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困境中的精神突围
——从季栋梁的中篇小说《教育诗》说起

2016-03-20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乌托邦发展教育

吴 芳

教育困境中的精神突围
——从季栋梁的中篇小说《教育诗》说起

吴 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当下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在于貌似公平下的严重不公。处于困境中的教育并非仅仅是一件困惑和苦恼的事情,因为,这种困境恰恰是教育出现危机与反常的表现,而这种教育危机与教育反常的现象往往是引发教育革命、催生新教育的前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拥有想改的愿望和勇于改的决心才能看到教育实践的美好远景。当代作家季栋梁习惯于从整体出发描摹与分析农村的窘境与落后——诸如农村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等,并且,该作家的写法担得起 “其事核”三个字,季先生的文字没有一点儿耍花枪和抖机灵的虚浮,总是带着些许感伤色彩和悲剧意味,从而极力刻画出人们生存的艰难。他的中篇小说 《教育诗》是一部反映教育弊端的反思性小说,小说中与教育相关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铺陈在我们眼前。在季栋梁的中篇小说 《教育诗》中,学校教育中存在诸多违背理念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城乡教育歧视问题。在对 《教育诗》中的困境少年马胜的生活状况和教育需求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关注到当下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继而对教育的终极目标——乌托邦式的教育产生一定的认识。

一、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社会现象,这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它给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1]毋庸置疑,城镇化的发展能带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口逐渐市民化、教育逐渐现代化。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中国社会的教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城镇化在为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教育外部而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差异等问题;就教育内部而言,城镇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当下教育发生了异化,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与学校教育庸俗化、等级化等一系列问题丛生。

在学校教育的樊篱下,现代社会的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并未做到以学生为本,他们基本上不曾关心过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大多数教师也不懂得如何尊重学生。那么,在此之中存在的学生的群体性思想及行为异化就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了。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小说中的主人公马胜一步步堕落,偷钱、逃课、上网,一次比一次 “理所当然”[2]。处于底层的少年内心纯真,他不懂得如何与这样的社会接轨,只能默默忍受这个社会所带来的一切。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高雅一步步走向崩塌,孩子内心世界的美好和外界残忍的事实之间构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而使其无所适从。同伴的“无心之过”让马胜无言以对,生活中处处充斥着的嬉笑、侮辱、排斥和欺负也让他压抑自我。从小说中可以看到,我们的马胜无法巧妙、快速地适应城市生活,周围的环境愈发地让他觉得自己微不足道、可有可无。充斥在他周围的整个世界都充满庸俗,马胜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生存,究竟该随波逐流还是坚守本性?在尊严和人格受到如此践踏的环境中,马胜该何去何从?我们也不得而知。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师、城市子女以及弱势群体子女该如何相互融合”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教师本应是言传身教的传承者,但马胜的思政老师却用生动的实例在教学中上演一堂堂媚俗课。学生在某些方面所持的 “开放”态度也不得不令人惊叹,李博思对英语老师出轨一事的态度就印证着当下某些学校的教育已经出现了方向性问题,孩子们脱口而出的脏话、痞话也令我们咋舌,当下教育问题产生的不良后果正在恶化。以上呈现的种种普遍性行为方式和群体性倾向正是当下社会教育异化的产物。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社会环境更是受教育者得以发展自我的现实条件和重要源泉,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3]马胜是一位初中学生,在入学前他无限天真,总认为学校里的一切都是纯真、善良与美好的,可是学校教育带给他的却是无尽的伤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们一直坚信人的平等,但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人的身份、地位等其实是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的。而我们的教育也在这种事实的影响下,徐徐地走进了不均衡的怪圈之中。在社会的潜意识里,人所受的教育也应有所差别,这一观念直接造成了 “嫌贫爱富”的资源配置倾向。城市重点中学配置有好的资源,不仅有好的校长、好教师、好学生,国家在教育政策上对之也有所倾斜。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则严重匮乏。这样,城乡教学水平差异日益加大,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乡下人只能是在薄弱学校受教育之人的代名词,所以他们进城读书是不符合传统的择校观的,即使能 “侥幸”进入城市高等学校,也不得不忍受城市里无尽的偏见与歧视。[4]马胜就是最好的例子。倾家荡产进入城市学校却完全找不到归宿的他,在学校忍受着无尽的歧视、侮辱、排斥和欺负。在 “潜规则”的指挥棒下,“城里人”身份和“乡下人”身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被明显地区隔开来。在这里,我们认识到,人们传统的高低贵贱的价值观念是造成教育等级化的重要原因。

