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广州航运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16-03-17唐宋元蔡展鸿

港口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航运广州

唐宋元 蔡展鸿

(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国际航运经济中心 广东 广州 510725)

加快广州航运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唐宋元蔡展鸿

(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国际航运经济中心广东 广州510725)

广州航运金融发展目标是建立能支撑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航运金融机构体系、航运金融市场体系和航运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应重视规划引导,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规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加强航运金融研究与人才培养,深化穗港航运金融合作。

航运金融;航运服务业;国际航运中心

航运金融是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成功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因素。发展航运金融可以促进港口、航运、船舶等产业快速发展及转型升级,健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功能,提升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当前,广州航运金融发展还较为滞后,一方面,同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金融创新、规模种类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广州航运金融仍不能完全满足本地港航及船舶等产业的多样化、差异化金融需求,也不能有力支持广州建设“服务华南、辐射海外”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因此,加快广州航运金融发展是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广州航运金融发展目标分析

航运金融作为高端航运服务业,既是体现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完善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重要抓手。因此,从根本上说,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将决定航运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目前广州同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需要进一步提升。表现在港口航道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地方船队规模需要进一步壮大、集疏运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等。二是软实力需要加强。为此,要进一步健全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提升航运服务水平与层级,扩大航运服务半径与范围,构建法制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创造航运服务创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营造各类航运要素(信息、技术、人才、机构、产品等)集聚的市场环境。应该说,要缩小广州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航运金融起着关键性作用。

综上所述,广州航运金融服务的发展目标是:通过营造公平、宽松、高效、国际化的航运金融服务营商环境,建立能支撑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航运金融机构体系、航运金融市场体系和航运金融服务产品体系。

二、加快广州航运金融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结合广州实际,加快广州航运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学习借鉴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航运金融的成功经验,紧紧围绕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以满足广州港口、航运、造船等企业的航运金融需求为出发点,以发展港口投融资、船舶融资、航运结算、航运保险等业务为重点,以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以下简称“南沙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以突破制度性障碍和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抓手,鼓励和支持航运金融服务创新,全面落实南沙金融15条和自贸试验区方案中有关航运金融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穗港航运金融服务业的深度合作,将南沙建设成为航运金融改革开放试验区,最终形成完善的航运金融机构体系、航运金融市场体系和航运金融服务产品体系,有力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广州航运金融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需求导向原则。以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所产生的航运金融需求为出发点,优先满足当前广州最急迫、最关键的航运金融需求。(2)政策先行原则。航运金融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没有宽松的土壤与环境,企业无法创新,因此政府应首先营造航运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与政策环境,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扩大企业创新收益。(3)市场主导原则。充分利用广州改革开放前沿地市场经济发展较成熟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4)注重实效原则。防止滥用政府资源不遵守市场规律建设所谓的航运金融创新平台或载体,每项改革措施都要落到实处。(5)创新驱动原则。鼓励和支持航运金融制度创新、机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以创新为动力增强广州航运金融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6)国际化原则。大多数航运金融业务都具有国际化特点,航运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是国际化竞争。因此,一方面在制度建设和支持政策上要同国际接轨,消除不合时宜的政策与制度,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另一方面在引进、消化、吸引国外航运金融资源基础上,鼓励企业大胆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加快广州航运金融发展的重点任务

加快广州航运金融服务的发展应遵循“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突破,分步推进”的原则。确立近期广州航运金融服务发展重点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优先支持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大工程或平台项目的投融资活动。(2)优先满足广州市港口、航运、造船等企业最迫切、最关键的航运金融需求。(3)借助邻近港澳优势,发展最易取得创新突破、国内急需的航运金融服务;(4)广州市具有比较优势、能体现广州特色的航运金融业务应该优先发展。

