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译者思路标准

胡 伟

六盘水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

胡 伟

六盘水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通过研究将翻译批评标准作为重点,对翻译批评中的传统思路以及现代视野进行了系统要研究,核心目的是通过不同翻译思路的稳定融合,提高人们对翻译批评标准的认识,提升翻译人员对翻译技巧的掌握能力,从而为翻译标准的项目优化提供良好支持。

翻译批评标准;传统思路;现代视野;策略分析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形式,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会引起人们对相关行为的思考及评价。在传统翻译评价中,翻译活动只是一种语言形式,但是,在翻译技巧提升及标准优化的过程中,翻译批评标准逐渐成为人们对翻译理论内容的认知,使翻译批评标准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理论性的内容。对于评价人员而言,在翻译评价中很难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从而为翻译内容造成影响。在不同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翻译标准也会发生系统性的转变,主要是由于翻译标准通常会缺乏一种稳定性的价值内容。所以,在现阶段翻译标准确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传统翻译以及现代翻译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而保证翻译标准的优势性。

一、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

在传统翻译批评标准确定的过程中,译者会注重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等性特点,并在翻译过程中强调原文的忠实性。道安强调,在翻译中需要注意原作的重要性,也就是强调翻译的原作品,这一翻译批评标准在我国艺术文化中得到了稳定的传承[1]。而后严复的“信、达、雅”提出,翻译过程中注重了对原文精神的表达,对于这一翻译标准充分展现了我国翻译批评发展的脉络,实现了翻译批评标准中原作为根本的价值倾向。而且,在翻译标准分析中,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发现高标准、唯一性的项目追求,并通过套模式的方式进行翻译技巧的运用。在翻译批评标准传统思路分析的过程中,其基本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翻译标准确定中,当发现上下文内容不明确的现象,句子会采用一种翻译方法,不会考虑其他翻译内容的可能性,导致一些句子的翻译缺少了说服力[2]。第二,在一些难度较大的翻译环境下,需要融入翻译中的创造新技巧,对翻译内容进行思想的确立。例如,在标题直译中,需要充分展现出标题的精美性特点,但是,在传统翻译背景下,文章的语言过于朴实,一些“四字格”的内容分量也就较重。例如,在“Give a nod to fate”标题翻译中,译者将其翻译为了“力所不及惟有认命”,这种翻译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原文章标题语言简洁的特点,所以可以发现,在传统翻译标准确定中,其思维方式过于简单化以及绝对化,而且,一些译者由于思想的陈旧,导致翻译批评标准缺少思考系统性的理论内容,导致翻译内容的局限性[3]。

二、翻译批评标准的现代视野

(一)实现翻译批评标准的丰富性

在现代化翻译批评标准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丰富、多样的翻译内容优化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内容的深刻反思。对于翻译批评而言,在现阶段作品评价、翻译现象辨析以及翻译质量监督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所以,在翻译活动优化中,需要对问题内容进行辨析,强化翻译活动的本质性特点,通过对翻译标准的优化,实现翻译批评在理论实践中的稳定融合。而且,在多元翻译的视角下,翻译批评不再是一种否定角色,而是在历史发展的背景下,所形成的综合性语言、历史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促进了翻译互动的丰富性。可以发现,通过对不同译者行为批评视角的确定,可以实现翻译社会学视角下翻译个案的反思及审视,有效促进翻译行为的创新发展[4]。

(二)翻译评价标准实现翻译的全面检视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走出去”的文化理念实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中国文化对外译介也就得到了各方学者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翻译标准会围绕翻译的重要性,对翻译与创作的关系进行协调分析,从而为文化走出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次,通过对翻译观念、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方法、翻译主体等多种内容的分析,可以提升各界学者对翻译内容的多元评价,保证了翻译内容的本质性特点。在现代翻译内容分析中,译者会对翻译的内容进行系统评价,并针对文学译介整个过程及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性的阐述。所以,通过对翻译过程以及翻译主体行为的批评,可以为翻译项目的探究提供有效的突破方法,实现翻译评价标准的合理确立。通过对翻译批评新理论与新模式分析中,译者行为批评对整个翻译的活动进行了系统明确,并将翻译主体的意志以及行为进行综合性的复杂分析,实现对翻译行为以及译文质量的双向评价,保证翻译内容接近原著,实现了翻译项目对译者行为、译介模式、翻译方法的系统分析。所以可以发现,在翻译行为批评的背景下,译者可以对当前的中国文化进行全面分析,保证翻译内容的合理性,从而通过翻译批评标准的确立,实现对翻译内容的系统、全面检测,保证翻译内容的整体质量[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翻译批评标准而言,其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事物形态,在翻译界积极探索的状态下,实现了翻译批评标准的新视角、新思路的分析,使专业的翻译人员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对于一些全新的翻译思路而言,在其标准优化的背景下,其文化内容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现阶段翻译批评标准确定中,需要将新观点与传统翻译进行融合,保证翻译的理论化、系统化。

[1]吴侃.中国翻译批评标准之传统模式和现代思路[J].文教资料,2010,20:45-46.

[2] 彭秀林. 汉译英翻译及其批评说略——评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49-52.

[3] 赵丹,刘荣. 多视域理论下的翻译批评研究——兼谈多维动态翻译批评的构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27-130.

[4] 彭秀林. 汉译英翻译及其批评说略——评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49-52.

[5] 赵丹,刘荣. 多视域理论下的翻译批评研究——兼谈多维动态翻译批评的构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27-130.

猜你喜欢

译者思路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不同思路解答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