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诗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

2016-03-16赵秀凤

外国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态学

赵秀凤

(中国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2249)



认知诗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

赵秀凤

(中国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49)

摘要:生态学取向的认知诗学研究吸纳生态学的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从强调读者、作者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入手,采用多元研究方法,关注文学交流体验的多样性。本文回顾和梳理了认知诗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的三个维度:认知的生态性、文学交流的生态性、研究方法的生态性。在评述这一取向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提出了构建“生态认知诗学”理论体系的设想,并尝试性提出了生态认知诗学应该关注的几个议题和应该采用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生态学;认知诗学;生态认知诗学

0引言

由德国生物学家Ernest Harckel(1834—1919)于19世纪中叶提出的“生态学”学科概念,在全球生态危机的催生下,不断扩散蔓延,从自然科学进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产生了超学科的影响(胡壮麟,2014:1)。从生态批评、生态语言学、生态符号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诸多研究名目中就可窥见生态学旺盛的生命力。生态学也为新生的认知诗学提供了跨学科发展思路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引入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生态认知诗学”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

虽然到目前为止,在认知诗学研究领域尚无人使用“生态认知诗学”(eco-cognitive poetics)这一术语来界定这一研究方向,但是,事实上,从诞生之日起,“认知诗学”就彰显着浓厚的 “生态学”色彩。鉴于尚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我们把它概括为认知诗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本文在梳理这一取向的基础上,借鉴生态语言学、文学的生态批评等研究范式,尝试对生态认知诗学的学科内涵、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提出自己的构想。

1生态学研究取向

认知诗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是指认知诗学领域内出现的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研究态势,之所以称之为“取向”是因为生态认知诗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范式,还没有发展为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更不用说一个学科。该取向的基本特征是在哲学思想、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与生态主义的核心——互动观、整体观、系统观和进化观(邵华,葛鲁嘉,2012;邵华,2012;王诺,2003)相吻合。目前,认知诗学研究的“生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认知观的生态性

认知诗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认知观”在互动性、整体性、协同进化性方面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体验哲学突破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想,倡导主客体间的互动性,认为人类思维具有体验性和互动性。人们头脑中的范畴、概念、思维、心智不是对客观世界的镜像映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身体与客观外界互动的产物,是人们在对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王寅,2007:57)。关于认知的互动性与进化性,Johnson(1987:207)在《心智中的身体》(1987)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结构性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互动的结果”,我们作为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是不断适应并改造环境的(引自庞玉厚、刘世生,2009:17)。这里的环境不但包括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也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处境。社会认知观认为,认知不仅仅发生在人们大脑的心智活动中,还发生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中。人与社会的互动产生了认知互动并构建了关于世界的意义(Cohen-Cruz & Schutzam, 2006:115),转引自熊沐清,2014:7)。基于这一立场,认知诗学中的“认知”,无论是涉身认知、神经认知,还是情景认知和社会文化认知,都是建立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这一基本理念基础之上的,用于认知诗学研究的诸多理论如意象图式、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理想认知模型等无不蕴含着这一基本的互动思想。认知诗学认为,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产物在本质上来说是基于人与环境的互动所形成的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文学交流活动是作者-文本-世界-读者多方交互作用的认知活动。在该活动中,认知具有的社会性、参与性、体化性、有型性、特定性和环境依赖性等生态特征(邵华、葛鲁嘉,2012:107)协同发挥作用,达到文学交流的目的。

认知诗学还强调认知的整体性,正如认知诗学的领军人物Stockwell在其力作Texture:ACognitiveAestheticsofReading(2009:5)的开篇所述:“当今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界密不可分,因此,语言生态观(an ecology of language)是认知诗学必须共享的一个基本原则。”Stockwell使用了较长篇幅阐述了心智的整合性、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等整体主义生态学立场。“心智并不限于大脑,而是一个整合概念,包含大脑和身体在这个世界上所做的一切。这一概念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物质的物理世界和可感知的世界及其抽象的理想化和概念化世界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Stockwell,2009:5)

