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及其防范分析

2016-03-16屈长杰李炵蒀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信贷风险信用风险

屈长杰 李炵蒀

云南大学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及其防范分析

屈长杰 李炵蒀

云南大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消费热情快速上涨,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和个人短期借贷等业务迅速发展,成为银行高收益的核心业务。然而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市场机制不健全,该项业务的风险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就如何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进行分析。

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逐步从卖方经济过渡到买方经济,人民银行先后颁布多个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因当时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消费者消费观念落后以及市场体制不健全等众多制约,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其贷款总量迅速上升,贷款品种也更加丰富,涉及住房、汽车、教育和医疗等多个消费领域。而有资格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也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展为所有具备条件办理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有以下几个特点:起步虽晚,发展很快;近年来个人消费信贷收益率下滑,不良率上升;品种增加迅速但发展不均衡。

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分析

消费信贷风险是指银行消费贷款不能按期收回,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性,它的存在有必然性,除了贷款当事人带来的风险,还面临自然灾害、政策变动等风险因素。因此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认识和控制风险,而非试图消灭和逃避风险,才能让消费信贷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消费信贷风险一般可按照性质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大类。

1.市场风险:个人消费信贷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变动而使商业银行的贷款发生损失的风险,包括市场波动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主要风险

2.信用风险:消费信贷信用风险是指因消费者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还款责任而造成的风险,是最主要的消费信贷风险。信用风险发生后可能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预期收益下降,而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出现严重财务问题导致无法履约和个人主观履约意愿出现问题两个方面。当消费者当期收入或抵押资产出现问题时,信用风险就产生了。另一方面,我国的个人诚信问题比较突出,也没有完善的信用制度,缺乏有效的征信手段,这些因素都大大的增加了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

3.操作风险:消费信贷操作风险是因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贷款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指消费信贷相关法律有漏洞而造成的损失。内部风险是因商业银行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因素造成的风险。外部风险是指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故意欺诈,盗窃财产等所造成的损失,例如商业银行遭到抢劫,收到变造、伪造票据,以及计算机资料被黑客篡改或删除等造成的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其中有宏观环境不配套的问题还有银行本身内部管理水平不达标的因素。贷前调查无法全面且效率低、贷款审批环节复杂、贷后管理手段落后。除以上三点外,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还存在组织架构比较分散的问题。这种风险管理模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种一层一层发散下达的信贷授权方式会使原本预定目标不断分散,有可能打破总行计划的平衡性,更重要的是会产生扩张的信贷风险和资金压力。第二个问题是控制风险的能力也被分散了,因为每一个分、支行都有自己的消费信贷部门及与之相配套的风险监控部门,看似在风险问题上有了层层把关,实质上却力量分散,风险管理措施和人才都难以整合,形成不了合力,很难充分发挥风险的监控和管理作用。

四、提高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防范能力的建议

(1)政府应尽快制定针对消费信贷业务的法律和配套措施:将消费信贷列入国家金融经济法律体系之中,根据消费者消费需求和对消费信贷的需要来制定专门的制度和具体细则,对借款者信用缺失出台惩罚措施,让借贷者既有借款的积极性也有还贷的约束性,使之有利于促进消费信贷业务顺利健康发展有了详细的法规作为依据,就能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解决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

(2)完善消费信贷风险转移渠道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主要运用抵押物和担保的方式来进行风险转移,以及后续出现的贷款证券化和贷款保险等渠道。对于抵押物和担保这两种方式来说,银行应对抵押物和的主体资格严格审查,咨询专业评估机构进行鉴定,对担保人的资产状况也要详细了解,全方位评价担保人的担保能力,严格执行贷款操作程序,谨慎放贷。同时加强建设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使银行在发生风险后能及时处理抵押品抵御风险。

(3)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征信系统。有一个科学有效的个人信用系统是高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可以现在商业银行中利用信用卡、借记卡等个人信息资料和其他专业部门资料为基础来建立个人信用账户,所有银行业务往来都通过这个账户,再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互通,联合企事业单位等搜集个人其他信用信息例如收入证明、犯罪记录,这样可以得到较完整的个人资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与客户的信息不对称。

(4)做好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防范工作:建立一套系统的全面的消费信贷管理制度,在实践中据实改进信贷程序使其更加规范,具备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反省、调整以达到没有明显漏洞的程度。

[1]宁军.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现状的思考.经济论坛,2013年,第11期,71-72

[2]饶先龙.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39-42

[3]张汉飞.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74-77

[4]魏丽鹏.培育先进的信贷风险文化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金融商务,2015年,66

[5]孙浩.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贵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64-68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信贷风险信用风险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