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6-03-17石学彦

考试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探究能力物理教学

石学彦

摘 要: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物理教师就要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真正领悟探究的内涵;精心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探究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在实践中使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应用。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方式

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一线教师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需要学生观察现象,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及合作讨论。在物理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联系生活生产,体现出物理学科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提高教师探究意识和能力

自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来,广大物理教师都能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我们发现,所谓探究学习,教师的一般做法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样的探究显得表面、肤浅、太过单一,使探究教学表现为盲目性,缺乏科学性。究其原因,是因为物理教师首先不懂探究,没有真正领悟探究的内涵。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提高教师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因此,物理教师要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使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消除因理论而产生的迷茫和困惑。当下,教育形势越来越好,教育主管部门给广大一线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渠道,广大教师要抓住机遇,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大胆走出去,积极参加培训,参与课程改革和讨论,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积极学习,认真反思,深入探讨。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还要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总之,只有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探究对象,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得更快、更专业。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在将探究性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时,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深刻的理解。在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尝试用已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如在《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教具,包含弹簧和橡皮绳,学生用手指套在橡皮圈上,另外一名学生用弹簧拉橡皮绳,进而感受在不同力的作用下,橡皮绳发生的变化。如果弹簧拉伸的力不变,两手指张开后再闭合,学生在根据实际操作画出示意图。教师在利用探究性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通过不断探索和实际操作,进而对物理中力学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并在情境环境下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用图形表示出来,从而有助于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教学,对于探究性实验,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动手做,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注重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实验方式多种多样,对于课本安排的演示实验,应100%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中学到知识,找到规律,还应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活动,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课本中出现的探究性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师绝不能因器材缺少用演示实验甚至口述实验替代,应鼓励学生多动手进行自制教具,因地制宜,做能做的实验。如在教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生活中的的一些物体作为实验研究的器材,灵活应用。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参与,鼓励动手、动脑,通过实验中纸带上的数据计算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在小组实验中,有的同学在积极整理纸带,有的同学找到自己平时用的刻度尺,有的同学拿出计算器,开始做精确的演算。其次,让少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用实验研究物理。如用力捋一束很细的塑料束,塑料束不是捋成一束而是分散开来;玻璃泥揉成一团就会沉入水底,但做成船型就会浮在水面等。在这样的物理小实验中,学生积极参与,多角度、多层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

四、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实践活动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要求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对发生的物理现象认真观察,深入思考;要尊重事实,严肃认真,以科学的态度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倡导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书本知识,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在设计布置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细致研究教材,明确目的和达到的效果,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避免盲目性、不确定性;教师要参与实践活动,及时掌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做出反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趋向,适时调整活动安排,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为了保证课外活动的效果,教师要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如课外实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制作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一定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最有效的提升。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规划课题《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成果,课题批准号:[2012]GSG388。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探究能力物理教学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