认知的整体主义思想还体现在认知诗学所遵从的百科语义观。语言符号只担当触发器,激活人的认知经验的总和。语言结构和语义结构是人基于涉身体验对事体进行综合识解、加工处理的结果。这一整体性思想明显体现在认知诗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观。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形”的完整性,即任何形都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该整体决不等于构成它的成分之和,任何格式塔都是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进行积极组织的结果(阿恩海姆,1998:3-4)。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格式塔,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主题、情感、思想、言语等构成要素协同构建出一个完形,在符号的刺激下,读者调用各类认知努力感知和建构出一个完整连续的整体,领悟到文学意义理解和审美享受的协调统一。

格式塔心理学体现出的整体意识和整体的人本主义倾向还体现在它对人的认知心理和环境之间关系的论断:“在完形心理学看来,人的心理与环境是密不可分、整体有机的,人与自然环境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并产生新的格式塔质,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心理品质。此时,人的心理成为人与自然相遇的‘心理场’,作为有机体的人和自然环境在人的心理空间中得到交融和化合,自然环境已不再是独立于人的对象性的存在,而是赋予了心理的意蕴,并促进人的‘心理成长’。”(秦春,2008:128)这一观点也是认知诗学关于读者阅读过程和情感反应研究的基本出发点(Stockwell, 2002; Gavins & Steen, 2003; Semino & Culpeper, 2002; Miall,2005)。

协同进化是涉身认知的基本要义。“心智是涉身体验的心智。我们是进化的产物,我们的形体大小、器官的组配方式、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供我们的大脑理解世界和理解自我”(Stockwell, 2009:4)。人是生物有机体,在与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感官与运动协调生成了经验,推动了心智的发展进化。该类涉身认知观把人与低等生命形态放在生命演化的同一个连续体中加以研究,既强调了环境对认知的重要影响作用,又强调了环境和认知的互动性,其生态意义十分显著。

此外,近年来认知诗学吸纳的社会认知和认知文化研究也蕴含着丰富的互动进化思想。社会认知研究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认知能力源自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功能需求,“社会环境促进了我们能力的进化以便预测他人的行为并指导我们相应的行为”,“社会关系的本质是进化的一个推动力量”(Zelazo, 2007:871)。熊沐清(2014:8)正是从这一生态进化观出发考察了《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社会和认知语境,建构出了该人物的认知世界,丰富了我们对该人物的认识,加大了认知诗学的分析力度。同样,认知文化研究视野中的认知历史主义研究,也采用动态文化进化观,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上,将文化视为人类认知结构与特定历史环境之间相互妥协和激烈竞争的产物。该研究路径引入生物的、进化的和认知的假设考察文化的变迁,对文学开展认知历史和认知文化研究,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学取向的研究。

总之,相对于其他诗学,认知诗学的区别性特征是坚持“认知”的互动性、整体性和进化性,体现出明显的生态主义思想。

1.2文学交流观的生态性

认知诗学坚持整体主义和生态主义立场,反对文学艺术与自然二元对立说,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分子,文学创作和阅读也是自然的过程,都依赖于我们的综合认知能力。“这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整体观和生态观,它没有把人类置于其他物种或环境中其他部分的对立面。”(Stockwell,2009:5)借此基本立场,Stockwell 倡导采用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分析文学交流的认知过程,不能把文学文本当作一个孤立的事物。也不能把读者的阅读过程孤立来看,“文学分析不再聚焦文本或读者一方,而是应该认识到分析的对象是‘文本肌理’(texture),即关于文本性的感觉(sense of textuality)”(ibid:7)。从文学阅读的这一整体观出发,Stockwell运用传统的语言学描写和认知科学阐释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了文学语篇的肌理和文本性问题,为认知诗学的整体论研究范式提供了范例。该范式的核心是位于真实环境的作者—文本—读者相互牵制和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交流循环圈。

