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群众利益诉求机制的路径思考

2016-03-16段树谨

环球市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群众利益法律法规机制

段树谨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完善群众利益诉求机制的路径思考

段树谨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表达诉求是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权利,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方式,更是信访工作的重要职责。政府应当增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建立公正的利益诉求平衡机制和诉求反馈与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诉求表达的多维立体机制。

利益诉求机制;诉求渠道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群众利益诉求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群众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维护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利益诉求机制还不太完善。

一、我国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现状

(一)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相关制度缺失

利益诉求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解决障碍重重,法律的滞后性特点决定了法律本身的制定又落后于现实的社会生活,这样,原本不完善的法律雪上加霜。为此,我们更要重视和研究我国的国情,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的制定出超前的法律法规。

(二)人民群众异体诉求的道路维艰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开阔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深度、广度,延伸和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途径,人们的思维方式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系统化、开放化、创新化、网络化成为现代人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使得传统的单一社会逐步解体,多样化社会逐步形成,人们利益诉求也明显呈现多样化和急功近利的显著特点。

二、群众利益诉求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群众利益诉求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社会稳定和信访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没有明确界定,造成无章可循。比如执行方面,在当前被执行人反执行能力明显增强的情况下,没有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就没有执行的强制约束力。

(二)群众利益诉求信访机制存在漏洞和弊端

目前我国对信访量特别是进京上访的考核权重很大,基层干部只能花钱买平安,浪费了金钱,牵涉了干部很多精力。同时,上级信访部门没有经过详细调查,频开转办单将上访问题批复地方,也是让老上访户不断上访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中央和地方部门之间在分析认识、判断问题上的差异难以统一,以及政策出台的关联性难以从全局把握,信访制度中又缺少有效的协调研判机制,往往导致该解决的问题议而不决,事情闹大了才匆忙出台政策,结果造成“不闹不解决,闹了才解决”的被动局面。

(三)群众利益诉求机制缺乏规范、畅通的有效诉求平台

完善的诉求平台才能保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目前我市和全国各地普遍的做法一样: 设立X 长热线或信箱,建立网上民声网站,成立信访办、调解办等部门。事实证明,仅靠这些现有的诉求平台,远远满足不了群众需求。特别是涉及土地承包与征用、宅基地分配和征迁、户口和待遇、计划生育等问题时,要么是在包片干部那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是被当地党政部门用中央的政策压制下来,要么是当地干部用土政策给粗放地解决,要么受到推诿踢皮球,甚至遭受黑恶势力的恐吓威逼。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路径

(一)政策引导,加强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一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宣传海报、专家讲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政策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正面宣传效果,使群众正确辨别利益表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增强以理性合法形式反映问题的自觉意识。二是加大对“非访”的打击力度,规范信访秩序; 同时加大对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力度,增强群众法制观念,明确法律界限,引导群众有序信访。三是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图书出版、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加强正面宣传、反面教育的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改进群众的利益表达方式,让群众掌握更多的自主权。

(二)完善工作机制,各部门联动,积极主动畅通表达渠道

一是完善信访代理、绿色邮政、阳光热线等做法,更加重视人们来信、来访和来电,特别是要健全“网上民生”服务平台工作流程,加强群众诉求的分析、转办、督办和反馈机制建设,形成所有问题相应单位分管领导批示,3天内答复,一个月内解决制度。二是大力培育发展电业、医卫、建筑等行业性组织的调解委员会,制定出不同调解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度、纠纷登记制度、共同调解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回访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加大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处理工作力度。三是以方便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建立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在街道综合协调下,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信访处理原则与“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街道(乡)”的人民调解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矛盾纠纷有效分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努力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三)强化调解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调解水平

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关键。一是建立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对调解员、信访干部等人员,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业务培训。二是健全法官联系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流程,明确受理、调查、调解、履行、回访等具体要求,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化水平,为实现人民调解制度与诉讼制度衔接创造便利条件。三是通过民主选举与聘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方式,将一些热心人民调解事业、具有相应法律政策水平的同志、法律工作者和退休法官、检察官,及时调整充实到人民调解队伍中来,有效改善人民调解队伍结构,不断提高人民调解队伍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合法权益。

[1]李瑾.托马斯关键公众接触法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0(32):11-15. [39]各国创新和健全公民利益诉求解决机制

[2]武劫.文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及西部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67.

[3]杨春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及特色优势[J]

猜你喜欢

群众利益法律法规机制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巡回接访直通车走进处鹤村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