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经典,创新繁荣——“中国诗经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03-16吕树明耿春红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诗经文化研究

吕树明,耿春红



传承经典,创新繁荣——“中国诗经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吕树明1,耿春红2

( 1.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200444;2. 衡水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衡水053000)

2016年10月28-30日,在中国广西南宁召开了“中国诗经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国内外学术界近两年来《诗经》研究成果的一次大展现。会议共收论文140篇,可梳理为《诗经》史料整理考辨研究、诗经文本语言艺术研究、诗经文化阐释传承研究、诗经研究方法与视野问题等内容。此次《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着《诗经》文本与学术史研究、《诗经》与中国古代文化跨界研究、世界汉学视野下的中国《诗经》学、改革开放30年《诗经》研究回顾与反思等热点和前沿问题展开讨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前瞻性,也体现着传承经典、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诗经》;中国诗经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年10月28-30日,由中国诗经学会主办,广西大学文学院承办,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诗经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宁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台湾中兴大学、美国加州东湾牡丹诗会、韩国启明大学等海内外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诗经》盛会。

此次《诗经》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40篇,是近两年来国内外学术界《诗经》研究成果的一次大展现,论文内容可梳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诗经》史料整理考辨研究

《诗经》史料的研究范围涉及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两方面,通过对传世文献的系统梳理,年代背景确证,主旨、作者、地域、实物、注疏体例、分布规律等考辨,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充分进行比对互证、史物考究,进行指瑕和纠正讹误信息,以此来真实还原《诗经》文本所反映的政治环境、创作环境和文化环境。山东大学廖群教授《〈小雅·出车〉与周代饮至之礼歌〈诗〉考》一文中,以《小雅·出车》为个案,将与《召南·草虫》第五章相较,并从《诗经》本是入乐之歌入手,借助《礼记》等记述礼仪用乐歌《诗》的规定曲目“歌《**》之三”特征,结合“工四人二瑟”“工六人四瑟”、二人主歌的升歌之制,推知《小雅·出车》为礼仪用乐,其征戍、思妇主题应与军礼相关,具体探讨了“诗三百”其他歌诗是否礼仪用乐、何种礼仪用乐、是何种奏唱形式等问题。西北师范大学韩高年教授从清华简《楚居》简文中言季连“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率相,詈胄四方。季连闻其有甹,从,及之盘,爰生【】伯、远仲”入手,透露出抢夺婚或野合的信息,认为(穴酓)鬻雄也是通过实施抢婚而与妣列缔结婚约,认为《汉广》求女情节,《秦风·蒹葭》主旨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由此联系《楚居》中的“求女”现象,作为一种原型记忆,在《离骚》等后世文学作品中仍然有体现。

夏传才先生担任诗经协会的首任会长,在诗经协会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标志着诗经协会的正式成立。会议论文中,台湾学者李丽文和香港学者马辉洪分别从夏传才先生的著作目录和夏传才先生与香港地区《诗经》研究入手,详细梳理了夏先生为两岸诗经学事业的交流、发展、融合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此外关于《诗经》史料整理考辨的文章还有白军鹏《诗经新证三则》,董露露《〈诗经·周颂·天作〉主旨考辨》,管宗昌《〈唐风·蟋蟀〉的主旨及相关问题杂谈》,胡霖《〈大雅·卷阿〉主旨、结构及其时代探析》,胡宁《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战国简拾诗》,李树军《〈诗经·国风〉所录异国人、事诗考察》,刘娟《〈诗集传〉训释指瑕及原因简析》,刘树胜《清代诗经著述者籍里分布规律及原因蠡测》,倪晋波《〈诗经中所见秦初期社会状况〉为抄袭吴良俶遗文考》,亓晴《〈周颂·大武〉乐章篇目考》,齐清仙《〈诗经·唐风·杕杜〉诗旨辨析》,邵杰《〈诗经·何彼禯矣〉事义与二〈南〉的撰集》,沈鸿《〈诗经〉所涉场圃、园林考辨》,司全胜《〈郑风〉“仲子”意象考辨》,宋小克《〈诗经〉“员”字发微》,孙海龙《诗纬“五际”本事考论》,汪祚民《吴汝纶〈诗经点勘〉初探》,王佩翎《马国翰缉“兴之不兼比者”八首探析》,杨锦辉《〈小雅·黄鸟〉主旨辩正——兼论“黄鸟”意象、作者及时代》,叶文举《汉代文人诗歌引〈诗〉考论》,张明强《朱倬及其〈诗经疑问〉版本考》,赵培《毛传郑笺所本之〈诗经〉面貌管窥——以〈曹风·鸤鸠〉为例》,以上诸位研究文章均从不同角度对史料充分进行了梳理与考证,增强了《诗经》研究史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二、《诗经》文本语言艺术研究