生态学反对孤立地、分离地考察人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系统。这一基本的生态思想也构成了认知诗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如语篇世界理论(Werth, 1999;Gavins, 2007)的基本出发点是读者和作者认知过程的互动性和整体性。位于现实话语世界的作者和读者正是基于所感知的共享知识(perceived common knowledge)和共享认知图式,协同创造出一个有别于现实话语世界的关于语篇世界的心理表征。内嵌于语篇世界的各类亚世界,如由切换触发器(world-switch trigger)所引导创建的倒叙、前叙、假设、推测、愿望、义务、情态、隐喻、否定、直接引语等亚世界也拥有语篇世界相同的结构,这些结构都是在过去的认知经验和百科知识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也正是基于这些共享的经验图式和知识,跨越时空的位于真实世界的读者和作者才能实现有效的文学交流,完成文学的艺术审美功能。

1.3研究方法的生态性

生态学意义包含生态主义思想、生态哲学以及生态学研究范式。从广义上来说,只要坚持整体观、互动观、系统观、进化观等基本立场所从事的研究都可以说具有生态学意义。这属于广义上的生态学取向研究。如上所述,认知诗学的认知观和文学交流观都主张考虑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多种外界因素和人的身体机能的互动对文学认知交流的影响,这可以认为是属于广义的生态意义研究。而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在方法论上考虑认知与其他因素的动态交互性就可以说是狭义的生态取向研究(邵华,2012:105)。这一取向强调以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历史”作为隐喻基础,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认知加工过程(邵华,葛鲁嘉,2012:107),这就意味着该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多元化的考察真实环境的研究方法。从这一角度来看,近年来在认知诗学领域兴起的实证研究体现出十分显著的生态学意义。

在认知诗学领域,van Peer、Miall、Oatley等人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学阅读过程的实证研究。自van Peer(1986)采用实证方法检验前景化的文学效果之后,van Peer等(2007)又对各种文学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这包括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访谈、实验、观察研究等,推动了文学阅读的实证研究范式的普及和推广。此后,Zyngier 等(2008) 沿着van Peer的研究路径,又从跨文化的角度,汇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知名学者,阐述各自领域内的实证研究方法,强调了计算机科学、语料库语言学等新兴数字技术研究方法在文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认知实证研究的范围,推动了实证研究范式的形成。正如Stockwell (2007)指出,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为文体学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使文体学和诗学研究得以采用大量数据验证关于自然阅读中心理感知和认知操作的诸多分析和结论。

除了在技术和科学手段的多元化上彰显生态意义之外,对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情感和审美反应的实证考察也具有生态学意义,因为该类实证考察关注读者个体与文学世界的真实互动以及文学阅读体验和感受的多样性,同时,强调真实阅读环境或语境对文学感受和认知解读的制约性。在这方面,Kuiken, Miall与Sikora (2004)、Kuiken等(2004)、Oatley(2012)进行了有借鉴意义的探索。如Kuiken, Miall和Sikora(2004)考察了真实读者的记忆、阅历或性情等个人因素与虚拟文学世界产生认同时的情感反应,他们的实验数据证实读者个性不同,对同一文本的评判、解读和情绪反应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那些经历过个人情感危机的读者,文学文本中的表情性成分往往会引发非同寻常的情感反应,甚至会引发人生态度的某种转变。再如,Kuiken等(2004)采用实证方法考察文学阅读过程中情感的自我调节与个人性情和投入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他们让受试阅读一个短篇故事,然后描写出他们对最打动人的三个段落的感受,最后完成情感投入梯度表。投入度不同,个人所认同的故事世界点不同。那些投入度高的读者往往对文学世界内情感主题变化和个人感知波动部分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关于文学和阅读中的情感问题,Oatley (2012)通过调整小说内涉及情感心理的部分章节,观察和对比读者对原版本和修改后版本的情感反应,发现故事内人物的情感是影响读者文学阅读体验的至关重要因素,是产生审美感知的法宝。通过实证他还发现文学阅读具有独特的心理疗效,有助于增进读者的心理健康,因为读者阅读的小说越多,越容易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文学阅读中的情感反应方面,Miall(2006)的成就最为突出。他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整合文学理论、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路径,聚焦情感在读者反应中的作用,对文学阅读体验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Miall掷地有声地论述道,情感在文学阅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无法用认知理解加以解释。同样,Sanford和Emmott (2012)通过调控某些语言特征考察读者的阅读体验过程,他们发现作者通过表达故事世界内的物理感知觉激活读者的情感感知状态,诱发相应的情感反应,乃至影响或改变读者的道德态度。

