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的思考及探索

2016-03-16陈晓珊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生态

陈晓珊

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于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的思考及探索

陈晓珊

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讲述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发展与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式与要求,通过三次的会议的精神,最后确定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并针对当前的环境保护的形势分析,提出了对新时期的环保工作提出了的意见。

生态环保;防治对策

前言

回望人类的发展历程,人们追求碧海蓝天、绿树成荫,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脚步从未停止。在近代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持续恶化,环境问题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1、关于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探索历程

1.1 联合国环境会议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992年6月3日,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做出努力。会上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

2012年6月20日,同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召开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本次会议达成新的可持续发展政治承诺,对现有的承诺评估进展情况和实施方面的差距,坚定应对新的挑战;并集中讨论了绿色经济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

1.2 绿色可持续发展

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开始,到“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国家五年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色发展”列入“十三五”时期五大基本理念,可见环境保护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2、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中国改革开放接近40年,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短板,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

2.1 生态良好是人民群众对环境的基本追求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迫切的愿望,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它和老百姓的幸福安康紧密相连,过去要吃饱饭,求生存,现在要幸福,求安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迫切的要求,可见,现在的环境状况还无法满足这个需求。

2.2 经济发展方式还未实现根本性改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钢铁、水泥、冶炼等装备设施落后,存在着边发展边治理的状况,能耗高、污染大、低效率始终伴随中发展的全过程,走出一条能耗低、污染小、高效率的发展之路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个矛盾现在依然存在。

2.3 环境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未能落实到位

环境管理责任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历史从未有过,在现实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着压力传导不利,上边雷声大下边雨点小的现象。为此,中央已经启动了环境督查巡视工作,重点就是责任落实情况,相信随着工作的开展,相关问题可逐步得以解决。

2.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未实现双赢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官员的升迁看重的还是GDP,环境指标在发展面前还是软绵绵的、无力的,地方政府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的让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时有发生,绿色GDP还未从根本上替代原有的考核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道路还很漫长。

3、今后环保工作的防治对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时代赋予了我们特殊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自觉地行动起来,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3.1 打好三大战役,改善环境质量

各地政府要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向污染宣战,着力打好国务院2013年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制定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制定的《土壤污染防治计划》“三大战役”,进一步分解落实细化责任目标,强化措施,严格奖惩,推进大环保格局的形成,努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3.2 严格环境管理,强化目标考核

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新《环保法》、新《环评法》的要求,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环保执法关、竣工验收关、后评价跟踪关等关口,全力保障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将环保责任目标逐级签入政府目标进行考核,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对于在任期间造化严重生态破坏或环境质量恶化的区域,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追究。

3.3 健全网格化管理,实现执法全覆盖

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各级各部门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认真落实环境监管“五定四清”要求,即对网格内所有污染源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五定”监管,实现辖区清、人员清、职责清、污染底数清的“四清”目标,确保环境监管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不断提升地方的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3.4 引导舆论宣传,人人参与环保

要利用新闻媒体、新兴网络、环保志愿者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让绿色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建立环保公众参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4、结束语

保护好原生态环境,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是所有人的追求目标,我们是建造美丽家园的引领者与实践者,我相信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让未来的家园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1]张庆义.用严格的责任制度保护生态环境[J].中州环境.2015(11).

[2]尹波.浅析网络化环境监管对基层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6).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环境生态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