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的救赎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解读《另一个世界》

2016-03-16钱益瑞

外国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犯罪心理玛丽人性

蔡 斌 钱益瑞

(河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人性的救赎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解读《另一个世界》

蔡斌钱益瑞

(河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98)

摘要: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人或有犯罪倾向的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学科。在美国作家玛丽·盖茨基尔的短篇小说《另一个世界》中,暴力血腥的犯罪心理贯穿了主人公的童年时期。不仅如此,主人公儿子的心理发展与主人公儿时的状况惊人相似。这种看似与生俱来的犯罪心理在主人公创造的“另一个世界”里得以形成与发展。本文借助犯罪学家切萨雷·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及犯罪心理学相关理论探究小说主人公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的抑制,认为盖茨基尔传达了一种人文关怀,指导人们深入了解人性本身,直面人性的阴暗面,并依靠内外的力量阻止阴暗心理支配下的行动。

关键词:另一个世界;玛丽·盖茨基尔;犯罪心理;人性

玛丽·盖茨基尔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坏举止》在1998年荣获“美国笔会/福克纳奖”提名,之后更是笔耕不辍。长篇小说《依然美丽》获得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同时被《纽约时报》评为2005年最优秀小说。她的小说和散文多收录于《纽约客》 《哈泼斯》 《时尚先生》及《欧·亨利奖小说集》。总体来看,她小说的典型主题就是虐待和暴力,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吸毒者、妓女、通奸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伤害、虐待其他人或自己。评论界对于玛丽·盖茨基尔褒贬不一。持赞赏态度的学者认为,盖茨基尔的写作风格是“阴暗”画风(dark style of writing)(Clark, 2012:1),用阴暗的写作风格,塑造出一个个心灵扭曲的人物形象。盖茨基尔对人物异常心理的描写手法别具一格,她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无形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真实细腻。此外,她的叙述艺术还展现了人物紧张复杂的经历(Sharpe, 2009:60),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与小说角色一同心跳。而Bomb的专栏作家James Wolcott曾批评道,盖茨基尔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不断从男人那寻求性服从,体现一种内心冲突与受虐倾向,让人感到十分不快。(Westfall & Gaitskill, 1990:20)无论是褒还是贬,评论界主要着眼于从玛丽·盖茨基尔小说中女性受虐的角度出发,研究小说的语言和主题,研究角度相对受到局限。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犯罪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小说中有施暴倾向的男性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小说《另一个世界》里两位主要人物的行为或心理状态都体现着人性的阴暗面,若不能通过内心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人很容易将自己的阴暗面展现出来,产生犯罪心理,进而外化为犯罪行为。而人产生犯罪心理,也不能片面地归于人性黑暗,它是个人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从三个角度研究小说人物的犯罪心理:首先结合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论”来分析犯罪心理产生的生物基础;其次探析属于外界影响的家庭因素;最后结合人性和教育表达对这些不幸群体的人本主义关怀。

1犯罪心理的生物基础——遗传

天性和遗传是小说人物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基础。意大利著名心理学家龙勃罗梭在做监狱医生期间,曾经对死刑犯的尸体进行解剖,他发现相当数量的犯罪人具有原始野蛮人的特征。在解剖一位罪犯尸体的过程中,他发现该罪犯大脑内部构造有明显缺陷。他说道,一看见那个头骨,便恍然意识到了犯罪人本性的症结所在。他们是一种返祖生物,在其人格中生来就有原始野蛮人和低等生物的凶残本性。受这个启发,他提出了“天生犯罪人论”,即犯罪人天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与常人不同的特征。在心理反应上,天生犯罪人最基本的特征是冷漠和无知觉状态,这种犯罪人生来的残忍性(cruelty)取决于他们的道德感的缺乏和身体的感觉迟钝,他们不可能感觉到痛苦,对别人遭受的痛苦也漠不关心(龙勃罗梭,2009:22)。文中主人公在青少年时期十分着迷于野蛮残忍的画面。当他看见电视里一个女孩被鲨鱼咬掉了双腿,他并没有像常人一样地感到恐惧、战栗或者至少是同情,而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并且在女孩的尖叫声和她的腿被慢慢撕扯下来的画面中,不紧不慢地完成了家庭作业。面对如此血腥残忍的画面,主人公表现出来的是冷漠,是麻木不仁,与常人完全不同。这些心理反应的特征十分类似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前期野蛮人。龙勃罗梭将其称为“返祖现象”。他在《犯罪人论》中写道:“那些最恐怖的,最不人道的犯罪也有着生理,返祖的缘由,也起因于某些兽性的本能。”(龙勃罗梭,2000:318)