《诗经》之语言风格,质朴、精致、高雅、肃穆,带有明显的民间情调、王国之音和祭祀之乐糅合的痕迹。匠心独运的文本语言、丰富的意象类型、充沛的情感表达以及多样的艺术手法,蕴含着《诗经》时代的思维方式、韵律特征、语言习惯、文学面貌和审美风尚等具体信息。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从《诗经》中用作动词的“王”字意义入手,认为“王”字有时不用作指称天子的专名,而是表示前往、出行,所谓王室、王事、王于出征、为王前驱,均与周王不存在直接关联。而把“王”用作动词表示前往的句子,属于商周官方的雅言。对《诗经》中动词“王”的误读,是由于对“王”的意义延伸环节未能全面把握。首都师范大学鲁洪生教授在《当代对〈周礼〉“六诗”赋、比、兴本义的研究》中,认为考辨赋、比、兴本义需要尊重概念首先提出的本义、时代背景以及《周礼》“六诗”首先提出赋、比、兴的语境;着重把握三者涵义发展演变关系,不能脱离赋、比、兴与《诗经》艺术实践的联系语境。陕西师范大学刘生良教授指出《豳风·东山》的抒情艺术体现在:一是善于想象,想象有触景生情的联想,近距离的遥想,想象中想象,回忆和悬想即回想美好的记忆;二是以人衬己,曲折达意,从对方着笔;三是重章叠唱,起承转合,运用比兴较有特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桐生教授认为《诗经·鲁颂》语言形式相对平易,更接近国风,原因是用语平易,不像《周颂》语言佶屈艰深;表现手法多用比兴,有效化抽象为形象,降低语言的难度,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章法分章,重章复沓,减少阅读障碍;诗句内在逻辑关系清楚,本来《鲁颂》应该像《周颂》一样,但事实上《鲁颂》作者主要采用风诗语言,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北京语言大学徐朝东教授以英藏、法藏及俄藏的五种《毛诗音》残卷反切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音切的音系性质进行考察,认为《毛诗音》主要采用八世纪中叶长安通语为基础音,同时混入了一些唐五代时期西北地区的方音。这是从《诗经》语音方面展现注音方式变化的历时性特征。

关于《诗经》文本语言艺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有:陈鹏程《周人战争观与〈诗经〉中的战争描写》,郝建杰《末世殇音——〈魏风〉的情感基调平议》,李世萍《〈诗经〉谚语析论》,林叶连《“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涵探析》,李冬英《诗经说“尔”》,李光先《〈诗经〉夸饰研究》,刘挺颂《试论〈桧风〉主题及其艺术呈现》,吕树明《〈诗经·国风〉爱情诗歌叙事时空探微》,孟祥娟《〈诗经·国风〉重章复沓论析》,石柱君《〈诗经〉鱼意象探微》,唐旭东《〈诗经·唐风·蜉蝣〉“蜉蝣”意象及其流变考论》,吴丹《〈诗经〉战争诗的风格特征及其成因浅说》,王世冲《论〈诗经·国风〉抒情的叙事性——以〈关雎〉〈击鼓〉〈蒹葭〉为中心》,姚艾《〈诗经〉行役诗情感探析》,张银堂《〈诗经〉比兴论疑》,赵桂芬《〈诗经〉征戍怀归诗的情感意蕴探析》,赵运涛《〈诗经·大雅〉“刺厉王”诗的生成方式》等文章,挖掘与加深了《诗经》语言内涵与艺术领域,丰富和拓展了《诗经》文学诠释的外延空间。

