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台州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乱弹的研究

2016-03-16阮嘉禾

文化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乱弹台州挥发油

阮嘉禾

(台州第一中学,浙江 台州 318000)



【地域文化】

关于台州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乱弹的研究

阮嘉禾

(台州第一中学,浙江 台州 318000)

台州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乱弹讲究“文戏武唱,武戏文作”,其在唱腔、舞台语言、表演艺术和乐曲乐队乐器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其历史悠久,浓缩了乡土民情、戏曲文化,是台州的唯一剧种,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但近年来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对此,台州乱弹应以准确定位、创新机制、培养人才等方式传承和发展。

台州乱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艺术特色;问题对策

台州乱弹是台州唯一地方剧种,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浙江省最著名的乱弹有四种,台州乱弹是唯一一个以地方来命名的。因此,戏剧界的很多专家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台州乱弹是现存中国戏曲中最古老的一种,演出形态和历史都极具特色,应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类,是戏曲百草园中独具古韵遗风的活化石,值得传承与保护。2006年,台州乱弹被收录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曾经是乱弹的天下,但唯独台州乱弹保存至今,它是台州历代艺术先贤智慧的结晶。

一、台州乱弹的兴衰史

(一)产生

明末清初,戏曲剧种分为“花”“雅”两部:“雅”部单指昆曲,“花”部指各种地方戏。“花”表示杂乱的意思,主要指的就是乱弹。当时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流入台州,受当时台州地域、语言、风土人情的影响,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台州乱弹。

(二)起落

台州乱弹经过演变和发展,到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达到全盛,成为台州戏剧演出的主要形式。全盛时有28个乱弹班社,特别是临海山兵高腔班(现址章安街道李宅村)、三门高腔班,这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乱,台州乱弹急剧衰落。20世纪40年代末,剧种几乎湮灭。

1952年,黄岩乱弹老艺人俞宝玉奔组建了黄岩新芳乱弹剧团。1955年,经浙江文化局批准改名为黄岩乱弹剧团,成为黄岩文教局直接管理的专业演出剧团,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台州唯一抢救回来的乱弹剧种,此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到了1989年,全国文艺萧条,且受剧团自身的体制、机制等影响,台州乱弹进入瘫痪状态。[1]

台州乱弹自20世纪80年代末停演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6年7月12日,《光明日报》记者叶辉率先在该报发表了《专家呼吁:救救台州乱弹》一文引起共鸣,随后从中央到台州本地媒体都发出了抢救台州乱弹的呼吁,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在“两会”上提案和议案,业内人士更是多次联名上书台州市委市政府,引起了时任台州市委书记蔡奇的高度重视。2005年,经台州市委、市政府协调,由海正药业、东港工贸、方远房产三家企业和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出资,筹建了民营企业性质的台州市海东方乱弹剧团,从而为台州乱弹的保护发展搭建了有效载体和平台。

2005年以后,台州乱弹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台州乱弹被收录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各级机构人员的努力下,整理出大量台州乱弹的文献和资料,复排和创作了《白蛇前传》《吕布和貂蝉》《借妻》等十余部大戏,和《霓虹关》《九件衣》《临江会》等十几出折子戏,成功保护和发展了台州乱弹剧种。在2015年初,台州乱弹等9个非遗项目又被搬上浙江省文化“地图”。[2]

二、台州乱弹中的戏曲特色

(一)唱腔丰富

台州乱弹的腔调十分丰富,其中主升调为乱弹腔。之外还有高腔,来源于调腔,在表现力上显得高昂激烈。其次是徽戏中常常使用的徽腔和台州民间的一些腔调,带有南方语调,显得温婉流畅。其中最为主要的乱弹腔主要由“慢乱弹”“紧乱弹”“二焕”“上字”“和原”和“玉麒”等曲调组成,形成粗犷、高亢的艺术风格。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李子敏先生称:“像台州乱弹的‘二焕’这样丰富多样的曲调在全国各剧种中是唯一的。”[3]