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论实际上是从遗传的角度解释犯罪倾向和犯罪行为。毋庸置疑,遗传因素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潜在性的和物质性的。有学者曾经提出“基因-大脑-行为”的假说:特定的基因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反过来会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倾向(Raine, 2008:323)。生物因素对犯罪心理不构成决定因素,但不可否认它确实是构成犯罪心理的一个基础。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不排除有先天遗传的因素,具有犯罪心理的个体可能将这种倾向遗传到下一代。据犯罪学家研究表明,有监禁前科的生父/母会增加孩子的犯罪概率(McLaughlin, 2010:21)。年少时候的主人公喜欢玩手枪,用偷来的步枪在废弃的院子里打抽水马桶和日光灯管。此外,他还十分享受手枪在口袋里的感觉,看着个女人,就臆想着将她们杀害。而主人公的儿子道格拉斯13岁的时候,喜欢玩手枪,喜欢在网上玩杀人游戏,还喜欢电视里的暴力镜头。怎么会这样呢?小说中一开始就为这种暴力犯罪倾向的遗传埋下伏笔:因为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个原委,由此及彼——那是自然规律(盖茨基尔,2011:71)。

犯罪遗传一直是犯罪学和遗传学领域关注的焦点,虽说犯罪基因的遗传并没有在科学领域得到论定,但是不容置疑的这种假设确实对研究人类犯罪行为有重要研究价值。基因决定了人的各种遗传特征,如身高、体重、肤色,内脏器官的结构和机能等(梅传强,2008:45),而生理特征的遗传性会影响到心理的发展,进而有可能引发反社会行为的产生。遗传因素导致不良心理和暴力倾向的产生也在文章当中有所体现。生理上,因为遗传,他不仅长得像我,还随我患有语言障碍和原发性的颤抖症。他的双手会不由自主地哆嗦(盖茨基尔,2011:71)。心理上,主人公的儿子道格拉斯随父亲偏爱暴力和血腥。他喜欢玩手枪,喜欢在网上玩杀人游戏,喜欢电视的暴力镜头,与年少的父亲如出一辙。其次,盖茨基尔还用心理和梦魇遗传这种玄妙的方式体现犯罪心理的遗传,为小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每当道格拉斯观看虐待女性的电视画面时,他的父亲总能感受到他急剧扩张的欲望,察觉他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这“另一个世界”好似一张膜,与外界脱节,他人无法走进,只有他们父子能够感受彼此。因为在主人公的童年时期,他也有“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尽情感受着暴力带来的快感,毫无顾忌地享受着女孩被侵犯的血腥画面,甚至可以心无旁骛地策划杀害她们的计划。此外,遗传还体现在梦魇中。曾经在主人公年少之时碰到一位让他搭车的中年妇女:她有黑色的长发、犀利的双眼、皱起的皮肤,蓝色双眼的眼白处充满了鲜血。主人公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企图谋杀她。而事隔多年,主人公两岁的儿子一次在夜里作噩梦哭醒,边哭边说着“那有个老女人,眼睛红红的,好可怕”。那一刻,他心头一紧,千愁万绪在顷刻交会,因为这正是主人公年少的时候图谋杀害的中年妇女。

2犯罪心理的客观因素——家庭

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论本质上说是将犯罪归因于生物因素,从基因和遗传的角度论述了主体的犯罪心理。然而,若将犯罪心理仅仅归结于遗传等先天因素,即仅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犯罪心理是不全面的。当时的“天生犯罪人论”反映的也只是一个“朴素的真理”(泰勒,1986:13)。龙勃罗梭本人在研究犯罪人论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多年后,他的理论发生了变化,在犯罪的生物因素之外,他越来越多地看到各种客观的环境因素。因为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受到社会各因素制约。环境影响可能会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引发反社会行为的出现(Raine, 2008:323)。龙勃罗梭在日后几年的研究中,通过大量的材料和实验证明,犯罪心理的构成还涉及很多其他因素。在其后期的著作中,很明显能看出龙勃罗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先前,他主要将犯罪心理的成因归于遗传和基因等生物因素,之后,他将后天如家庭、环境、社会等影响纳入研究之中。