除了采用实证方法聚焦文学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外,Steen (1993)、orm和Steen (2013)还采用有声思考的方法研究文学中隐喻的认知理解过程。Gibbs(1994)、Gerrig(1993)、Zwaan(1993)、Bortolussi与Dixon(2003)、Claassen(2012)、Sklar(2012)等人也结合心理学、神经认知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实证研究路径考察了文学交流过程中的多个环节,体现出文学认知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生态学取向。

从整体上来看,上述文学的认知研究在方法论上体现出明显的生态学取向,基本上坚持了以下几方面的生态学原则:讲究生态学效度;注重多元方法的结合;采用一定程度的自然研究范式,观察自然读者和自然阅读过程;关注阅读体验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但是,具体来看,上述很多研究在生态效度等方面,尚存在很大的修改和完善的空间。如关于受试读者的身份或资质问题。很多实证研究的文学实验对象是接受高等教育、有较高文学阅读水平的大学生,或“专家”式读者,而非普通的自然读者,基于专家读者的阅读体验得出的结论未免有些以偏概全。此外,在研究设计上,现有的实证研究往往是通过控制和调节变量,在实验室中对读者的阅读感知过程进行监测、量化统计和分析。在模拟实验室环境下所得出的数据可能会存在生态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问题(Hall, 2008)。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概括性,生态主义倡导应该在自然环境下采用自然主义方法进行研究。

针对以上缺陷,Stockwell(2009)为了减少观察者主观化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援引“阅读小组讨论在线平台”,佐证分析者对于读者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感知的分析。这是在真实的阅读环境中而非在实验室模拟阅读环境中对读者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反应如移情和共鸣等的实证研究。这一研究不但考虑到了读者的个性气质,还考虑到了文本的语言、文体特征以及阅读动机、阅读环境等综合因素对读者共鸣的影响。Stockwell(2009:22)明确指出:“在任何文本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共鸣程度不但是一个简单的文体效果问题,与读者的敏感度的强度、排斥度、情感投入的自愿度等密切相关。”自然阅读环境中的实证研究方法即克服了内省式分析的弊端,也是对实验室模拟阅读监测研究的有力补充。因此,参照认知心理学领域的自然主义的调查方法,通过访谈或日记等真实语料观察读者的阅读感受,可能是一个更加科学的生态学研究路径。

2问题与前景:生态认知诗学

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认知诗学在发展初期曾经面临许多诟病,如曾过分强调认知的普世性,缺乏对读者个体、文化、民族等认知模式的系统考量,也曾仅关注读者对概念和信息的认知加工,疏忽情感体验,在研究方法上也曾只依赖内省分析等。生态学取向的认知诗学研究吸纳生态学的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从强调读者、作者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入手,采用多元研究方法,关注文学交流体验的多样性。这一取向为认知诗学解决学科发展初期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通路,也为认知诗学进一步跨学科发展和融合提供了平台。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生态学取向研究目前尚存在许多问题,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研究的侧重点和路径还比较零散。因此,也只能看作是一种宏观的研究取向,距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认知诗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距离。虽然目前的认知诗学研究在其认知观、诗学观和研究方法上体现出生态学取向,但是,并没有从学科构建的角度提升到一种学术自觉。我们认为走向生态认知诗学是未来认知诗学一个有前景的发展方向,有必要从学科的角度构建生态认知诗学的研究范式,有必要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高度上理清生态认知诗学的内涵和研究重点。

首先,生态认知诗学的出发点是将生态哲学的基本观念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引入认知诗学研究。其学科定位是跨学科研究,属于环境哲学、生态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的交叉学科。生态认知诗学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范式,是采用生态学的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审视文学意义建构及其交流的认知体验过程。具体而言,生态认知诗学应该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开展认知诗学研究,如采用多元方法,从提高生态效度入手,研究在真实阅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即文学创作或目标读者的真实的历史、地理、民族环境即文化认知环境;真实处境,即文学作品的物理形态,媒介表征等物理环境)中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加工过程或情绪体验和反应。

