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转基因农作物

刘 琨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河区分校

浅谈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刘 琨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河区分校

本文分析了生物技术对于农业种植的重要意义,重点对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及生物农药制作技术等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农业的发展以不断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前进。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上的广泛运用,使得农作物在产量和品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由此,带动了农业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就需要不断地把生物技术等科技的最新成果合理有效的运用于农业种植生产中。

1 生物技术对于农业种植的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种植的发展进程,生物技术正不断地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种植当中。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升农作物的品质,满足市场供应需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当下的生物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合理的应用会导致环境破坏,不利于农业的科学发展道路。所以,如何做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是当下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兼顾现代科技与绿色发展的结合,积极地学习借鉴西方的科技成果与实践经验,并综合考虑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科学合理的促进农业的长足发展,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助力。

生物技术对于农业种植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提高产量、提升品质、预防病虫害3 个方面。提高产量方面,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在粮食供应方面一直以来都是与人民切身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技术在我国还未发展开来的时期,粮食问题一直以来就是阻碍我国全方面发展的巨大障碍,直到杂交水稻的发明,我国的粮食问题才有了巨大的突破,粮食产量上去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基础性的保障。提升品质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开始重视产品自身的品质问题。尤其是在当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阶段,粮食的质量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预防病虫害方面,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一直以来是困扰农业生产的头号问题之一,然而,有效运用生物技术就可以在一定限度上提升农作物的成活率,较好的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2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含量较高,它需要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将分离出的DNA 分子进行剪切拼接及再度组合,在DNA 分子发生改变之后,将其导入相关作物的基因里使作物产生新的基因并改变作物的性状以达到理想的结果。转基因最重要的技术是把所需要的基因从细胞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是要通过对单个受体细胞的单独培养及一定的诱导手段促其生育成一个新的完整个体,然后对这些个体的摄入目的基因及性状表达情况进行多细胞生物体检测。检测中将没有得到有效性状的个体加以淘汰,对产生有利变化的个体加深研究,采取科学步骤对它们进行进一步培养。转基因技术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取得效果最多的一项生物技术,尤其体现在农作物种植中它的意义十分重大。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且可以将各种农作物的优良性状进行新的组合并通过性状的改变对农作物的各种病虫害实施有效防治。目前生物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植物目的基因是种子贮藏蛋白基因、植物抗病基因,以及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这些基因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在抗虫害、抗病害和提高产量质量上收效非常明显。

转基因技术的另一个内容是杂交育种技术,它通过对临近种群的单个个体进行杂交并使杂交后代呈现出两个种群各自不同的性状,将这些性状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后保留最先进的后代并使这些后代还能继续通过配子遗传下去。杂交育种技术的操作方法相对于DNA分子剪切拼接要简单一些,虽然它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和人工筛选但实际推广相对容易。

2.2 组织培养技术

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对相应植物组织进行培养并采取一定的诱导手段保证培养环境,使相应植物组织在无菌性环境里正常发育并最终促其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加快植物的繁殖技术并对植物发育的优良性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另外一点,由于培养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病毒对植物体的侵害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以下各环节在组织培养实际应用中需要加以注意:

2.2.1 组织培养的环境及条件要求。培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在对植物组织进行培养过程中必须加以有效控制,同时要控制好PH 值和渗透压,要时刻注意培养基的组成,以这些先决条件保证组织培养的完美实现。

2.2.2 良好处理褐变。当我们对外植体进行接种操作后其组织表面会出现一些褐色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其为褐变。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多因为酚氧化酶被激活后造成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醌类物质,这些物质呈褐色性状。当醌类物质量足够大时,它会对其它酶的活性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各细胞组织的正常培养。

2.3 生物农药的相关制作技术

生物农药制作技术是一种将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制作成农药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的使用效果,提升农作物的耐药性,达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在农业种植领域中,应用生物农药制作技术,合理分析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开发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农药。基因工程中的多数药品将生物组织作为原材料,但由于提取工序复杂,药品价格过高,不适用于大面积的农业种植领域。微生物可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在生物农药制作的过程中,将微生物细胞作为生物的基因,生产出相应的药物,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原材料取材困难等问题,降低了生物农药制作的成本,促进了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在我国现代化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种植领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种植条件,合理地应用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生物农药制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为促进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陈继侠.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5(9):122-123.

[2]严昕辉.浅析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4,(17):39.

[3]王静.浅议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2,(13):70.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转基因农作物
探秘转基因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转基因,你吃了吗?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