有关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相关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其中,最早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就是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犯罪学研究中的控制理论强调了外在的社会控制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有重要影响。Beeley 在他的一篇论文中写道:“人们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人类有许多先天特性或者原始倾向,当在缺乏良好教育和放任自由的条件下,就会对其他人的福利产生不利。”( Beeley,1935:17)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的小型社会,在这个小型社会里,父母充当了引导的角色。然而,主人公年幼时,父母就分开了,他跟着母亲生活。母亲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几乎不关心儿子成长,对孩子心智发展不闻不问。按照社会控制理论所说,父母的监控是青少年与家庭、社会联系的纽带,如果该纽带受到削弱或者缺失,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蒋索,何姗姗,邹泓,2006:394)。主人公母亲生活的重心都是她的男朋友,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在主人公小时候单独观看暴力血腥的电视画面时,母亲并没有起到良好的监控作用,导致电视中暴力黄色的镜头对主人公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儿童时期,个体尚未形成是非观和道德观,他的行为完全是依据本能。这个时候,在孩子正确认知模式的形成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重轻的导向作用。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他不知不觉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这“另一个世界”贯穿全文,是孕育小说主人公犯罪心理的场所。这个世界里,没有法律、没有道德、没有任何束缚,存在的都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完全不符的事物:血腥、暴力、残忍、冷漠。他在这里只是根据本能追寻欲望的满足。假定某人孤单地活着,根本不知道其他人,该个体根据快乐与不快乐而生活,他追求的是引起带来快乐的东西和避免带来不快乐的东西(雅克布斯,2001:131)。在这个只有他一个人的世界里,他感受到了“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追求一切令他快乐的东西,满足他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欲望。

特殊的家庭结构也是造成主人公身心畸形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有存在缺陷的可能性,在身心发育时期就更需要关爱,以避免性格扭曲,导致不良行为出现。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犯罪起保护性作用,尤其是对单亲家庭的儿童。缺乏对父母的依恋会直接导致少年犯罪,因为不依恋父母的儿童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与父母的关系将产生的后果(赫希,1997:84)。依恋(attachment)是最重要的社会联系,即个人对他人的感情和感受。依恋被认为是价值和规范内在化的基础的必要因素。(沃尔德,伯纳德,斯奈普斯,2002:231)父母离异之后主人公跟母亲生活。他的母亲是个爱唠叨的怨妇,假惺惺又很要面子。整日没完没了地抱怨令他十分反感。长期处在不愉快以及反感的情绪中,他与母亲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这种亲子依恋的缺失使主人公只想着要逃离母亲在场的环境。为了躲避母亲刺耳的声音,他总是把电视声音开到震天响。在他忍无可忍之时,他就把音响开到最大声,让母亲觉得自己还在房间,然后就悄悄地离开家,走进“另一个世界”。我能感觉到另外一个世界就在身边,隔着一层膜,触手可及(盖茨基尔,2011:74)。不难发现,在主人公儿时,每一次逃进“另一个世界”,都是为了逃避刻薄、絮叨、永远以自我为中心的母亲。“是受伤的童年吗?是乏味的生活吗?”主人公自问道。他似乎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母亲的重视,幼小的心灵里堆积了太多的失望和痛苦,只能将这些痛苦发泄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许只有在“另一个世界”里,才能暂时忘记家庭给他童年生活的伤痛。“在那个世界里,不用学习、运动,也没有妈妈或爸爸的‘关爱’,太棒了”。这里“关爱”打上双引号颇具讽刺含义。对于主人公来说,这“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和逃避现实的庇护所。