二、教育歧视问题的理性思考

随教育等级化而来的是教育领域内的歧视问题。教育歧视是指在教育领域内表现出某种不合乎公平公正原则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对某些学生的偏爱或忽视,或以地域为分界,或以种族民族为分界,或以社会地位作为区别对待的凭据。按教育歧视的类型分,主要有显性教育歧视与隐性教育歧视两大类。就显性教育歧视而言,其指的是以外显方式存在着的不公正的教育待遇及其制度性安排。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表现为教育者给予受教育者的歧视,另一类表现为受教育者间的歧视。[5]马胜的日记中不乏歧视现象:老师总是提问成绩好的 “尖子生”而忽略成绩差的自己;在班干部的任用问题上,受教育者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是老师抉择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老师都给予条件好的受教育者更多的关照。老师对马胜不仅态度不好,而且在语言上讥讽、揶揄、嘲弄——物理老师在课上骂他是“猪脑壳”、数学老师则对他采取放任自流的 “放养”模式。情感上的排斥给小马胜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他不知道自身的立足点何在。同时,同学间也相互攀比,并且不是学习上的攀比,而是物质生活上的攀比。当寇克手拿刚上市的iphone4来学校,李博思立马跟风似的买了同款,甚者还拿平板电脑来 “示威”等等。而隐性教育歧视则是指教育者以某种合法或者法律难以明确限制的方式,去剥夺部分受教育者的资源、发展空间并造成其教育权利和主体尊严受损的教育言行。在这个物质化时代,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以及不良社会制度的影响日益显露。入学机会不均等、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教育弊端赤裸裸地暴露在我们面前,社会地位的悬殊会影响到学生在校内的待遇。原本马胜一直坚信教师是天底下最圣洁的、最光荣的职业,可是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不得不改变这一想法。教师为了一己私利开小课堂补课,马胜的爸爸拿着微薄的礼品只能是被拒之门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场域中出现了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的现实情况,片面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综合能力上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到,对受歧视的学生而言,学业歧视无异于是一种心灵的摧残。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地域隐形歧视渐渐消失,但学业隐性教育歧视现象却依然充斥于当下教育的各个环节,难以获得大的改观。

教育问题关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民族历经风雨而又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巍然屹立,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人才的培育。青少年的培育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我们必须从这个角度、这个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探索教育的改革发展问题。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6]诚然,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尊重与爱护受教育者,这有赖于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然而,对于整体的教育发展而言,这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追求教育发展的公平性。其实,教育公平一直是我们的愿望,它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基于合理的顶层设计,采取具体措施,努力消除教育领域内的歧视。

三、超越教育困境,寻求精神突围

面对这些教育困境,我们该如何作为呢?

(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实现教育体制的创新发展

新时期以来的教育体系已日臻成熟,然而并不能称之为完美,其仍然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寻求突破和创新。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教育的创新应该以对教育价值理念的当下反思与革新为核心,再向外延展至学科课堂的具体内容之中,从而将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之中,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从微观层面来讲,现代教育的创新首先应具体体现在相关教材的编写上,在教材的编写中创新意识应贯穿始终,在把握学科本身的外在体系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注重广大学生的特性,以开发学生潜能为宗旨;更要运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按照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严格设置和安排教材的框架与内容,进而科学地设计教学进程及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方式。其次,现代教育的创新也要求受教育者的父母创新观念,要把孩子的客观实际与教育实际相结合,切忌不可过分地要求孩子提前学习过多的学科知识而忽视道德教育对他们的塑造作用。最后,现代教育的创新更需要国家的投入、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推动。

(二)实现精神突围,更新固有的思想观念

期望超越当今教育发展的困境,不仅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要在教育观念上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有人说,制约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真正瓶颈在于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教育中的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和群体性的倾向是城市市民集体无意识的产物。所谓集体无意识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是因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背后存在着相应的稳定性的社会结构。在人们的固有思想观念中,城乡是有差距的,乡村只能是落后的代名词。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城市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乡村人,眼神中满是 “傲慢与偏见”。以此而论,在教育发展中,寻求观念的转变、精神的突围就成了一种基本的需要了。