(二)舞台语言自成特色

台州乱弹的舞台表现力较强,而其舞台语言的展现力更是突出。台州乱弹的舞台语言结合中原地区的语言和台州方言,俗称“台州官话”,富有地方特色,但又通俗易懂。丑角的说白以台州方言为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艺术表演别具一格

舞台的表现力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传达给观众,台州乱弹中武戏和文戏的场景都十分引人瞩目,最常见的就是文戏武做。旦角、花脸等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台步与表现手法,在武术套路上吸收了很多黄岩民间武术动作。

(四)乐曲、乐队、乐器效果独特

台州乱弹乐曲分为文场器乐曲和武场锣鼓经,很有特色,尽显台州硬气和灵气。众多乐器中,大锣、大鼓占主要地位。其中有一种击鼓的方式与传统意义上的击鼓有很大差别,需要用脚跟来敲击鼓面,名为“脚鼓”。脚跟力度不同,会产生不同音量和不同种类的鼓声,与其他乐器相配合,具有其他乐队无法取代的独特效果。

三、台州乱弹的文化价值

(一)独一无二

台州乱弹是台州的唯一剧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浓缩了台州的戏曲文化和乡土民情。浙江有四大乱弹,即浦江乱弹、台州乱弹、温州乱弹和绍兴乱弹。解放后,浦江乱弹与徽班合演改称婺剧,温州乱弹改称瓯剧,绍兴乱弹改为绍剧,但在历史变迁中,只有台州乱弹延续至今。

(二)古韵遗风的活化石

行戏剧界的很多专家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台州乱弹是现存中国戏曲中最古老的一种,演出形态和历史极具特色,应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类,是戏曲百草园中独具古韵遗风的活化石。台州乱弹是深深根植于台州文化土壤中亮丽的文化标志,承载着台州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

四、台州乱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戏剧属于文化范畴,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商品性。但从更深层意义上说,戏剧更多的体现为社会价值,为社会提供精神食粮,这是无法以商品价值尺度来衡量的。但是,与台州乱弹相关的事业编制名额却迟迟空缺,得不到解决。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讲究队伍特别是演员队伍的稳定性。2005年,台州乱弹从金华市兰香艺术学校招进30多名刚毕业的戏曲学员作为剧团的演职人员,生、旦、净、未、丑行当齐全,文武兼善,相当多的人具有一定的表演基本功和戏曲感悟能力,人们曾寄予厚望。但由于没有解决编制问题,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转行或跳槽,已经走了20名学员,只留下5名。前几年,台州乱弹剧团通过媒体招收演员,都因体制、待遇等问题,无人报名。这极大限制了台州乱弹的发展。

(二)演职人员严重不足

戏曲传承最重要的方式是演出,演出的第一要素是演员,台州乱弹现有人员总数45人,其中演员只有26名。台州乱弹要求行政编制、作曲、导演、指挥、舞蹈师、灯光师、造型师、演奏师以及后勤,缺一不可,但由于演员严重匮乏,导致台州乱弹很难编排大型剧目,只能演一些诸如折子戏之类的节目。

(三)剧目单一

地方剧种要想生存发展和壮大,必须要有一批真正属于自己而又有影响力的作品。台州乱弹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剧目非常少,生命力不强,不被观众喜爱也是情理之中。

(四)观众“老化”

观众是戏剧传承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问卷调查的调查情况显示,超过60%的台州人不知道台州乱弹这个剧种;在知道的36%人之中,真正了解台州乱弹的人又不足30%。走访中了解到,台州乱弹在五六十年代辉煌时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而今却“门前冷落车马稀”,遭受了前后未有的冲击。城市里基本上没有观众,演出除了政治的需求外,大多安排在农村。农村观众中,年龄老化现象相当严重,年轻人几乎没有,乱弹一定程度上已沦为“老年人的艺术”。