3犯罪心理的抑制——人性和父爱

从龙勃罗梭犯罪人论的角度出发,本文论述了先天遗传的生物内因与后天不良的环境外因使主人公内心产生了犯罪心理。然而,这两者因素的共同点,都是“不可控”,即并非能为个体所控制。可仔细研读小说,能发现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未将邪恶的犯罪心理外化为实际行动。可见,遗传、环境等因素也只是心理的诱因。而是否会外化为真正的行为,还是依赖个人的主观意志力。当一些不可控的客观因素促使个体酿成犯罪心理时,个体的主观意志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不良的客观因素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会发挥它们的作用和影响。这强大的主观意志力的背后便传达了一种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强调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在本性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做出的本能反应,是可以依靠自由意志调节,最终选择合理的行动方向。在欲魔缠绕于身的时候,他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另一个世界”。对他而言,这一个虚拟世界是他将各种被压制的欲望施展开来的场所。因为“另一个世界”不存在现实的道德约束和法律规范,不存在感情责任,所以个体表现出最原始的生物常态。人的天性就是那个最原始的自我,欲望则构成人性的基本因素。性欲就是人的生物欲望之一,它与生俱来,属一种本能。在欲望被长时间压制之后,他便开始寻找发泄的出口。他逐渐走进“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化身成冷眼的旁观者和冷漠的杀手,充满了对女性暴力肆无忌惮的想象。在那里偷窥女性,跟踪她们,看女性被虐待的电视画面,甚至有拿手枪杀害她们的冲动,这些都体现了男性的性本能和渴望征服女性的天性。这个世界就在身边,隔着一层膜,触手可及。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走进他人而不被他人走进(盖茨基尔,2011:74),这“另一个世界”的一道膜则是他意志力的体现:他永远没有冲破这条底线,将犯罪心理外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主人公天性崇尚暴力血腥,加上成长于一个缺少关爱的环境里,或许根据他的成长历程,可以预见在“另一个世界”里发泄完犯罪欲望的最终结果还是将各种犯罪心理外化为现实生活的犯罪行为。可是令人意外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他,却放下了手枪。他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和欲望,选择了理性,体现了人性之善的一面。在一次搭车的过程中,他本有机会开枪杀死那个女人,却在最后一刻动了恻隐之心。这一刻彰显的人性之善其实潜藏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小时候,他喜欢大自然,在他厌倦无聊的生活和家庭矛盾时,就会出来闲逛:感受唱歌的蟋蟀、呢喃的小鸟、盘旋的蝙蝠、婆娑的树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灵动那么活泼,深深地吸引着他,为整片令人不快的阴暗文字中增添了一份生机,传递出小说作者盖茨基尔在面对人性黑暗面时所倡导的自然观和人生观。自然的崇拜者爱默生就曾经说过:“在荒野中,我发现某种比在大街上或村庄里看到的东西更亲密,更具有先天性的东西。在寂静的风景里,尤其是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人们看见了大地像他本性一样美的东西。”(爱默生,2004:178)人性本源的自然状态是充满真善美的,只有亲近了自然,才会展现出如同自然的本真。正是年幼的那份自然的纯真唤醒了小说的主人公未泯的人性:“她的假发套一下触动了我的另一路神经。可怜的女人,可怜的母亲。因为她病了,也许正在接受化疗。”他思索着,随后放下了枪。

除此之外,父亲的关爱对主人公最后犯罪心理的抑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亲子关系对于孩子身心发展十分重要,尤其对于离异家庭。亲子关系可以缓和离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Videon, 2002:489)。虽说他自幼父母离异,还经常目睹父母打架,但父亲竭尽所能陪伴着他,与父亲单独相处的时光虽说不是那么完美,但也是他寂寞无聊童年的一丝慰藉,父亲尽可能用爱心抚慰因父母分开给孩子带来的创伤。小时候,父亲总是在周六带他去打高尔夫球,可是从叙述中可以看出,父亲并不擅长打高尔夫球,甚至有点厌恶:每次打球都让他非常沮丧。一旦他错过了一杆,他就会诅咒自己,然后他会错过另一杆,于是他愈加诅咒自己(盖茨基尔,2011:72)。即使这样,他还是坚持带着儿子打球,陪伴着他。童年的主人公并不能理解父亲,还责怪父亲笨拙的打球体态和总是打不中球。直到他自己做了父亲之后,才发现自己错了。他开始理解父亲的用意,也感知到做父亲的关爱对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他决定要延续自己父亲的做法,尽所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爱。道格拉斯从小也像父亲当年,喜欢暴力血腥的东西,当主人公意识到将“另一个世界”和梦魇遗传给了儿子时,开始关注他的心理发展。他希望自己还能够给他更多的东西(盖茨基尔,2011:75)以唤醒儿子的真善美,抑制他在“另一个世界”犯罪心理的发展。他尝试着用各种东西试探他的兴趣,让他亲近大自然,了解他的兴趣。主人公经常带儿子去钓鱼,在道格拉斯第一次钓上鱼的时候,主人公表扬了他,而后他回报了灿烂的一瞥。他把小鱼抓在手里,感受它的冰凉和滑腻,他还摸了摸鱼的眼睛和心脏鱼鳞和小背鳍,随后把他放生了。主人公在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儿子以关怀和爱,让他懂得人性之善——善待自然,善待他人,也要善待社会。