根据我们对生态认知诗学学科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它的研究议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诗学”的“生态认知”研究:即诗性认知审美的多样性和历史性研究。从认知历史主义和认知文化研究视野来看,任何认知模型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特定的经验结构,而是在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互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发展和变化的经验结构图式。这些认知模型或图式是建立在行为的各种互动和习惯形式之上,而且是通过具体的文本交际交流而不断加固的。从认知模型的社会历史发展历程来看, 参与文学交流的认知,无论是涉身认知、文化认知(诗性审美认知),还是神经认知,都必然带有生物多样性、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痕迹,也就是说,文学、文化认知模式也有多样性和进化性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文学进行历时和共时的认知文化研究,对民族、地域、族群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认知审美模式做深入系统的考察,考察环境与人类心智之间的互动和进化对文学样态和诗性认知审美模式的影响,审视环境与特定认知文化图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考察诗性认知审美方式的多样性与文学样态之间的关系。

(2)诗学形态的“认知生态系统”研究: 把文学语篇内部的各要素与文学语篇产生的外部要素联系起来,从生物、社会、意识三个层面的意义与功能相关性角度探讨特定文学样态如绘本叙事、数字小说等的认知审美肌理。

(3)“生态文学”的认知研究:即文学文本的生态潜意识研究,从文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考察文学文本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如故事内人物采用何种视角识解自然界的现象或物体、对自然事体和现象有何种情感反应、人物事关环境和自然的心智风格等。

(4)生态认知诗学体系的建构:认知诗学体系本身也应该具有生态学的思维和生态学的视野。如在文学语料的选择上,认知诗学研究应该避免文学帝国主义,应该关注边缘文学作品,尤其不应忽视对濒危文学样类的文化认知研究,避免仅仅依赖基于西方主流文化传统的理想认知模型或诗性认知审美方式探究评价非西方文学作品。再如,在学术话语上,生态认知诗学研究应该反对诗学帝国主义或霸权主义,允许不同的认知诗学话语体系和不同认知诗学研究方法和谐相处。

在研究方法上,生态认知诗学应该更加多元和开放,应该加强基于自然环境的实证研究,在自然文学交流环境中考察读者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加工过程,进一步验证和丰富理论,逐步揭示出真实文学交流环境中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审美反应。

3结语

生态学取向的认知诗学研究更加关注认知的生物性、社会性、文化性和环境性,如Stockwell所愿,认知诗学研究的重点从个人转向人类认知的社会和交互维度(Stockwell,2002:169)。这一取向立足于整合哲学思想,把包括个体、社会、历史、文化、地域等宏观环境以及生态圈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所有认知纳入到考察范畴,强调综合性整合元素对文学认知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也吸纳自然实证主义方法,突破了内省研究的藩篱。总之,生态学取向的认知诗学研究,拓宽了认知诗学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路径。本文呼吁未来的认知诗学研究应该进一步的多元和开放,应该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上构建生态认知诗学理论体系,使生态认知诗学研究成为一种学术自觉。

参考文献:

Bortolussi, Marisa & Peter Dixon. 2003.Psychonarratology:FoundationsfortheEmpiricalStudyofLiteraryRespon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aassen, Eefje. 2012.AuthorRepresentationsinLiteraryReading[M]. Amsterdam/Philadelphia: Benjamins.

Gavins, Joanna. 2007.TextWorldTheory:AnIntroduction[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

Gavins, Joanna & Gerard Steen. 2003.CognitivePoeticsinPractice[M].London: Routledge.

Gerrig, Richard.1993.ExperiencingNarrativeWorlds.OnthePsychologicalActivitiesofReading[M]. Ya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Gibbs, Raymond.1994.ThePoeticsofMind:FigurativeThought,LanguageandUnderstand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 Geoff. 2008.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the Processing of Free Indirect Discourse and the Imperative of Ecological Validity [M]∥ Zyngier et al.DirectionsinEmpiricalStudies. Amsterdam: Benjamins: 21-34.

