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

2016-03-17李文荣

港口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海域河北省京津冀

李文荣

(唐山师范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

李文荣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063000)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就加快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发展、统筹海陆环境治理等对策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海洋经济;对策建议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加快转型发展是河北省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河北省依托沿海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既是实现国家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河北省加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1.海洋经济快速增长

2014年,河北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970.7亿元,比2010年增长84.7%;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90亿元,比2010年增长31.8%。与上一年相比,海洋渔业增长2.4%,海洋盐业增长16.7%,海洋化工增长1.6%,海水利用业增长14.3%,海洋船舶工业增长8.3%,海洋工程建筑业增长4.9%,滨海旅游业增长17.1%。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9.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共完成183.7万标箱,全年实现增加值372亿元,比上年增长6.0%。

2.集疏运体系日益完善

近年来,河北省加强港口集疏运交通建设,沿海四大港口开通了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大秦铁路、朔黄铁路逐步扩能,迁曹铁路建成通车,沿海高速、唐曹高速、津汕高速、保沧高速等陆续建设并运营,大大拓展了河北沿海的腹地范围。

3.产业结构与布局渐趋合理

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等海洋支柱产业快速发展,海水淡化、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56∶37调整到2013年的4.5∶52.3∶43.2,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初步形成了以沧州临港化工业、唐山临港重化工业、秦皇岛滨海旅游业为特色的区域海洋经济布局。

4.沿海开发开放步伐加快

2004年,曹妃甸深水大港开工建设;2005年,国家将曹妃甸列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2010年,河北省出台“关于加快沿海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向沿海转移实施意见”;2011年,河北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河北省首个综合保税区(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复;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唐山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7月,京冀正式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各级政府对河北沿海发展高度重视,推动沿海开发开放步入快行车道,也为河北海洋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支持。

二、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河北省海洋经济起步晚、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经过对《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4)》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可知,2013年,河北省海洋生产总值为1741.8亿元,只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2%,与其他省市的海洋生产总值相比,仅是广东省的15%、山东的18%、天津的38%、辽宁的27%;海洋产业增加值938.6亿元,只占全国海洋产业增加值的2.9%,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居倒数第三位。海洋产业结构为4.5∶52.3∶43.2,海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优化度低。海洋产业过度依赖海洋资源本身的直接开发,海洋产业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短,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2.海洋资源先天不足

河北省大陆海岸线长487公里,仅占全国的2.71%;管辖海域面积7623.5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25%;滨海湿地资源23.2万公顷,占全国的4.31%,这些资源在沿海11个省市中均居第9位。沿海地区海水可养殖面积11.79万公顷,占全国的5.1%,居全国第6,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泊位码头长度41652米,占全国的6.22%,居第7位。河北岸线系数仅有0.0026公里/平方公里,居全国倒数第1位。海洋资源总量少这一客观事实,是制约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河北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表现在:一是资源开发不足。至2010年,全省海域利用面积160265.96公顷,海域利用率仅为23.07%,沿海滩涂利用率不到40%;二是资源利用粗放,生产效率低。如2013年河北省海盐生产面积599093公顷,占盐田总面积的76%,是山东省盐田生产面积的37.4%,而海盐生产能力只有山东省的17.9%;三是部分资源开发过度。2010年河北省岸线利用率已达到98.77%,海洋渔业资源捕捞过度,鳕鱼、小黄鱼、大黄鱼、鲅鱼、和鲽鱼已形不成鱼汛。

4.海洋人才严重短缺

2013年,河北省有海洋科研机构5个,海洋科研机构从业人员555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4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28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17人,以上各项指标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居倒数第2、3位。而同为环渤海地区的天津、辽宁、山东分别有海洋科研机构14、17、21个,海洋科研从业人员分别有2646、2107、3864人。从海洋后备人才培养来看,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海洋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各层次的专业点数分别为0、6、10、29个,而与河北相邻的山东省相应各层次专业点数分别为19、37、30、68;2013年河北省海洋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在校生人数分别为0、27、1081、2092人,而山东省相应各次在校生人数则分别为1118、1419、7972、15319人,其差距之大非同一般。海洋科技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推动河北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5.海洋环境形势严峻

