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技术

2016-03-16唐强强

环球市场 2016年25期
关键词:管桩粉煤灰水利水电

唐强强

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技术

唐强强

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为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对地基处理方式及周边施工作业环境加以重视,在对地基处理工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加以处理分析,绝对不能千篇一律。相关作业人员要对地基处理技术加以完善,将质量意识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可以不断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提供地基处理作业水平。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水利水电;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1 、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施工现场的地基土壤含水量更大,可压缩性更高﹑承载力更差。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质量,就要求在施工中对不良地基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实现降低土壤压缩性﹑提高土壤承载力并降低土壤含水率的目的。如果对这类地基的处理工作不到位,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土壤承受荷载过大,会导致土壤荷载过大,最终导致地基环境的结构受到破坏,影响基础稳定性。想要提高基础荷载能力,提高基础稳定性,首先要做好基础的排水工作,但由于水利工程很多基础都为软土地基,因而排水工作比较困难,伴随着排水还会产生巨大沉降,如果不对这种现象进行处理,必然会导致工程建设出现困难。水利工程地基的这种特点,意味着在水利工程建设前的基础处理工作尤其重要,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地基稳定性,已经成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重点研究和实践的命题。

2 、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2.1 换土技术与强夯技术

换土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中比较常用,通过用优质沙土替换软土,能够有效的提高基础稳定性,并降低基础受软土地基的威胁。而强夯技术则是通过压实和打击,来最大限度的减小土壤的孔隙率,并将图层中的水分排出。对于处理要求不高的水利工程基础,可以直接采取强夯技术,实现提高基础稳定性的目的。而对于处理要求较高的水利工程,则可以先换土﹑后强夯,来最大化的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2.2 旋喷法技术

地基在建设和处理过程中,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其稳固性和不易渗透性。旋喷法在有效应用过程中,是对其产生的旋喷柱进行利用。对水泥的固化浆液进行高压喷射,促使其有效混合于土体当中,在空气中逐渐形成凝固并变得硬化,从而构建起旋喷桩。其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对土层进行有效的加固,旋喷桩的特点是拥有较低的压缩性及较高的强度,能够有效加固细砂土和软粘土基础上形成的地基,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对有机成分较高的土壤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2.3 加筋技术

此项技术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使用的频率比较大,是较为常见的技术。主要利用土工材料进行地基的铺设,以保证地基基础的荷载,增加破坏极限。另一种方法是将较强的土工合成材料埋在地基内,经过一定的自然摩擦,使两者能够完美的融合,相互适应,最终加强地基的稳定性。

2.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水泥煤炭灰碎石桩,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泥,煤炭粉和碎石,它最大优点就是粘度比较好。1)对地基有一定的挤密作用。水泥粉煤碎石桩运用于水利工程的地基中,对地基有一定的挤压作用,运用水泥粉煤碎石桩能够使地基中的图的缝隙变小,密实度更高,并减少地基中的含水量,从而改变了地基中图的性能,达到挤密作用,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2)桩体的排水作用。水泥粉煤碎石桩的桩体由于其组成部分包含一部分的碎石,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够有效地减缓冲压产生的水压升高的问题,加快了水利工程地基的排水速度,进一步的保障了地基的强度,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保障地基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与日后的运行过程中的良好排水作用。3)桩的预震效应。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具有良好的抗震作用,这是因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能够提高地基的密实度,相应的增强了砂土的抗液化能力,能够起到良好的抗震效果,缓冲震动造成的对地基以及整体的水利工程的破坏。4)桩的置换作用。水泥粉煤灰的碎石桩的制作过程中是由水泥与水混合后并与粉煤灰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抗剪程度,因此,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压缩性变小,使得地基的承受力一部分被桩体分担,置换了地基的大部分应力,进而提升了水利工程整个地基的承载能力。

2.5 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被分为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桩。其中,先张法预应管桩是应用先张法预应力的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作而成的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先张法预应管桩是由圆筒形的桩身﹑端头板及其钢套箍3部分。当前的共同管桩主要方式:锤击法﹑静压﹑振动﹑预钻孔方法,其中静压方法最常用一种方式,打桩时震动很大,噪音会大大影响生活,所以现在用大吨位静力压装机,静力压桩机分为顶压和抱压式两种,其中抱压式是依靠摩擦力大于阻力的原理工作的,在正常情况下,5000~6000kN静力压桩机桩最大加压力,即使是直径50~600mm预应力管可压入持力层,促进项目中预应力管桩的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常用的方法分为两个,捶击法和静压方法。桩锤击法速度快,质量高,静压桩法是其自身重量的建设,通过按下安装在配重的重量,通过科学的压梁,带侧夹管桩,然后按入土壤。目前,预应力管桩,广泛应用在沿海地区,提高水利桩基处理的质量,同时也为整个项目的安全性提出保障。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一切的开始都是地基基础的建设,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不例外。一个优质的地基施工能够有效的保障水利施工的最终质量,因此我国对于水利施工的地基基础非常重视,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地基基础在我国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以及失误。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1]徐文.解析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14:302.

[2]李娟.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简述[J].城市地理,2015,04:152-153.

[3]曹昕歌.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的处理新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202.

[4]熊霞林.浅析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46:226-227.

猜你喜欢

管桩粉煤灰水利水电
基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实施有关思考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总目次
静压PHC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粉煤灰综合利用进展及前景展望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
农村水利水电
滨海软土地基预应力管桩的应用与问题处理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某水利工程的应用
早强快硬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