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师德职业道德青年教师

郑 治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郑 治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总体情况比较乐观,但仍然存在名利思想充斥、职业责任感缺乏以及教育教学失职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师德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高职院校;师德问题;对策研究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愈加重视,尤其是师德建设方面。早在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指出,“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师德教育,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加强师德建设方面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要道德品质。国外研究机构及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师德评价体系。张桂春于2001年在浏览国外师德建设状况后发现,国外对师德评价的研究方面,十分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并将师生关系作为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反观国内对师德评价的研究则起步相对较晚,但截至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学者认为师德评价是评价者依据教师道德标准,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等方式,对教师的言谈举止所体现的道德状况进行的善恶评判;叶育旺则从职业行为价值的角度出发,认为师德评价是对教师职业行为是否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的评议和估价;也有学者从人格要求、职业道德要求与素质教育及创新的道德要求四个方面对师德评价进行研究;还有从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艺术与师德行为四个方面构建师德评价体系;甚至有学者在“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构建了由“师德之魂:爱与责任”、“师德之基:学高为师”及“师德之本:身正为范”3个方面组成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并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来获得教师的最终师德评价值;此外,也有学者从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3个维度对高校师德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构建了一种基于全评价理论的高校师德评价体系。

二、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名利思想充斥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传承者与继承者,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有关评价体制的弊端,青年教师被名利思想充斥。据调查,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有部分青年教师存在明显的名利思想,且被名利思想所左右。

(二)职业责任感缺乏

教师作为神圣的职业,社会对教师也赋予了崇高的社会地位,旨在其能够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教书育人,促进社会进步。大多数看中的还是职业教育的工作方式和环境,尽管工资待遇可能会低一些,但仍然会受到假期的“诱惑”。由此可见,当前高职青年教师对职业理想的弱化与价值追求正在发生较大的偏离。

(三)不同程度的教育教学失责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科研与教学的双重压力。鉴于当前的职称评审体系,青年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方面,势必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此外,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教学任务较重,部分青年教师出现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的情况;甚至出现过某些青年教师在学生实训现场不在场的现象,以及提前下课,随意调串课等现象。

三、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高职院校师德成长的人文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之大。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营造重视师德的人文环境对于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提升意义重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需要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设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在提高青年教师的薪资待遇方面多努力,确保其拥有“体面”的生活;此外,政府也应积极引导,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宣传师德高尚的先进事件,力争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二)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制度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考核、监督与奖惩机制是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

(三)引导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鉴于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自身“营养不足”的问题,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既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需要,也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保障。首先,加强社会公德修养。社会公德修养是完善人格的重要前提,是实现自我改造、自我修炼的重要途径。其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殊性,青年教师需要遵循《中庸》中所提出的“厚德,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职业信条,不断提升自己。再次,通过实践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如各高职院校可以开展“传、帮、带”、“学习交流”、“名师讲堂”等一系列活动,使青年教师切身感受师德修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寻找差距,迎头追赶。同时在育人的实践环节,加强自我教育,逐步完善道德人格。

[1]廖蓉,周先进,廖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12(5):42.

[2]何祥林,程功群,任友洲,袁本芳.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54-59.

[3]赵培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67.

[4]何祥林,程功群,任友洲,袁本芳. 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H高校的调查[J]. 高等教育研究,2014(11):95-99.

[5]金芳英,石宏伟.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102-103.

[6]赵浚.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108-110.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XJKT1608)高职院校教师师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郑治,出生年月:1985.10,籍贯:山西忻州,民族:汉,性别:男,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师德职业道德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