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

2016-03-16田福军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教育部体质体育课

田福军

吉林农业大学军事体育教研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

田福军

吉林农业大学军事体育教研部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标准》实施的历史进行综述,并对体育课教学现状和《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发现《标准》实施过程中与体育课出现无关联现象,《标准》在操作层面上缺少政策、制度保障,《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各学校测试流于形式,数据弄虚作假,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等问题。现行体育课教学形式、体育课教学强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存在严重问题;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加强监管、严格问责,将《标准》成绩和学生体育课成绩挂钩,和学校排名挂钩,并因地制宜的开设体育选修课。

体育教学;健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自2002年试行以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有序的落实,此项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近几年来,国内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但是体育教学和体育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标准》实施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2002年到2005年试行阶段

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标准》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在校学生的基本健康情况,在这一阶段,《标准》测试并没有强制执行,操作细节不够完善,配套政策文件缺失。

第二阶段:2006年到2013年实施阶段

跟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号)的精神和要求,教育部直属各高校自2007年新学期起率先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特别是要在新学期开学后首先组织对本科新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于2007年12月1日前将测试数据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报送至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自此之后,各级各类学校开始落实《标准》测试及上报工作,

第三阶段: 2014年修订《标准》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教育部对实施的《标准》进行修订,内容涉及到测试项目及评分等级标准。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于当年正常测试,上报原始数据,教育部参考本年度学生实际数据情况,就行制定新的评分机制。

第四阶段: 2015年至今

修订之后的《标准》从2015年开始正式施行,从内容上看,教育部取消了选测内容,所有项目都是规定的必测项目,测试时间及数据上报时间都有所调整,具体实施层面上更加科学合理。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下的体育教学现状

2.1 体育课教学强度

近年来,国内体育教学一直是舆论的热点,有的人认为体育教学强度不够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或者是各级各类学生身体素质出现严重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不能说不正确,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有的学校,担心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危险情况,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将一些有危险性的,可能会导致伤害事故的课程取消了,如上世纪学校体育课中占主体课程的田径课,体操课等统统取消了,在现行的体育课教学上,很难在看到有激烈对抗的项目了,稍微有些危险性的课程都被取消了。体育课强度越来越低了,学生几乎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了。

2.2 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学生身体素质差是个不争的事实,从体测数据反馈的结果来看,近年来,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呈现逐年下滑的现象,有部分学生在稍微有些强度的课上,就会出现晕倒等现象,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每年一度是军训大会上,媒体上诸如此类报道也不少见。引体向上的标准一直下降,但是仍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达不到要求。数据显示,学生身体素质差到了让人担心的地步。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监督

有效的监督是保证体育课,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顺利落实的前提。国内学校体育课向来不受重视,在中小学阶段,体育课经常出现被其他学科挪动的情况,体育课被占用成了常态。体育课不能按时得到保证,就导致了体育课之后的标准测试不能按时落实,及时落实,也是出现诸多问题。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国内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所有的监督都是停留在口头上。

3.2 复核测试无追责措施

为了保障《标准》数据的准确性,教育部于2013年开始实施抽测复核测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在抽测范围内,抽查对象以经济水平划分为四类,每类地区抽测若干学校,基本做到全覆盖,保证抽测样本的科学、合理性。从2013年到2016年,教育部连续委托专家组进行抽测,抽测数据送报教育部,但教育部没有及时对抽测结果进行公布,对抽测复核暴露的问题未进行及时查证追责,导致很多基层学校和基层行政部门对待抽测工作出现懈怠现象。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4.1 加强监管,严格问责

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对学生体质健康非常重视,教育部相关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标准》的监管措施,这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当代学生健康的重视程度。纵观这些年,《标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负面影响,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对《标准》执行不严,追责不明确,导致一些地方院校和地方体育管理部门弄虚作假,谎报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给国家决策部门带来决策失误。对这种行为,国家要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从源头上力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

4.2 将《标准》和体育课成绩考核挂钩

现行教学中,学生体育课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体育课专项考核成绩,一部分是学生平时出勤表现。《标准》测试的结果和学生体育课成绩不发生关系,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如果《标准》测试四年平均成绩达不到50分,学生将不能颁发毕业证。对于这个政策执行起来,确实严厉,笔者认为它有一定的滞后性,学生只有在大四毕业前夕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及格,如果不及格,短期内也很难补考通过。如果从大一开始,将学生的《标准》测试成绩就与学生的体育课成绩挂钩,对于当年《标准》测试不及格的学生,体育科成绩也给予不及格处理的规定。由于体育科目在大一、大二中是必修课,学生成绩如果不及格,将影响学生所有的评奖评优等事宜,学生对此事会倍加重视。通过此方案在个别学校的施行结果来看,效果较好,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测试的认真态度,学生的《标准》测试成绩也有所提高。通过此项施行措施,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对《标准》有个正确认识,明确国家对《标准》实施的意义以及《标准》测试结果对自身的影响,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在测试中很难通过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重视起来,经过四年的锻炼,也能顺利通过标准要求。

总之,体育教学改革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课题,改革只有和时代发展同步,和社会发展接轨,改革才是成功的,才是接地气的,体育教学改革也就达到了预期目的。

[1]胡朝阳.论人性化教育[J].新课程研究,2009(7):174-175.

[2]葛操.教育的人性化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1):55-57.

[3]吴忠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87-90.

[4]兰自力.对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梳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87-90.

田福军(1980年12月--)男,体育人文社会学,讲师

猜你喜欢

教育部体质体育课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