对于含有挥发油尤其是挥发油起功效作用的中成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是一大难点,特别是含多种挥发油的制剂,应尽量采取体现挥发油质量的指标[27]。同时在了解挥发油的作用、组成成分、配伍规律的基础上[28],采用多指标、多手段的质量控制模式。另外,亟需加大力度制订并完善挥发油在中成药中的质量评价体系。《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只有7种中成药制订了其挥发油成分的含量要求,而对大部分含有挥发油的中成药来说,其挥发油成分的含量未作要求。制药企业还应严格把控含有挥发油中成药的储存条件。由于挥发油具有易氧化、易挥发、不稳定等性质,药品应密封、遮光,置阴凉处保存,否则对其质量有一定影响。

(五)经费制约台州乱弹的发展

戏曲属于文化领域,担负着“以文化人”的责任,因而讲求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从这种意义上说,戏曲是一个“烧钱”的行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持。近几年,市、区二级政府对台州乱弹比较重视:2013年开始,市区二级每年扶持乱台州乱弹的经费达400万元;台州乱弹每年的商业演出达200余场次(其余的50场次是文化送戏下乡),按每场次1.2万元计算,也有240余万元,平均下来总经费达600余万元。这些经费可以保持剧团基本正常运行,但一遇到大项目,特别是排练大戏、添置设备等,就显得捉襟见肘。另外,因经费短缺,无法推出更大的激励机制,主要演员的工资、奖金及补贴合在一起不到10万元,主要演员和一般职员的分配拉不开档次,缺乏竞争活力。[4]

五、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以台州市委、市政府的名义,由文化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专门研究,对台州乱弹准确定位。明确台州乱弹通过多少年的努力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为实现此目标将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创新体制机制

首先,争取政府支持,通过新、老乱弹剧团整合的形式寻求体制机制的突破。其次,对剧团进行股份改造,对现有的人员根据其作用、地位及贡献大小进行量化,使责、权、利一致,人人都成为剧团的主人,从而激发活力。另外,为保证今后新录入人员的权益,可预留部分股份以备用。

(三)培养大批热爱并献身乱弹事业的专业人才

注重老演员,但也需要培养“名角”。台州乱弹要想重新在中国戏曲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培养出几个业界内“名角”,产生“名角”效应。要有自己的培养阵地,台州乱弹独具地域特色,演职员必须走群众路线,特殊的人才可以引进,但演职员本土化则是第一要务,要建立自己的阵地,培养大量的本土化后续人才。

(四)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首先,推陈出新,台州深厚的历史为台州乱弹的推陈出新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其次,深挖传统剧目,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才能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台州乱弹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和继承传统剧目。

(五)培育忠实戏迷

农村具有很好的戏剧市场环境,“请戏”这一传统在相当长的时期不会在浙江农村消失。目前,台州乱弹的主要支撑市场仍然在农村,必须巩固好农村市场基础。另一方面,要打开城市舞台:任何戏曲艺术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城市市民的广泛认可,台州乱弹今后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城市舞台。要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剧目,让更多的年轻一代接受台州乱弹。

六、结语

曾经辉煌的台州乱弹几经起落,甚至濒临灭亡,近年来在政府和草根力量的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便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台州乱弹应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大批热爱并献身乱弹事业的专业人才和忠实戏迷。笔者相信,通过多方的努力,台州乱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必将更好地发展传承下去。

[1]胡来宾.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丛书—台州乱弹[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43.

[2]胡来宾.一幅立体的台州风俗画卷——台州乱弹《拾儿记》评析[N].台州晚报,2004-01-21.

[3]曹登银.台州乱弹进地方高校传承的可行性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2,(2):23.

[4]王小天.基于田野调查的台州乱弹研究[J].交响,2014,(2):13.

【责任编辑:刘亚男】

2015-11-05

阮嘉禾(1999-),女,浙江台州人,主要从事台州文化研究。

G122

A

1673-7725(2016)02-0175-04

猜你喜欢

乱弹台州挥发油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乱弹”及南北“乱弹”关系
“乞丐王”——记感动台州十大人物之一王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