根据上述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广州现有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广州目前应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航运金融业务:(1)航运结算业务。鼓励商业银行为航运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本外币结算服务;采取措施吸引大型航运企业和造船企业将结算中心移至广州;支持本地银行设立航运金融部,满足企业多样化航运金融需求。(2)航运融资业务。重点发展在建船舶抵押贷款、船舶融资、金融租赁和船舶产业基金,支持造船企业和航运企业发展;支持港口与航运企业重组上市,鼓励港航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对航运类企业投资促进与担保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中小航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3)航运保险业务。重点发展货物运输保险,通过减免税等形式减轻中资保险机构经营航运保险的税收负担,调动保险机构开办货物运输保险的积极性;积极引进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完善航运保险业务中介服务体系如船舶估价、海事仲裁、海事法律等;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船体险等其他航运险种。

四、加快广州航运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航运金融发展的规划、组织与引导

航运金融作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关键因素,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在现有的服务业规划及金融发展规划中少有提及。我们建议:(1)制定广州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的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引导航运金融服务集聚发展。(2)学习新加坡和天津经验,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引导航运金融服务业发展,成立专门的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为航运金融机构的注册登记、业务操作及金融创新提供一整套服务,消除其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中的一切障碍。(3)成立相关航运金融企业协会,比如船舶融资租赁企业协会、航运信贷银行业协会及航运保险企业协会等,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发展,维护行业规范。

2.建立与国际接轨、能促进航运金融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

第一,梳理与国外法规政策相抵触、与国内航运金融创新不适应的政策与法规。重点是税收、会计、外汇管理、金融监管等政策。第二,对于不合时宜的法规与政策,分两种情况,一是国家层面的法规政策,应积极争取试点或参与修订;二是地方层面的法规政策,应在地方事权范围内给予及时调整。借鉴大连和宁波经验,建议广州市专门出台《关于促进航运金融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散见于不同文件的支持政策系统化和具体化。第三,自广东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国家及省市相继出台了有关金融创新、口岸监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有助于广州航运金融的发展,但仍需要政府、企业和各有关单位共同配合推进落实,为航运金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3.加大航运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政策先行原则,广州应出台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为企业松绑和减负,激励相关企业从事航运金融创新。首先完善航运金融机构体系。鼓励和支持中外资银行设立航运金融部从事航运融资、结算、租赁等业务;鼓励中外资银行与港口、造船和航运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和支持境内外保险机构设立航运保险营运中心,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发展船舶保险、海上货运险、保赔保险等传统航运保险业务,探索开展新型航运保险业务,积极培育航运再保险市场;探索成立区域性船东互保协会吸引国内外船东互保协会在穗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保赔保险,增强航运企业的风险转嫁能力;积极筹建港口投资基金、船舶产业基金、航运信托基金、航运专业保险机构、港航企业财务公司等新型航运金融机构;放宽准入条件引进香港航运金融机构在穗设立分行或代表处;其次完善航运金融发展所需的中介辅助机构体系。航运金融业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每项业务都需要有很多中介服务机构协助配合才能完成。比如船舶融资中的融资租赁业务,涉及到船舶检验、船价评估、海事登记、法律、会计、审计等各个环节。因此,广州发展航运金融,不单是要发展航运金融机构本身,还要发展与其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比如船舶经纪、船舶检验、船价评估、保险公估、保险经纪、融资担保、海事法律服务、海事仲裁等机构。最后构建航运金融交易平台。扩展现有广州航运交易所功能,加快其航运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建设,逐步将该交易平台转化为证券化航运金融产品交易的主要市场。执行平台交易税收优惠政策,参与平台交易的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允许符合条件的航运企业通过平台直接向家庭和机构发行航运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允许中小航运企业联合发行集合短期融资券。条件成熟时,引进运费衍生品交易,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

