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及教材发展研究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教材改革音乐

李 华

威海职业学院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及教材发展研究

李 华

威海职业学院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我国中小学愈发注重音乐教育,教育改革和教材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小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严格遵循国家下达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培养,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对教材不断创新。本文就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及教材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音乐教材发展

教育改革是我国中小学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学校能够提升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音乐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是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课程,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正加大力度进行音乐教育改革、促进教材发展,力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能力的实践型音乐人才。

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育改革及教材发展情况分析

(一)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情况分析

我国音乐课程的开设始于19世纪末,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学者和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项政策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实施改革,例如1968年4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草案)》,其中便强调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随后,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再加上西方思想的融入,有效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国家也于1988年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中学)音乐教学大纲》,并拓展了音乐教育范围,强调了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在音乐教育改革方面更是加大力度,制定并试行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并将审美价值、创造发展价值、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三大重要价值[2]。同时,在音乐教育中融入了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其他学科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音乐的多种功能,进一步拓展了音乐教育改革的跨学科视野。

(二)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发展情况分析

最早开设音乐课程的是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当时的音乐教师沈心工由于刚从日本留学回来,又十分熟悉音乐方面知识,因此,当时的中小学基本采用的都是他编写的教材。20世纪后,我国留学归来的音乐家逐渐增多,音乐教材也不断更新,20年代以后,我国的音乐教材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在其中融入了乐器方面的教材,例如钢琴教材、手风琴教材等,充分满足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乐器教学需求。

现阶段,在新课改实施背景下,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已经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景象,教材质量明显提升,其内容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也实现了有机融合,除原有的唱歌知识外,也融入了音乐欣赏知识、器乐教学等,各地中小学也以统一的音乐教学大纲为基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各自编写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教材,实现了“一纲多本”的教育方针,推动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的全新发展。

二、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及教材发展建议

(一)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建议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中,学校应首先加强自身对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视,要求学校领导能够统一思想,积极支持音乐教育事业,制定明确的音乐教育考核目标,并转变传统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考试分数的偏重和单一理论讲解的教学模式,遵循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在学校开展与音乐课程相关的音乐活动,例如艺术节、歌唱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获得美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改革,必须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培养人才的最根本目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分为音乐理论教学和音乐技能教学两种。在音乐理论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改变原有的传承式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音乐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再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辨别音乐中所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或是要求学生根据某一主题自主创作一小段旋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建议

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在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其内容结构等仍受专业音乐的影响过于专业化,导致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充分理解学习内容,因此,我国应加强在教材建设方面的研究,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得到健康发展。

音乐教材的建设应遵循多样化的原则。音乐教材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材载体,例如声像教材、多媒体组合教材等,从多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教材版本上,也需要体现多样化的原则,尽量实现必修与选修兼顾,以满足在音乐学习上具有一定爱好和特长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音乐教材的建设也应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尽可能地在音乐教材中减少学术化成分,添加可供学生实践活动参考的内容,例如音乐即兴创作活动方案、音乐即兴表演活动方案等。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通过与教师共同设计、开展、参与活动,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获得音乐知识,增强对音乐学习的信心。

据上文所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及教材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音乐教育改革和教材发展过程中,我国中小学更应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音乐教育和教材的创新性和有效性,以保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实开展。

[1] 赵繁荣.我国近代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的发展研究[J].东方教育,2015,4(4):1-2

[2] 黄雅云.新时期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研究[J].音乐探索,2014,3(3):109-117

[3] 王娜.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5,11(11):204-206

猜你喜欢

教材改革音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音乐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