Kuiken, Don, Miall, David S.& Shelley Sikora. 2004. Forms of Self-implication in Literary Reading [J].PoeticsToday(25): 171-203.

Kuiken, et al. 2004. Locating Self-Modifying Feelings within Literary Reading [J].DiscourseProcesses(38): 267-286.

Miall, David S. 2005. Beyond Interpretation: The Cognitiv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G]∥Boetal Petterson.CognitionandLiteraryInterpretationinPractice. Helsinki: University of Helsinki Press: 129-156.

Miall, David S. 2006.LiteraryReading:EmpiricalandTheoreticalStudies[M]. New York: Peter Lang.

Oatley, Keith.2012.ThePassionateMuse:ExploringEmotioninStorie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nford, Anthony J. & Catherine Emmott. 2012.Mind,BrainandNarrativ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mino, Elena & Jonathan Culpeper. 2002.CognitiveStylistics:LanguageandCognitioninTextAnalysis[M].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Sklar, Howard. 2012.TheArtofSympathyinFiction.FormsofEthicalandEmotionalPersuasion[M]. Amsterdam/Philadelphia: Benjamins.

Steen,Gerard. 1993.UnderstandingMetaphorinLiterature:AnEmpiricalApproach[M]. London: Longman.

Stockwell, Peter.2002.CognitivePoetics:AnIntroduc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tockwell, Peter. 2007. Cognitive Po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J].JournalofLiteraryTheory(1):135-152.

Stockwell, Peter.2009.Texture:ACognitiveAestheticsofReading[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Werth, Paul.1999.TextWorlds:RepresentingConceptualSpaceinDiscourse[M]. New York: Longman.

van Peer, Willie et al. 2007.MusesandMeasures:ScientificMethodsfortheHumanities[M]. Cambridge Scholars Press.

Zelazo,et al.2007.TheCambridgeHandbookofConsciousness[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waan, Rolf.1993.AspectsofLiteraryComprehens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Zyngier,Sonia. et al.. 2008.DirectionsinEmpiricalLiteraryStudies:InHonorofWillievanPeer[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胡壮麟. 2014. 自然与文化的对立统一——谈生态符号学研究的理论核心 [J]. 外语研究 (4): 1-5.

鲁道夫·阿恩海姆. 1998. 视觉思维 [M]. 滕守尧,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庞玉厚,刘世生. 2009. 认知诗学与生态诗学 [J]. 外国语文 (1): 16-22.

秦春. 2008. 生态心理批评:生态批评的内向视角 [J]. 文艺争鸣 (9): 127-130.

邵华. 2012. 认知的生态研究述评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104-107.

邵华,葛鲁嘉. 2012. 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取向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106-108.

王诺. 2003.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寅. 2007.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熊沐清. 2014. 论认知诗学分析方法的多维性——以《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一段台词为例[J]. 认知诗学 (1): 3-22.

责任编校:蒋勇军

The Ecological Orientation in Cognitive Poetics

ZHAOXiufeng

Abstract:There has been an evident ecological orientation within the rising discipline of Cognitive Poetics in the sense that it highly values the diversity of experience during literary communication by highlighting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among readers, writers and communicating environment as well as by adopting pluralist approach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literature review over such an ecological orientation in cognitive poetics at three dimensions: ecology in its view of cognition and literary communication, and ecology in its methodology. Following the review, we proceed with a proposal for build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wards Eco-cognitive Poetics in terms of academic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is light, we make a tentative suggestion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topics and desirable methodolo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cognitive Poetics.

Key words:ecology; cognitive poetics; eco-cognitive poetics

作者简介:赵秀凤,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认知诗学、认知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反讽对比研究” (15BYY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叙事‘语篇视角’的认知诗学研究”(13YJA740082)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现当代小说的认知诗学研究”(2462015YQ0901)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21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1-0069-07

猜你喜欢

生态学
生态学语境中的“中国梦”及其当代意义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习语研究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