4.为航运金融创新营造体制环境、法律环境与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航运金融发展已经进入到“创新驱动”阶段,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有港航业发展的新要求。加快航运金融创新几乎是国内所有国际航运中心强调的口号,但国内现有的体制环境、法律制度、政策环境并不适应金融创新的基本要求。航运金融创新应包括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创新、融资方式创新、金融工具创新等,从广州实际情况看,目前最需要的是机构创新及融资方式创新。原因在于,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航运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航运金融服务,同时需要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港航业发展。航运金融机构应加大对航运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更多能满足港航企业需求的新兴航运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航运企业特点,积极开展在建船舶抵押贷款、船舶租赁与信托、中小航运企业政策性担保贷款等,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多样化航运金融需求。

为了促进航运金融创新,第一,政府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航运金融创新的体制基础。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设立负责航运金融发展的专门机构(可以兼任),对航运金融业务发展进行组织、规划、引导,同时设立促进航运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为航运金融机构业务运营提供一揽子服务,帮助解决其在航运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建立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整合不同部门事权,为航运金融创新创造条件。第二,应致力于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以及按国际惯例办事的优良作风,有效履行法律性条例和国际公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广州实际,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航运法规;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机制;建立健全海事仲裁机构,增强海事法律服务能力,构建公平的执法环境;理顺有关港航管理部门、航运企业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办事效率。第三,应制定合适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对于新注册的航运金融机构按照不低于融资租赁企业的优惠条件给予资金补助(详见《广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4]52号);对于现有的航运金融机构从事航运贷款、航运保险、融资租赁等业务给予税收优惠;鼓励银行开展造船企业在建船舶、船台(坞)、龙门吊等财产抵押贷款业务,对其抵押贷款利息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5.为航运金融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借鉴上海经验,为广州培养航运金融研究力量。一是建立航运金融研究平台,可在2015年成立的泛珠国际航运创新研究院下设立航运金融研究所,整合相关研究力量就影响航运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并提供相应的资金资助;二是发挥相关航运金融企业协会作用,组织力量积极开展行业调研,反映行业问题,提供相应决策建议;三是加强政、校、企协作,实现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海事院校从事行业研究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广州应建立航运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建设能支撑航运金融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直接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航运金融人才;二是在高校增设航运金融专业,完善航运金融人才培养体系。譬如可以在航海院校开办航运金融专业或者在航运类专业设置航运金融类课程,也可在重点院校设立航运金融EMBA或开办航运金融高级研修班,畅通航运金融人才的上升通道;三是发展航运金融职业培训,有选择性地在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等开办航运金融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1]。

6.深化穗港航运金融合作

由于穗港经济的高度关联性和互补性,穗港之间进行金融合作有着独特的优势。广州航运金融需求非常旺盛,而香港拥有从事航运金融服务的机构优势、经验优势和人才优势。同时,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更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所以广州同香港航运金融合作可以首先在离岸人民币投融资及人民币航运跨境结算业务上取得突破。

为此,要在CEPA关于粤港金融合作的总体框架下,充分发挥广州在粤港金融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一是可考虑进一步降低银行业的开放“门槛”,特别是考虑降低香港银行在穗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吸引香港银行,尤其是航运金融业务开展较为成熟的银行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推动香港金融业与广州航运业的深度合作[2]。二是进一步扩大穗港之间人民币双向贷款业务,吸引香港离岸人民币发展广州港航业,打开国际融资的香港通道,助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是探索实现穗港保险业务通保通赔通付,形成穗港航运保险市场的一体化;四是学习香港在离岸金融业务发展上的先进经验,利用南沙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以航运企业运费结算为突破口,争取离岸金融试点,允许已开办相应业务的金融机构设立离岸金融业务部,培育和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为进一步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积累经验。

[1]蔡娟娟.上海航运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4(11).

[2]赵大英,郑天祥.香港和广州航运金融合作研究[J].当代港澳研究,2012(2).

责任编辑:张明

广州航海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加快发展我国船舶融资租赁业研究》(A510638)和《广州市中小航运企业融资问题研究》(A422044)。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航运广州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