《2014年河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河北省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一般,北戴河周边海域环境质量较好。2014年河北省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为57677.18吨,25个陆源入海排污口中,18个有超标排污现象发生;河北省内5个倾倒区倾倒的废弃物总量为1742万立方米,滦河口—北戴河典型生态系统依然处于亚健康状态。海洋灾害方面,2014年河北省共发现油污上岸事件3次,发生赤潮6次。不容乐观的海洋环境,对于河北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作为以钢铁、煤炭、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大省,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成为实现经济转型的一剂良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国家明确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河北沿海以毗邻京津的优越区位、深水大港、充裕土地的优势条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将使河北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联系更加便利,有利于港航运输业的发展和拓展港口腹地;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共享共建、联防联控,有利于区域海陆环境的改善;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使三地资金、技术、产业等生产要素实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必将为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转变观念,完善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河北省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增强海洋意识,千方百计地发挥河北省沿海的区位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其次,要树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全局观念,在海洋资源开发、港口发展、海洋产业布局等方面与天津主动对接,实现错位协同发展。再次,要加大政府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如制定海洋产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海洋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增加对海洋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投入,制定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为海洋经济加快发展保驾护航。

2.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河北省海洋资源本不丰裕,且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不断拓展,临港工业区和沿海城市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海域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健全海洋区划与规划体系,协调海洋开发利用的各种关系,以海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确定海域的基本功能,优化海域使用空间布局,引导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合理配置海洋资源,引导和促进海洋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5]。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类功能区,建立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要不断完善海洋高科技人才引进机制。河北省要通过改善和提高海洋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提高社会地位等措施,吸引国内外高端海洋科技人才。同时要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相关海洋企业及科研机构,以单位岗位聘用、项目聘用、技术承包、人才租赁、兼职、顾问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人才,充分利用京津二市人才高地的智力资源。其次,要加强本省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要通过“百千万人才工程”、“三三三人才工程”、“院士后备人才重点支持计划”等人才培养途径,对河北省海洋科技领域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重点资助、重点使用;另外,要在河北省本土高等院校增设海洋相关专业,争建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可采取联合京津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方式,共同培养海洋后备科技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要依靠技术革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如在传统捕捞业的基础上,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发展海洋牧场,促使海洋渔业向产业化、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对传统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发展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等。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化工新材料等海洋新兴产业。三是推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例如,应用现代海洋生物技术,从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深加工向海洋生化制品、海洋药品、功能食品、营养品等行业延伸。四是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现代港口物流业、海洋文化与创意产业、涉海金融保险服务业、海洋信息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推动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

5.抢抓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差距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发展潜力。河北省应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一要充分借鉴发达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客观实际,逐步探索出具有河北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二要消化吸收国内外海洋高新技术研发成果,站在高起点上加快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海洋产业技术水平;三要紧紧抓住河北沿海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完善海陆交通体系,拓展沿海腹地;借助京津产业转移的契机,促进河北沿海产业集聚;借力京津智力资源,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河北港口与天津港的分工协作,借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格局,推动河北省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6.统筹海陆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要坚持海陆统筹,以海定陆的原则。依据河北近岸海域海水自净能力,实行陆地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京津冀沿海联防联控,严格控制污染物超标排放入海;二是进一步完善海域管理使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治陆源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积极推进海洋管理依法执政;三要坚持开发保护并重原则,严格沿海工程项目环评制度;四是健全海域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管理系统(MIS)等现代技术手段,强化内陆、海岸、海面三位一体的立体海域监督、监测,完善近岸海域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预警系统,进而维护海域良好生态环境,促进河北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1]河北省海洋局.2014年海洋经济统计数据[EB/OL].http://www. hebgt.gov.cn/index.do?id=21421&templet=content&cid=861,2015-10-30.

[2]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海洋经济十二五规划[EB/OL].http: //www.1633.com/policy/html/hebei/shengfagaiwei/2013/1120/4298 640.html,2013-11-20.

[3]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4)[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4]河北新闻网.北戴河周边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较好[EB/OL]. http://hebei.hebnews.cn/2015-05/09/content_4759386.htm,2015-5-9.

[5]河北省海洋局.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c1c27405b52acfc789ebc90e.html,2015-7-15.

责任编辑:张明

猜你喜欢

海域河北省京津冀
遗落海域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