1.回归生活,发展面向社会的道德教育

大多数受教育者没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枯燥古板的学习方法无法使他们受益。在这一情形下,生活中的嬉戏娱乐作为学生重要的活动之一,或许可以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契机,实现学生道德教育的生活化、游戏化。顾名思义,学生道德教育的游戏化,就是尊重学生的特性,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我们可以认识到,道德教育和生活实践的结合往往还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以发展道德素养为目的,以游戏和实践方式为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二者的结合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欢笑的角色表演等经历中潜移默化地健康成长。

2.培育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领域,师生要携手打造一种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视角和立场去思考与看待问题,真诚平等地与学生沟通,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其次,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之外,还要主动地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表现出真挚和真实,努力亲近学生从而缩小与他们之间的代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尽可能地去体谅老师的教学困境,并不断改变固有的思想观念,遵循当下教育发展的规律,紧跟教改的步伐。师生共同努力培育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可以填补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陷的。[7]由此,也可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于“观念”之中超越当前的教育困境。

四、探寻教育领域内的 “乌托邦”

(一)“乌托邦”的内涵与含义

何为 “乌托邦”呢?乌托邦是理想中美好的社会,乌托邦 (utopi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它由u(无)和topia(场所)两部分构成,相当于non-presence(“非实存之所”)。所谓 “在场”是指时空合一的某一瞬,而 “不在场”则意味着其既不存在于当下时间内的某一瞬,也不属于现实空间里的某一点。[8]从乌托邦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理解到,乌托邦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它之所以容易被理解为虚幻、空想、不科学,是因为其本义中具有 “非实存”成分,加之十全十美的境界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使得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人对乌托邦有一种 “本能”式的排斥。我们的教育渗透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应成为当代教育所具备的至高情怀。教育的乌托邦精神是人主观精神的反映,是社会主体对教育的一种乐观的价值期待。是理想的教育状态的完美阐释,教育的乌托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追求完美的精神,表达着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9]

现代社会的教育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它不仅致力于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社会个体,而且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基于此,教育的发展问题就必须以当下教育的发展状况作为基点,乌托邦式的教育表达着一种对理想的可能性的预期。如果教育缺少了对理想的关怀,它势必会走向固步自封,不仅没法完成期望中的价值使命,很可能连目前存在的合理性都将遭到无谓的批判。社会必须是向前的,如是,社会才能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带着明确的方向前进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教育的乌托邦指向的正是新型的可持续教育。

(二)呼吁教育领域的乌托邦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承担起推动人的发展的重任呢?我想只有具备高尚情怀、至高境界与理念的乌托邦式教育,才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对所有的乌托邦者而言,坚信教育能恢复人性深处的真、善、美,能教化出理想的人,并最终通过他们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10]

随着人们对当代教育问题的关注,作为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位于一体的道德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逐渐获得越来越多学者的赞誉,其价值的探讨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道德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心智以及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的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说,这一优点更会被无限放大,作为可塑性较强的受教育者而言,其影响和作用也不可小觑。在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道德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与成长中的学生的特性相结合,可以凸显其更多的优势,道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等。当然,处于成长期的受教育者的道德艺术教育不应该与成人的道德艺术教育等同看待。在道德艺术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问题上,社会应该以更加明朗的态度去支持,而这对当前我国整体上的教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可否认,目前教育领域内存在着诸多问题,但笔者仍然固执地希望它能成长为一片“乐土”。或许,这也是一种教育乌托邦式的期待。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共同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最终实现平等自由和谐的发展;读书也不再是一种劳役般的苦痛,而是追求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目前,它离现实中的教育还有很远的距离,但笔者相信一定会有这样的教育。只要我们努力,终将会到达现存状况的彼岸,并进而将 “乐土”转变为一种符合必然性发展的教育现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1]陈福祥:《新型城镇化中农村教育的异化与复归》,《中国西部教育》,2013年第18期,第48页。

[2]季栋梁:《教育诗》,《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4年第2期,第38页。该作品引文出处下文不再一一标注。

[3]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页。

[4]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5期,第55页。

[5]谢维和:《教育公平与教育差别》,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页。

[6][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唐其慈、毕淑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页。

[7]任占娟:《论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29页。

[8]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8页。

[9]廉欢、赵颖:《何以幸福与以何幸福:教育的乌托邦精神》,《教育文化研究》,2008年第2期,第43页。

[10]方仪:《乌托邦理论的诠释与当代意义》,2012年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陈金华,第26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舍予

责任编辑:文海

猜你喜欢

乌托邦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