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建筑设计的现状及自由建筑设计

2016-03-16黄和婷

环球市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黄和婷

青海青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简析建筑设计的现状及自由建筑设计

黄和婷

青海青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本文简述了建筑设计的现状,对自由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及自由建筑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促进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现状;自由建筑设计;必要性

一座建筑不应只是一个建筑师个人思想的表达,更应该是它所辐射的范围内所有人群意志的表达,一个建筑作品也不可能完全表达一个建筑师的全部抱负。就是说建筑的建成意义在于满足主动的和被动的使用者的意图,这应该是建筑的目的,也是反应“自由建筑”的观点。

一、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

当前建筑的明显特征是各地千篇一律的“样板房”大量兴建,既缺乏对传统进行有效地继承和保护,建筑设计也不具有创新精神;在政治目的的驱使下一味攀比数量和规模,却不重视设计和建设的质量。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的乡土建筑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缺乏美感而且不注重实用建筑的大量出现。一方面是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能够对常驻居民产生影响的项目得不到有效地具有专业水准的规划和设计,甚至只是专家的一点建议也不可得;另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年轻设计人员,特别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缺乏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主观能动性和设计创新的潜力得不到发挥。尽管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竞赛不断涌现,可是从根本上讲,这种设计竞赛对设计者的整体设计水平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方面的作用都微乎其微,关键的问题是:所有这些各自为政的设计竞赛都只是一种短期行为,昙花一现,既缺乏相互的联系,也没有在时间上得以延续,这就是这些竞赛的初衷都得不到实现的症结所在。

二、自由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要想提高整体设计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改变上述建筑设计的现状将变得非常关键。需要发展一套新的建筑设计的方式进行支持,在此背景下,因此需要倡导“自由建筑设计”。

自由的使用空间是建筑产品的方向,只有做到一个空间兼具多种功能,居住者才可能享受到居住文化品质。目前中国很多建筑产品缺乏对空间的理解。现代建筑应该突出自由的使用空间,居住者开始希望自己的空间有很大的互动性,而不是只具有单一的功能,人们会越来越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实现和邻里、家庭成员的互动。特别是新生一代,可能他们就不需要一个经典的客厅,可能只是在房间、卧室里面需要一个上网的电视。我个人认为,这种自由的空间组合,肯定是全球建筑设计的趋势。虽然目前在中国这种建筑产品不多见,但这种观念肯定会随着人类发展,使得自由建筑设计变得非常有必要。

自由建筑设计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某些建设项目的信息共享,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使一些得不到有效设计,或者仅仅是按照原有建设习惯而根本不予重新设想的项目能够得到自由设计人的合理建议。但是考虑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因素,设计项目本身要不涉及设计者的资质问题,因此“自由建筑设计”所涉及的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范围。能够从日常生活着手,从细微之处美化生活和改善生活质量,凡是有必要进行设计的地方都在“自由建筑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设计的过程也是设计者与使用者进行交流(甚至是面对面)的过程,实施方案的评选工作也应该有使用者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这种意义上讲,“自由设计”不但是一种设计方式,也应当成为一种现代的具有人文意义的生活方式。

三、自由建筑设计的分析

1、自由建筑设计涉及到广泛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因此其也包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现状进行考察、确定设计内容、制定任务书、进行公开招标以及投标方案的评选工作(某些项目可能不涉及上述某些方面),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律;而且公共环境的建设关系到大众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自由建筑设计”需要一种有组织的协调,这种组织一定是非盈利性质的,由志愿者组成,这种组织也要受到大众力量的监督和约束,从根本上保证代表大众的观点和利益。

2、自由建筑设计需要一定的操作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的互联网络将极大提高“自由设计”的效率,因此可能是“自由设计”所能依托的首选。确定了设计项目之后在互联网上发布设计竞赛的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得到反馈意见,甚至可能出现代表居民利益而针对设计任务书的不同声音。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传递设计信息,上传设计成果,将极大节约设计成本,同时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进行方案的评选工作将能够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透明度,真正奉行公平公正的原则。

3、自由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分析。建筑项目通常会有多种来源:其可以由居民或者城市建设相关部门主动提出设计申请,提供相关项目资料;或者由设计组织者向相关政府部门征集需要建设的项目,并且帮助整理相关资料,拟定设计任务书;也可以由志愿者主动向居民或者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某些项目的新建或者改造建议,征得同意后进行资料整理等准备工作,在确定设计意向后在互联网或者以海报的形式向各大专院校以及建筑设计院、规划院、建筑师事务所等发布招标信息。由于受到客观物质条件和居民素质的影响,“自由建筑设计”的方式将会从相对发达的地区开始,在相关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向其它地区推广,最终渗透到无论位于广大农村的建设项目,都能得到有效的规划设计,只有这样贯彻始终,中国建筑的自由之路才可能实现。特定人群所创造的建筑,“也必须于其他人而言有其良好特征”。相似功能和结构的建筑,抛开其外表的差异不谈,每座建筑的使用者都使它变得不同于他人的,但是一座建筑应当具有适应进入其中人群的能力,不会产生限制,这样,建筑有了选择的权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实现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和从根本细微之处提高生活质量,如何改变这种设计的现状将变得尤为关键。自由建筑的社会里,建筑将成为象绘画和音乐一样能够为人人所欣赏的艺术,而且因为参与创作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能力对自身所处环境产生影响,在不朽的作品中留下个人的痕迹,建筑将会成为对人生的启示。

[1]卢旦等.自由曲面建筑一体化造型与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05)

[2]王彬.艺术设计中自由联想法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

[3]汤佳等.自由联想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7)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