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知程度分析※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2016-03-23刘瑞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附院中医药大学专科

刘瑞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事处,广州510405)

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知程度分析※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刘瑞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事处,广州510405)

本研究通过逐个访谈,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师生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师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了解程度,分析各类人员对该制度的认知情况,提出了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确属起步阶段,还需许多了解、熟知、深入人心的过程,必须加大对本制度的宣传。

毕业后教育;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人才培养

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作为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现代医学人才培养成长过程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在客观评价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实施成效的同时,量化研究社会、高校、医院对该制度的整体了解程度以及教师、学员、管理者等参与各方面的体会与建议,更有利于纠正现行政策和措施的偏失,全面提升实施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选择拥有全国首个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简称“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开展相关实施成效的评价与认知程度调研,旨在为深化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根据专科医师培训主要接受者和实施相关方的人员构成比,查阅数字表,分别按学号和工号随机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四五年级本科生180人、临床专业硕士生180人,临床专业博士生30人,校本部教师60人,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师60人,共计510名师生。

1.2 调研方式逐个访谈,规范导语和提问,承诺保密,加强质量控制。所提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被提问人的基本情况(身份、年级、专业等)、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了解程度、毕业后的选择等。

1.3 统计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有序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的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的了解程度对“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了解方面:有52人(13.3%)表示比较了解,217人(55.6%)“不太了解,但听说过”,121人(31.1%)“不了解”。在进一步问及“对第一附属医院关于中医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了解程度”时,只有34人(8.7%)比较了解,258人(66.2%)“不太了解,但听说过”,98人(25.1%)不了解(表1)。可见,在校医学生整体上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了解有待提高,对政策的敏感度还比较欠缺。

统计数据显示:医学生对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认识和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实行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认识在整体上是不同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整体来说,医学生对二者的了解均有待提高,对政策的敏感度还比较欠缺,表明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宣传与推进工作有待加强。

在对一附院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程度各类型学生分布情况来看,博硕士生是较关注中医专科医师制度的群体,博士生了解和听说过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达到博士访问群体的93%。硕士生24人了解,占总了解群体的70.6%,130人听说过,占听说过群体50.4%;共154人了解或听说过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占硕士访问人数的85.6%。本科生了解最少。

统计数据显示:本、博、硕士生的认识分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本科生对一附院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了解程度相比,硕士和博士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都更加了解(P<0.05);硕士和博士对一附院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了解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

表1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生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情况表(%)

表2 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程度各类型学生

2.2 教师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的了解程度对“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方面:有58人(48.3%)表示比较了解,45人(37.5%)“不太了解,但听说过”,17人(14.2%)“不了解”。在进一步问及“对第一附属医院关于中医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了解程度”时,只有50人(41.6%)比较了解,38人(31.7%)“不太了解,但听说过”,32人(26.7%)不了解(表3)。与学生群体相比,教师群体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了解相对较高。

在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认识”和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认识”的比较,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是无差异的(P>0.05),显示教师在这两者的认识上是同步的,或是由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实施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才了解听说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

统计数据显示:在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实行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程度教师分布情况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临床教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实行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临床教师是较关注中医专科医师制度的群体,对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了解较深。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过半数人了解或知道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但也有32人不了解,占不了解教师群体的100%(表4)。

表3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情况表

表4 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认识程度教师分布表

3 讨论

好的制度构建、实施、并获得好的成效,首先要受众群体对该制度的深入了解与广泛支持。专科培训制度的建立某种程度将改变未来医生准入、从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因此,将完整的专科培训制度内涵介绍给每一个医学人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2]。通过对本校医生师生的随机访问,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医学人员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仍处于一个积极了解的状态。

学生层面,本科生多数仍不了解该制度的目的与内容,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博士、硕士由于已处于择业、创业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各种医师相关的管理制度要更加了解些,但了解程度与其所处的阶段不符,值得我们关注。相关研究也显示出同类结果[3]。我们必须加大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宣传力度,应该是在其高考前期即将做出人生发展选择的第一站时,就应该了解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选择医学就必须了解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这也是我国,乃至国际设置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目的所在。

教师群体专科医师培训的了解程度优于学生群体。特别是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由于工作原因,更加了解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但教师群体对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实施、以及该院正在实施的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反映出专科医师制度的建立仍未深入到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师群体仍未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作为医学临床人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或影响医学生择业、发展、准入的一个基本制度来了解它,把它与自身教学、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各种途径介绍给学生。有研究表明,人事关系类别是影响师资与学员相互之间的满意度因素之一,值得深入研究[4]。

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确属起步阶段,还需许多了解、熟知、深入人心的过程。数据提示医学院校、医院必须加大对本制度的宣传,并将本制度纳入本单位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中,不断推进。

[1]刘英莉,丁峰.美国肾脏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6):455-457.

[2]姚园,赵慧卿,石学峰.建立中医类别专科医师制度对接问题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4):7-9.

[3]王星月,陈斌,王海清.医学本科生对专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识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864-871.

[4]石景芬,王星月,王旭阳.带教师资对规范化培训住院专科医师综合职业能力的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9):61-62.

Cognition Analysis on TCM Specialist Training System --Tak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LIU Ruifeng
(Personnel Department,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China)

This study surveyed the cognition degree of TCM Specialist Training System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doctors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through interviews.Also,cognition status of various types of personnel was analyzed.TCM Specialist Training System is still on a starting stage, and needed more acknowledgment,familiarity and approval.So this system needs more publicity.

post-graduate education;TCM;specialist training system;talent train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6.05.014

1672-2779(2016)-05-0028-03

:张文娟本文校对:张文娟

2015-11-20)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No:B2-2013Y08-098)

猜你喜欢

附院中医药大学专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专家集体跳槽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发挥工会参与职能 推进附院建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