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2016-03-16邓士同

环球市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成本时代

邓士同

辽宁铁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浅谈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邓士同

辽宁铁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从审计质量控制关键点出发,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对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并展望了大数据时代下对审计行业的挑战。

大数据;审计风险;审计效率

一、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在我国,审计运用比较多的在于审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会计事务所的责任问题,所以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要严格控制审计工作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审计时间的控制

总所周知,审计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时间的工作。需要处理的数据和信息庞大,但审计时间又是有限的。所以为了保证审计工作有效的去执行,对每个部分的审计时间的分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需要考虑不同部分的重要性,还需要考虑执行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能力问题,这个时候要结合重要性水平的考虑。而且,在这种紧迫的时间下,如果对所有的资料都进行审计,显然不可行,运用审计抽样,在一定的程度有效的节约了时间,但由于没有全部进行审计,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以样本推算主体,加大了审计风险。

2.审计成本的控制

会计事务所接受一项审计项目,然后进行审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要时刻控制审计的成本。审计成本包括审计时间,还包括审计人员的控制,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要分清重大事项和非重大事项,对于性质严重或者金额较大的事项进行详细审计,对于不重要的项目可以采用简易的程序,比如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审计分两种,对于比较重大的账户我们采用积极函证,对于不重大的账户可以采用消极函证。这些都是基于成本的考虑。

3.审计风险的控制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而审计人员经过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高低会直接一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收集资料的程度,从而会影响审计结论的合理性。因此,审计风险需要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现代风险导向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因为就算对所有资料都进行审计,也不能使得审计风险降低到零,但是检查风险的高低会使得审计风险收到影响。

4.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占有很大一部分,所以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贯穿着整个审计工作,比如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审计风险的确定,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一个项目经理的经验的积累对于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采用云计算技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我们想要的相关的结论。大数据的出现增加了人们获得以前很多只能被研究人员利用的数据。使得人们从一种无法获得实证数据只能纯粹毅力专家或者个人经验中拜托出来。它的出现,使得通过数据分析获得机会的能力让普通大众受益成为可能。大数据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大数据时代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数据容量大,形态各异

大数据时代下,通过各种设备、终端网络实时的接受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平台上。大型数据平台上的存储的数据量已经改变了我们计量数据的单位。大数据时代下,我们所理解的数据将发生变化,它不是一种数字形式的数据,而是一种将信息数字化。这里的数据可以是人的消费习惯,可以是人的娱乐方式等,只要能被数字化都可以被收集到数据平台进行分析。

2.数据大范围的共享

大数据时代下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数据需要能被共享,不被共享的数据将不能收集到,也就不能通过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共享就要求一个集大成的数据存储平台,将各个地方的数据,各个领域的数据都通过一个超大型的系统进行统一存储,然后通过检索技术,人们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数据的共享将使得各种经济活动跨越地区,甚至跨越平台。

3.数据处理速度快

大数据框架基于云计算,主要是用来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全量分析的,适应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海量数据,能够快速的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大数据时代下对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

1.精简了审计成本,审计人员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数据管理系统,收集被审计单位历年或者所在行业的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和预测其出现舞弊或者错报的全部地方,然后对这些地方有针对性的进行审计,这样可以减少审计时间和审计人员,节约时间成本。

2.降低了审计的检查风险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受两部分影响: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由固定风险和控制风险构成。审计人员往往出于成本考虑,同时也为了把检查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不能对所有的样本进行全部审计,这个时候审计抽样就得到运用。审计抽样的目的在于用最少的数据得到最多的信息。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可以获得大量信息的时候,再利用抽样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快速的数据处理技术让审计技术有抽样检查向全部检查成为可能。这样就可以提高审计检查结果的精确性,同时降低了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使用。在运用审计抽样技术时,对审计样本的选取很重要,审计样本的选取离不开人的职业判断,大数据时代下,减少了审计抽样技术的运用,从而降低了人为因素干扰的风险,降低了检查风险。

四、大数据时代下对审计行业的挑战

1.建立数据系统,对企业成本的提高

大数据时代下,要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关键在于数据的获得和数据的处理,一方面要求被审计单位应该建立共享系统,比如现在的ERP系统,但是光有现在的ERP系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更大的系统,将整个行业的数据都能容纳进去。另一方面要求会计事务所应该建立自己的数据系统,主要是存储和处理已经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这样可以通过对以前被审计单位们的情况进行数据化处理和分析,服务于现在的审计工作。建立这样的数据系统,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成本。

2.大数据注重相关预测,不追求很精确

大数据时代下,我们运用数据处理技术处理庞大的数据,只是利用相关因子去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一般接近匹配的预测数据,并不是非常精确的数据,但是其多样性却可以帮助分析者从多个角度认知事物,对精确性的追求适用于掌握“小量数据”的情况下。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的审计工作并不能保证绝对的精确性,所以在运用大数据进行审计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去考虑其本身处理存在的非绝对精确的风险。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审计准则也需要进行完善来适应大数据化时代。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成本时代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