三、《诗经》文化阐释传承研究

作为我国第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折射出时代所特有的文化因子,都深深融解在华夏民族的血液精髓中,化为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既反映着当时的政治时局、宗法观念、艺术样式,同时也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形态、哲理智慧、伦理价值、社会观念等,同时对当下的政治制度文化建设也给予一定的关照与借鉴。美国的林中明先生《在〈诗经〉里的“王道精神”》明确指出三百篇中所内涵的政军国际关系理想——“王道精神”,是当下各国内政外交的引导,唯此才能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而并非西方资本主义和霸权盟邦所自以为是的世界终极制度,中华文化的柔韧性与包容性俨然成为各国处理国际外交关系的有力借鉴。中国宝岛台湾林淑贞女士从民国诗话中《诗经》学阐释入手,认为民国文人以诗话作为发声利器,援用《诗经》作为论述根基,实现了民国时期《诗经》学阐释的演绎、转化与运用,体现在传统文人藉由《诗经》表述对政治文化的承接与认同、对《诗经》学的承衍与联结论述、群体诗歌运用诗歌功能来提振人心、援借《诗经》论述在中西文化冲击、新文化运动崛起之际,对于中西文化的传承与反击,由此开发新格局。清华大学马银琴教授从《诗经·大雅》五首“史诗”入手,探究了其与周民族历史建构之间的关系,认为《绵》与《大明》展示的清晰的历史叙事,是古公亶父“作五官有司”的成果,《皇矣》与《生民》的神话记忆,是乐官在剥离了记史的职责之后,专注于仪式的需要,对先祖的美化与神化,是周代乐官在想象中建构历史的产物。《公刘》则是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周人,通过仪式再现,来警戒当政者重农务本。由此又影响着后世史家的历史叙事。广西大学龙文玲教授《〈诗经〉中的“海”》,将《诗经》之海作为支持先秦时期中国海洋观念的例证来看待,从各篇“海”之涵义、历史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作深入细致的讨论,认为诗经中的海展现了《诗经》时代对于大海美学特性的把握,昂扬阔大的崇高之美,昂扬自信的雄伟气魄,容纳百川的海意象也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类似《诗经》文化阐释文章,还包括:黄海云《〈诗经〉民俗价值初探》,陈献佑《诗经交通研究》,贾学鸿《〈诗经〉的政治批判对星象崇拜结构的颠覆——谈〈小雅·大东〉的星象描写》,李治中《〈诗·小雅·信南山〉中的大禹文化》,刘立志《〈诗经〉类谜语的文化考察》,毛蕊《先秦两汉诗教观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影响》,孟庆茹《试论〈诗经〉三复式结构在古代小说、戏曲叙事中的传承》,孙秀华《〈诗经〉占卜研究》,王伟萍《〈诗〉与中国孝文化》,张中宇《〈诗经〉的经典地位与现代价值》,陈昭吟《从〈诗经〉所载香材在道教中的消长看香文化的递嬗》等。

在《诗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诗经》常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对待,与其他文学体类、文化符号作为比较,以凸显诗经文化价值研究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比较领域涉及很多方面,诗经作品之间的比较,地域文化的比较,民族之间的比较,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比较,语言词汇的比较,思想观念的差异等等,这些比较层次在此次关于《诗经》文化的论文中都有所展现与拓展。这些比较性文章包括:《汉四家〈诗〉说异同谫论》,董艳秋《月印万川——〈诗经〉与〈庄子〉中“逍遥”一词比较》,黄志辉《试论诗经弃妇之怨与屈原士不遇之怨的雷同》,廖扬敏《从家族相似性看〈诗经〉中贝母与萱草疗效差异》,孙定辉《〈周礼〉“六诗”之“比”与〈诗经〉之“比”》,谭梅《〈诗经〉与秦简〈日书〉中的禁忌》,易小平《人性的复苏与扭曲——〈诗经·东山〉与〈奥德赛〉比较》,赵德波《中兴愿望与隐逸情怀——蔡邕取用〈诗经〉典故的两种倾向》。