整篇小说不长,却处处表现出主人公与儿子在童年时期沉迷于女性暴力的犯罪心理。这种犯罪心理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合以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为主的犯罪学理论,本文分析了犯罪心理产生的内外因素,立体地展现出小说主人公犯罪心理产生、发展和最终抑制的整个过程。暴力、性虐的犯罪心理,是很多人不愿意谈论的话题,却贯穿盖茨基尔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她在一次访谈中坦言道:“暴力是我们天性的一部分,是恐惧,兴奋和不为人知的一面的结合。它不仅仅存在于男性,尽管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加容易将这一天性用肢体表露出来,并且以性的方式表现出来。”(Anon,2014)但不是人人都会将这种黑暗扭曲的心理过程外化出来,有的也只是思想上产生邪念。就如同主人公和他的儿子,在“另一个世界”里尽情释放暴力血腥等扭曲的思想。但是,一旦这种思想没有很好地通过内外力抑制住,人性的邪恶就会外化为犯罪行为。虽说整篇小说的文字充满紧张和激烈但是作者在小说中融入了其他复杂的人性,尤其是传承的父爱,彰显了盖茨基尔欲从小说中攫取的救赎精神(Anon,2014)。故事结尾是主人公对儿子默念的一段独白:我知道他心里也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也知道,在那里他不会孤单一人。虽然他不知道我会在那里陪着他,但是我一定会在那里。(盖茨基尔,2011:76)主人公虚拟的“另一个世界”里的行为和思想尽显人性的黑暗,但是最终盖茨基尔还是给出了一个令人欣慰的故事结局,寄托了她的人本主义关怀。人本主义关注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以及自我实现(车文博,2003:3)。因此强调人对自己的存在指导和负责。小说的主人公抑制了内心邪恶,选择重塑人性之善,这不仅救了那个女人,也挽救了自己。

作品分析人物的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任何领域的文学作品捕捉了世人的经历,反映并塑造了个人和社会群体的身份、意义和价值观的演变(Greasley,1935:1)。盖茨基尔表示,小说的情节是建立在现实犯罪的基础上。她将这一犯罪心理,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让更多的人通过虚构的小说人物,结合创作者细腻的心理分析描写,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人性并正视人性的恶,通过自我选择和教育发掘,重塑人性的善,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Anon. Fiction Podcast. 2014. Jennifer Egan Reads Mary Gaitskill[EB/OL].iTunes store. (http:∥www.newyorker.com/books/page-turner/fiction-podcast-jennifer-egan-reads-mary-gaitskill)

Beeley A. L.1935.SocialPlanningforCrimeControl[M]. Utah: The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Clark M. N. 2012.DarkWritinginShortFiction:MargaretAtwood,MaryGaitskill,andJoyceCarolOates[D]. 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

Greasley P. A. 2001.DictionaryofMidwesternLiterature[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cLaughlin E.& T. Newburn.2011.TheSAGEHandbookofCriminological[M].SAGE, Publications Ltd.

Raine A. 2008.FromGenestoBraintoAntisocialBehavior[J].AssociationforPsychologicalScience17(5): 323-328.

Sharpe M. 2009. Mary Gaitskill [J].Bomb(107):60-65.

Videon T. M. 2002. The Effects of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and Parental Separation on Adolescent Well-Being [J].MarriageandFamily64(2):489-503.

Westfall S.& M. Gaitskill. 1990. Mary Gaitskill [J].Bomb(30): 20-22.

爱默生. 2004. 爱默生演讲录[M].孙宜学,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车文博. 2003. 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蒋索,何姗姗,邹泓.2006.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14(3):394-400.

劳伦斯·泰勒. 1986. 遗传与犯罪[M].孙力、贾宇,译.北京:群众出版社.

龙勃罗梭. 2009. 犯罪人: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学精译[M]. 吴宗宪,译.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玛丽·盖茨基尔.2011. 另一个世界[J]. 须勤,译. 上海文学:71-76.

梅传强.2008. 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乔治·B.沃尔德,托马斯·J.伯纳德,杰佛里·B. 2005. 斯奈普斯.理论犯罪学[M].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切萨雷·龙勃罗梭. 2000. 犯罪人论[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特拉维斯·赫希. 1997. 少年犯罪原因探讨[M].吴宗宪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雅克布斯. 2001. 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哲学前思[M]. 冯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钱益瑞,女,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责任编校:路小明

An Analysis of “The Other Pl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minal Psychology

CAIBinQIANYirui

Abstract:Criminal psychology is a field of research which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minds of criminals or people with criminal tendencies. In the short story “The Other Place” written by Mary Gaitskill, the criminal mind is revealed in the hero’s mind during his childhood and in addition, his son bears a similar criminal mind which develops in the so-called “the other place” created by the two characters in their minds. Based on the story “The Other Place”,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of the hero’s criminal mind while borrowing “born criminal theory” and other criminology-related theories. The analysis of the criminal mind discloses Gaitskill’s humanistic care to guide people to face the dark side of human nature and to prevent criminal behavior by external forces.

Key words:criminal psychology; Mary Gaitskill; human nature

作者简介:蔡斌,男,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9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1-0019-05

猜你喜欢

犯罪心理玛丽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难忘的八个字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和我一起玩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犯罪心理画像初探
功能与人性
犯罪心理画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