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冬季黄苗、死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016-03-27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赵颖丽赵海萍

河南农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弱苗死苗底肥

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赵颖丽 赵海萍

小麦冬季黄苗、死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赵颖丽 赵海萍

一、小麦冬季黄苗、死苗的原因

近几年,邓州市一些地块的小麦在越冬期间出现黄苗、死苗现象,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其形成原因,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干旱缺墒

这类情况多发生在底墒不足、口墒不好、抢时抢墒播种的地块。当小麦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难以补偿蒸发、蒸腾等消耗时,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致使叶片发黄、发干,严重时甚至死亡。田间表现为整个麦田一致发黄,生长缓慢或停滞,新叶短小,分蘖推迟,次生根小而细,甚至没有。

(二)秸秆还田不当

秸秆还田确实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但由于操作不当,常常会造成小麦黄苗、死苗现象发生。这是因为一是秸秆还田量大,掩埋深度不够,致使田间部分小麦出苗后根系扎在疏松的秸秆上,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水分而发黄;二是秸秆还田时没有增施氮素肥料,分解秸秆的微生物需从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氮素营养,致使小麦因土壤供应氮素营养不足而发黄。此类发黄田间表现为点片发生或条状、带状发生。

(三)冻害

冻害分两类。一是初冬冻害即发生在初冬时节的冻害,气温骤然强降引起。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最低气温骤降,0℃以下且持续时间长,小麦未经抗寒锻炼,抗寒能力较差,极易造成冻害。发生冻害的主要是弱苗和旺苗。晚弱苗处在生长旺盛时期,营养物质积累不足,抵抗低温能力较差,极易遭受冻害,造成叶片干枯和幼苗死亡。早旺苗生育进程提前,抗寒能力下降,特别是弱春性品种,种的早又遇暖冬,提前拔节,一遇寒流,造成幼穗冻死和叶片干枯。二是越冬期冻害,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小麦越冬期间,因持续低温造成的长寒型或因天气异常气温忽高忽低造成的冻融交替型冻害,导致小麦地上部分严重枯萎,甚至死亡。这类情况多发生于整地质量差的麦田,特别是近几年旋耕未镇压的麦田,几乎年年都有死苗现象发生。

(四)缺肥

小麦氮肥或磷肥不足都会造成小麦发黄。小麦缺氮型发黄,是由于底肥不足或底肥中含氮量低,导致小麦叶片发黄。田间表现为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幼苗叶片黄;小麦底肥中磷肥施量不足或土壤中缺磷,常使小麦表现缺磷发黄症状:次生根极少,分蘖少,叶色暗绿,叶尖黄。小麦缺磷发黄会造成小麦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五)病虫危害

小麦苗期的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及地下害虫的危害也都会引起小麦的黄苗、死苗。

(六)耕作方法有误

整地不深不精不细,耕层浅,坷垃太大,桥孔不实,底层坚硬,表土暄松,踏墒不实,播种时间过早过晚,播种深度过浅过深,播种量过大等不恰当的耕作方法,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小麦在越冬期间,出现黄苗、死苗现象。

二、预防小麦黄苗、死苗的对策

小麦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环扣一环,一着不慎,极易出现问题。为预防小麦冬季出现黄苗、死苗现象,需从小麦备播开始,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精细整地,实行秸秆科学还田

前茬作物收获后,选择生长良好的秸秆,要趁湿粉碎, 及时耙茬,增施氮肥,深耕掩埋。要求每667m2用秸秆300~400kg,增施碳铵40kg或尿素15kg,趁墒深耕2cm以上,将秸秆全部埋入土中,而后耙碎耙平耙实,整合待种。若土壤墒情不足,秸秆掩埋后,要及时浇水踏墒,以免土壤桥孔不实,影响小麦播种。在小麦整地播种时,一定要做到“秸秆还田必深耕,旋耕麦田必镇压”,以解决土壤桥孔不实,过于暄松,踏墒不实的问题。

(二)科学播种,进行小麦“健身”栽培

1.播种前要做到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结合,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比施足施好底肥。

2.要根据茬口早晚,选择适宜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 。

3.要根据小麦种性特点,适时、适量、适墒、适深播种,防止过早过晚、过稠过稀、过深过浅苗子出现。

(三)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培育冬前壮苗

对冬前已出现旺长的麦田,可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或进行深锄断根,以延缓麦苗生长;对小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冬前趁墒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kg,促其快长;对壮苗不追肥、缓浇水、浅中耕,以实现一壮到底,安全越冬。

(四)看天看地看苗情,及时浇好小麦越冬水

浇好越冬水有补充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结构、杀灭越冬害虫、增加土壤热容量、防冻保苗的作用,且为翌年小麦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搞好冬灌,要做到“三看一适”。一看温度:当日平均气温在3℃时开始浇,到日平均气温0℃结束。二看墒情:当耕层土壤含水量沙土低于15%~16%、壤土低于17%~18%、黏土低于19%~20%时要进行浇水。若高于上述指标,可不浇或缓浇。三看苗情:对壮苗、旺苗,可适当晚浇或不浇,以防群体过大。对晚弱小麦,因冬前生长时间短,根少蘖小,为争取有效积温,促进麦苗生长发育,只要底墒足,也可不浇,但要及时中耕保墒,促苗快发。浇水量不宜过大,以当天浇完当天渗下,地面无积水即可。

(五)搞好麦田镇压,增强小麦抗冻能力

麦田镇压能破碎土块,踏实土壤,增强土壤毛细管作用,调节耕层水分,弥合土壤缝隙,防止冷空气入侵,增大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平抑地温,增强麦苗耐寒、抗冻和抗旱能力,减少越冬死苗。冬季镇压一般应在封冻前的晴天午后进行,春季镇压选择解冻后进行。小麦镇压要根据苗情、节气区别对待:做到“旺苗控上促下连续压,壮苗促根防旺酌情压,弱苗防旱防冻宜轻压。一般弱苗不镇压,苗小无蘖不能压,苗大无蘖宜重压,拔节以后不能压”。

(六)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防治小麦病虫害

小麦播种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时期的关键,抓好小麦播种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有利于降低整个生育时期的病虫基数,减轻小麦病虫害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具有省工、省时、省药、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对小麦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和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土传、种传病害的防效甚佳。其方法是土壤处理、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因此,小麦播种要全面推广应用包衣种。对地下害虫、吸浆虫严重的地块,每667m2用50%辛硫磷50g,加水1~2kg,对细土25g,制成毒土,整地时均匀撒于地面,随犁翻入土中;对根腐病、纹枯病严重地块每667m2用12.5%禾果利按种子重量的0.12%药量拌种;对已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块每667m2用2.5%适乐时50mL,对水0.5~1kg,拌麦种25~50kg;对病虫混发区,可采用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拌种,各计各量,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以保证防效。

猜你喜欢

弱苗死苗底肥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番茄“2+x”试验总结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盐城市小麦出苗不齐原因及补救措施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五河县夏玉米死苗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不同苗情下冬小麦氮肥最佳追施时期和追施量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冬小麦弱苗成因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