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渑池县退耕还林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2016-03-27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渑池县分校王保民郭仁永

河南农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渑池县实用技术农广校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渑池县分校 王保民 郭仁永

渑池县退耕还林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渑池县分校 王保民 郭仁永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河南省农业干部学校主办

河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一、渑池县退耕还林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的做法和特点

(一)明确一个培训主体。渑池县退耕还林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由渑池县农广校负责实施,具体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二)落实一套培训方案。为了达到工作有方案,培训有计划,形式有特色,宣传有效果,针对培训村产业特点及农民的参训需求,认真组织调研。首先由乡镇农办培训村委,协调进村入户了解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走访农户进行典型调查,摸清培训需求。其次围绕特色经济产业,确定培训任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建立“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考评、有效果”的退耕还林失地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责任管理机制。

(三)落实两支师资队伍。在确定培训需求的情况下,抓好两个方面工作来确保培训师资的及时到位。一方面,结合农民对较高层次知识的需求,聘请农业院校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另一方面,精心挑选一批长期从事农业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较强责任心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涉农部门业务骨干,以及当地一些土专家,种植、养殖产业上的成功人士,统一组织专职、兼职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授课教师的规范管理。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制定各种培训专业的考核方案和考评办法,对农民进行面授、实践、田间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从而保证培训质量。

(四)落实一套培训教材。针对培训需求,购置培训教材,制作培训课件,内容包括高效栽培新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循环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设施与机械化生产等。

(五)完善培训体系。渑池县农广校负责统筹,乡镇农办和培训村协助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场次、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一般由培训村支部书记任培训村的班主任,负责落实培训学员,采取县、乡、村三级相结合,建立了以农广校为培训主攻手、乡农办为一传手、培训村为二传手的“三位一体”农民培训体系。

(六)创新培训方式。以“送技术、送信息、送物资补贴”的方式,分时效、分层次、分阶段采取了“三结合”,即进村培训与田间课堂相结合,理论授课与现场观摩指导相结合,系统培训与农时季节相结合。创新了培训方式,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实现了培训与农民需求相结合。“互动式”“参与式”的培训方式,使农民学了就会,学了能用,方便农民学习。

(七)创新培训手段。利用渑池县农广校农民培训主阵地的优势和资源平台,充分发挥渑池县农广校远程教育和流动课堂优势,充分发挥其教学特长来提高其培训能力,同时兼顾送教学下乡、跟踪服务与开办田间课堂,既解决了农民的季节性生产需求,又培养了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成效突出,达到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的

(一)2009年以来,渑池县农广校共计培训退耕还林失地农民12 204人,培训内容涉及小麦、玉米、谷子、朝天椒、花椒、核桃、桃、梨、杏、柿子、樱桃、葡萄、金银花、枸杞、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烟叶、养羊、养牛、养猪等内容。

(二)通过培训,渑池县的退耕还林失地农民掌握了高效的农业实用技术,先进的农业设施得到了应用,高效优质技术得到了推广,高效种植模式得到了普及。通过培训,渑池县退耕还林区实用技术到户、到田率达到95%,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渑池县段村乡段村的柿子种植户王亨星2012年柿树园发生了柿叶软化病,王亨星通过参加县农广校举办的柿子种植技术培训,经培训教师现场指导,科学制定防治措施,通过和其他柿园统防统治,第2年,王亨星家的柿园挂果率达80%,收入增加了3万元。

(三)通过培训,参训的农民掌握了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增强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也增强了农民依靠科技兴农的责任意识。渑池县仁村乡北坻坞村的核桃种植户杨向冬,通过参加2013年的核桃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他家的核桃园当年产量增加了20%,收入增加了4万元。

三、对策及建议

渑池县退耕还林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工作,让退耕还林失地农民尝到了甜头,渑池县农广校的培训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已成为渑池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主力军。但是渑池县农广校专职教师偏少,教学经费不足,一直制约着农广校的发展。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还要认真调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一)渑池县农广校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大胆实施送教学下乡,大力开办田间课堂,结合农业部正在实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中职教育,对退耕还林失地农民进行全方位培训,扎实培育一批“知政策、守法侓、讲诚信、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使他们尽快实现身份的转变,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二)要抓紧制定退耕还林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使退耕还林失地农民享受终身职业教育培训,形成退耕还林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帮助退耕还林失地农民积极发展支柱型特色经济产业,依靠特色经济产业走上富裕路。

猜你喜欢

渑池县实用技术农广校
《汽车实用技术》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渑池县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
【云南】大理州农广校组织参加中央校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推进工作视频会议
《汽车实用技术》杂志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渑池县
渑池县段村乡赵坡头村
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