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016-03-16王家莹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维修点机械设备磨损

王家莹 韩 博

沈阳中航黎明民品集团有限公司

论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王家莹 韩 博

沈阳中航黎明民品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是构成施工生产的重要因素,保持工程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随着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先进的维修可以确保设备无故障运行,而且能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如何加强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机械维修质量,有利于机械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机械维修;质量管理

引言:

如何维修好工程机械是设备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尤其应在如何抓好机械维修策略以及规范流程上下功夫,以确保机械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同时节省维修费用。机械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通过确保维修质量,确保机械设备稳定运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效益。

1、目前机械维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质量管理不严格。有很多机械配件供应点、设备维修点,但由于管理缺失,导致部分机械维修点存在无证经营、执照不全的现象,许多配件供应点或机械维修点仅仅办理了税务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后就开始经营,机械维修点的工作人员大多未经过专业修理培训,未经过监管部门的考核,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

1.2 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同时缺乏专业、正规的设备维修技术培训,设备维修中仅仅凭借自身积累的维修经验来修理,对维修质量管理的意识较为淡薄,无法熟练的使用现代化的维修设备。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机械设备维修发展的要求,导致设备维修效率较低、维修质量不佳。

1.3 机械维修制度坚持不好。机械设备维修部门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对设备维修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和落实不够,缺乏专业的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人员。机械维修时由于维修工艺不完整,维修人员维修时随意性较强,仅凭个人经验进行维修,无法贯彻国家规定的机械设备维修标准。

2、机械维修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机械设备预期检修制度的影响。为了提高机械维修质量,我国制订了机械预期检修制度,实施后虽然取得的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较多问题。在预期检修制度中仅仅明确了磨损所产生的故障,而没有对磨损机件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导致预期检修制度的维修周期和实际机械磨损、设备维修情况差距较大。

2.2 机械设备零部件鉴定的影响。 在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设备基础零部件未经过严格的技术鉴定、修理及校正,导致维修完成后零部件过早的出现磨损或变形的现象;在机械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零件位置的变化,导致机械设备部分零件出现磨损,严重缩短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维修零部件在检修中出现问题,导致在零件组装是无法按照相应的工艺和工序来进行操作,导致维修质量不高。此外,由于测量不准确,改变了设备规定的配合间隙,加上组长后未对设备进行相应实验,为以后机械维修留下安全隐患。

2.3 零件制作及修复水平及质量的影响。在机械维修过程中,零件制作或修复时,常常由于零件使用材料不符合相关要求,在加工后未按照规定进行热处理,导致零件的硬度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另外,由于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及修复和制作达不到相关要求,导致零件在组装时,无法满足配合间隙的要求。机械组装不达标,必然无法确保机械维修质量。

2.4 管理制度的影响。许多机械维修单位的管理模式不是采用生产型的,而是依照生产经营型进行管理。在机械维修管理中,侧重于机械维修后的使用,而对维修过程缺乏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为确保机械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相关管理制度来给与保障。机械维修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设备维修人员能否依照管理规定来严格要求自己,都会机械维修质量有重大影响作用。

3.加强机械维修质量管理措施建议。

3.1 机械设备维修前期管理。机械设备前期管理对设备及生产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为确保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尽量不出现或少出现质量问题,就需要在机械维修时选择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业务素质、高度责任心的维修人员来严格落实维修规定,提高机械维修质量。维修人员对机械维修基本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要熟悉,要具有质量管理意识。机械维修单位要定期开展设备维修专业培训,提高维修人员操作技能,为机械维修质量添砖加瓦。

3.2 加强对机械零部件的鉴定。机械设备未进行安装时,要对维修零部件进行检验和鉴定,确保安装完成后不出现各类问题。按照维修管理规章制度,对零部件进行科学检验,确保零件计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设备维修中,发现零部件存在问题或缺陷时,要隔离放置,不开组装到机械设备内,防止存在质量缺陷的零部件导致机械整体磨损。

3.3 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在零部件制作、加工及修复时,要确保具有完整的工艺。在零部件的硬度、尺寸及光洁度等技术指标或关键因素上,都要严格落实规定,确保零部件符合要求。在机械组装时,发现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要对其他相应组合件一同吉祥鸟检验,无法满足要求时,要立即停止组装,待零部件修复完成后,才可机械开展维修工作。

3.4 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是维修单位经营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技术活动的综合反映,在维修管理中占有着主导地位。机械设备的维修是进过严格规定要求的,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那么机械设备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随时都会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在维修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产品质量是维修单位的经营管理核心内容技术活动的反映。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维修质量。质量责任制是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

结语

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硬件设备,设备的稳定运行是确保正常生产的必要条件。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转,难免出现各类故障,通过机械维修,修复设备缺陷,改善设备功效,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机械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对设备维修后的运行状态和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必须通过加强维修中的质量管理,提高维修水平,确保设备的完好率。

[1]谢向敏.谈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2013(01).

[2] 高华丽.浅谈工程机械维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2:231~232.

[3] 赵叫回.试论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策略[J].机电信息,2010,12:153~154.

猜你喜欢

维修点机械设备磨损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基于CFD模拟和正交试验设计的弯头磨损研究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ADAMS的行星轮磨损故障仿真研究
浦江开展农机维修点安全生产检查宣传活动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我国农机维修人员达92.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