约60d左右,10月下旬收获。这个阶段的生长中心是薯块膨大。主攻目标是护叶、保根、增薯重,促使茎叶制造的养分尽快输送到薯块,防止后期早衰。

(一)肥水灌溉

对易发生早衰的地块或茎叶盛长阶段长势差的地块。8月底9月初,每667m2用尿素5kg、硫酸钾5kg、过磷酸钙10kg对水1 500kg,往每棵红薯的裂缝处灌肥液0.5kg。也可每667m2用人粪尿250kg加水1 500kg灌缝。

(二)后期根外喷磷、喷钾,防早衰

收获前30d,每667m2用0.5kg磷酸二氢钾对水150kg,或1kg过磷酸钙对水70kg,浸泡24h,过滤后喷施。也可每667m2用5kg草木灰对水50kg,过滤后喷施。如8月底前茎叶发黄,可每667m2用尿素0.7~1kg和磷酸二氢钾0.3kg,对水70kg喷洒叶面,防早衰。

(三)防旱排涝

“红薯喜半旱墒”。由于后期是薯块膨大盛期,土壤以六成墒为宜。如湿度过大,透气性差,地上部分疯长,地下薯块不膨大。土壤干旱,薯块也不膨大。因此,涝时田间积水要力争24小时内排除,干旱严重时,叶片凋萎1d不能恢复的应隔沟浅灌水。

七、适时收获

红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志,收获早晚,对产量、留种、加工及下茬作物都有密切关系。红薯的适宜收获期应根据地温而定。在地温10℃左右时,薯块增重很少,地温在15℃左右时停止膨大。9℃以下,时间稍长会发生冻害。因此,适宜的收获期是地温18℃开始收刨,到地温12℃以上、气温10℃以上收获结束。

猜你喜欢

磷酸二氢钾早衰薯块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磷酸二氢钾的作用与使用
蔬菜防止早衰的五要点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磷酸二氢钾的那些事儿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磷酸二氢钾在果树上的科学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