四、《诗经》研究方法与视野问题

不同的时代受到学术思潮的影响,往往会在研究方法上得到彰显。从汉代,到唐代,再到宋代,直至清代、民国,直到现代当下,《诗经》的研究方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嬗变轨迹。《诗经》的文本性质应如何定位处理,《诗经》研究方法是否应该回归、怎样回归本民族的话语语境,如何建构本民族的研究方法;《诗经》的研究视野应如何反映时代的学术讯息,反映时代中的诗歌文学样式兴衰更替规律;《诗经》能否以小窥大,作为一种嫁接沟通于各种文学形态之间的有效桥梁,《诗经》的研究视野应该如何充分依托于文本,如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诗经》怎样关照现实,服务当下,等等,这些都是《诗经》研究方法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山西大学刘毓庆教授明确指出百年来对于《诗经》的研究出现了严重偏失,忽略了《诗经》对于建构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意义;否定了《诗经》之为“经”,也彻底否定了“旧经学”,但也掉进了“新经学”的泥淖;对历代研究成果不是作为精神产品继承,而是作为思想垃圾抛弃;以纯文学的概念来研究《诗经》,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物质;将《诗经》认定为最早的诗歌总集,并以《诗经》经学的外衣,还原《诗经》文学的本来面目,是20世纪《诗经》学研究的最大贡献,但根本没有考虑《诗经》在建构中国文化乃至东亚文化大厦中所起到的支柱性作用,作为纯文学的“诗歌总集”,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承载的。救治良药则需要对《诗经》的性质重新认定,既需要看到其作为诗的本质,知晓《诗经》的“鲜活”与“灵动”;也需要看到其作为经的社会与历史地位,知晓历史赋予其的“深厚”与“博大”,观点犀利,一针见血,对《诗经》研究具有警醒启迪意义。上海大学邵炳军教授《从春秋贵族诗人群体构成形态看诗歌创作方式的转变》一文中,从春秋贵族诗人群体的构成形态入手,探究其与诗歌创作方式之间的关系,极具宏观视角与理性思辨精神。文中认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53年),贵族诗人群体的诗歌创作方式实现了由集体累积型创作为主向以个体独立创作为主的转变,完成了诗歌形态由歌谣向乐歌再向徒歌的转变,为中国后世诗歌创作逐渐实现族群化、家族化、学派化、流派化奠定了坚实根基。关于诗经研究方法的文章采用个案与群体相结合的方式,通常以综述评论的结果呈现,或者将其置于某一特定的文化视野中进行考察,如陈绪平《汉代韩诗学研究述评》,唐亮《近三十五年来〈诗经〉地理学研究平议》,张燕《中古〈诗经〉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开启〈诗〉学“经文”研究新领域》,王立民《叶昌炽的经学研究法——以〈诗经〉研究为例》,赵保胜《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角度重访胡适〈诗经〉研究》,成倩《清代三家〈诗〉发展特征的外部考察——以著者为视角》,何海燕《清代诗话视域下的〈诗经〉之情》,张祝平《元代分股解经德时代特点——元代科举〈诗经〉试卷破题冒子的研究》。

伴随着大量海外《诗经》文献的发现,研究学者们往往从异域文化的角度对诗经研究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诗经》从本民族向海外传播输出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很多新的研究命题,如国家政权的干预,《诗经》文本的变异,《诗经》的传播路线与影响范围,民族之间的交流学习等等。而异域国家对于《诗经》认知、接受、认同、推广的过程,常常反映出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的历史事实,同时将《诗经》文本内化为本民族的文学涵养,往往与所在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政策、民族心态密切相关。在东亚经学圈的范围内,进行亚洲东方区域文明体和民族体的建构与实践,尤其是以韩国、日本两国对于中国古代《诗经》文化的借鉴、吸收与融合最为明显。韩国学者金秀炅围绕朝鲜时期学者对《诗传》《诗说》反映与接受情况,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窥见朝鲜时期解《诗》思维模式具有思辨性强、辨伪性较弱的倾向。关于日本《诗经》研究基本情况,李杰玲《从日本文献所见〈诗经〉名物与婚俗》,林彬晖《域外中国教科书——〈诗经〉在日本江户时代另一身份的探讨》,张小敏《宋学东传与江户初期的〈诗〉学建构》,张永平《明治日本编纂“中国文学史”所见〈诗经〉观》,等,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诗经》在异域的传播情况。

总体而言,此次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着《诗经》文本与学术史研究、《诗经》与中国古代文化跨界研究、世界汉学视野下的中国《诗经》学、改革开放30年《诗经》研究回顾与反思等热点和前沿问题展开讨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前瞻性。《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形势和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诗经》研究能够不断深入,传承经典,与时俱进,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思路,对于树立民族的自信心,增强民族集体的认同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影响世界、构建和谐世界等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

Inheriting Classics, Innovating Prosperity ——A Summarization of the Twelfth Annual Congress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f Chinese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LV Shuming1, GENG Chunhong2

(1.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200444, China; 2. Editorial Department,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The Twelfth Annual Congress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f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were held in 2016, from October 28-30, in Nanning, south China’s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hich show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on theover the last two ye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 hundred and forty papers of its research were collected, and, according to their contents, were classified as the research on its historical materials, its text language arts, its cultural explanation and heritage, its research methods and vision and so on. While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had distinct epochal and prospective characters, and embodied the spirits of inheriting classics and 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during which some hot and latest issues on thewere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research on its style and academic history,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theand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in China in perspective of Sinology research in the world,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its researc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ver thirty years.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review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10.3969/j.issn.1673-2065.2016.06.012

I207.222

A

1673-2065(2016)06-0072-05

2016-11-20

吕树明(1991-),男,山东青岛人,上海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

耿春红(1968-),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

猜你喜欢

诗经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