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6-03-16钱昭楚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创新能力高职

钱昭楚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钱昭楚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应集中体现在发展创新思维、培育创新个性、增强创新实践三个 方面。在教学实施中选取有效的、最新的、最贴近未来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模拟的方式内化为其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建立鼓励创新的科学评价机制;营造激发创新精神的环境。

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

1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意义

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是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人才。2005年教育部公布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仅为62%, 但企业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却高薪难求。可见,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用人单位梦寐以求的。创新是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高速发展的动力与制胜法宝。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反思总结,以至于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如今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那么其必须要具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拥有无尽的活力,才能保持企业始终流淌着新鲜的血液。高等院校一直在不断地强调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因为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也有助于大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2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2.1 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以知识获得来实现。创新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思维活动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因此,对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落脚在提高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水平上。创新思维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加强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正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练习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2 培育创新个性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和前提。创新人格是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它是使人长久保持创新欲望的个性品质。创新的个性特征包括好奇心与求知欲,独立、果敢、敢于质疑、富有冒险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在这其中,好奇心与意志品质居于核心地位。

2.3 增强创新实践

创新总是在应对不同的困境或问题时产生的,创新能力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所以, 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在正确掌握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用灵活和创新的方式应用在工作过程中, 并能形成具有一定新颖性的应用性成果 , 这也从 根本上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与特点,是具有高职特色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3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畅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渠道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和主渠道。通过建设内容完善、规范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发配套的精品课程网站和校本教材,有助于实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1、建设和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课程。课程内容设计上,在准确把握创新创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创新活动训练与创业能力提升相融合的教学思路,以素质训练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重点,强化创新训练成果向创业应用成果转化的实践训练,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做到思维训练与专业训练、实践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2、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编写配套教材。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精品课程网站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优质资源。在课程网站里,可以提供课程学习指南、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在线练习、 职业测评、创新创业大赛、视频影院等丰富多彩的 教学资源和学习情境,方便学生查阅,可以为学生 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料, 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学生 个性化发展和知识创新。

3.2 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模式,提高创新创业有效性

1、基于创业项目的创新创业模式,即以专业为依托成立创业项目工作室,承接具体的业务,在项目运营中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创新创业训练,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2、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创新创业模式,则是以科技竞赛、技能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为契机,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强化培养融入到科技创新竞赛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和探索,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培养目标方面,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创新创业模式强调科技创新竞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通过让学生手脑并用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综合运用发散与聚合、求同与求异等创新性思维,产生并发展自己的想法,提出相应的体现创意和想法的构思和设计,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3.3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1、积极倡导和宣传创新创业文化。注重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将创新创业理念融 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明确和突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开 拓进取、改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制定各种创业优惠政策,提供一定资金支持,为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金融环境。2、打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品牌。以打造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品牌为核心,通过“创业大讲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俱乐部”、“职业规划大赛 ”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大讲堂,通过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走上讲台传授创业经,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分享创业感受和经验,解决创业者成长的烦恼,为有志创业的同学提供思想交流的创业平台,指引大学生创业的方向。

[1]王岩、王丽、周永福 浅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与创新 职业技术,2014-08-10

[2]汪冰 创新驱动和创新驱动战略 甘肃理论学刊,2013-07-20

[3]张晓婕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模式的构建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本文章为重庆市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J1504301)”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创新能力高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