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战略管理的演进

2016-03-16杜学莉

环球市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外部环境竞争优势

杜学莉

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

企业战略管理的演进

杜学莉

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战略管理思想在不断的演进,企业根据自身及外部的环境对企业的行动进行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也给现代的战略管理的不断推进奠定了发展基础,使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通过知识及创新来改变企业的命运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变革,竞争与合作,知识战略

战略是事先计划好的,是对未来行动的说明,企业战略是为获得持久竞争优势,而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的积极反应。企业战略管理思想最早萌芽于20 世纪早期,企业开始对管理活动、内部组织环境等进行分析,并逐渐形成战略管理理论。

一、20 世纪60、70 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随着企业对战略管理思想的重视,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这个时期形成了第一次发展浪潮,主要形成了两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一书,开启了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先河。提出了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组织机构必须适应企业战略这一思想。和其同为设计学派的安德鲁斯认为在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时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同样重要,并提出了SWOT 分析框架。

1965 年计划学派的代表人物安索夫提出了战略四要素:即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及竞争优势,认为企业经营战略是“现有资源和计划的布置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强调了“组织-战略-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协调一致。

20 世纪60、70 年代的两个学派的思想也带动着企业开始形成系统的思考企业内部战略规划与企业外部环境的关系及外部环境的重要性,使企业去适应产业环境去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扩大市场的占有率,与此同时,该理论也缺乏对内部结构及条件的分析,使企业战略管理更多地偏向于外部环境分析。

二、20 世纪80 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20 世纪80 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我国的企业战略管理也开始引进当时的现代战略管理思想。80 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当时美国的经济受到日本、欧洲的冲击,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开始转移向企业竞争方面。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占据了当时的主流思想地位,他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他先后出版了《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等著作,构建了一个用于理解产业结构的分析框架,提出一个产业的竞争状况取决于5 种基本力量: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威胁和本产业中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就在于使企业在产业内部获得最佳位置,并通过影响和作用于各种市场竞争力来保护企业在产业中的最佳位置。企业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基本战略。该理论思想在考虑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忽略了内部资源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制约作用,忽略了企业之间的差异率有时要比产业之间差异率要大的多。

三、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的战略管理理论

90 年代初,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资源与知识的积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原有的战略模式已不能使企业保持最佳位置。战略资源学派开始出现,最为代表的是柯林斯和蒙哥马利,他们认为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来源于掌握独特的资源以及在竞争环境中对资源的配置方式,来源于企业掌握的独特资产与能力的存量和流量,企业的成绩最终取决于竞争力的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受产业吸引力的诱导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这个时期,企业开始注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对资源、信息及知识的有效管理,基于资源的战略观,从企业的内部出发来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四、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的企业战略管理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企业战略管理又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日益的多样化,使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要想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快对产品创新的速度和对知识的不断索求。开始出现了战略联盟,企业的焦点转向了竞争合作,提出了战略网络的思想。企业的战略从内部组织、外部环境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考虑,整合战略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企业借助外部组织的资源和能力,以价值传递、知识和信息共享、能力互补为纽带的企业关系网开始建立起来,同一企业可能存在与不同的战略网络之中,通过战略行为改善和巩固自己在关系网中的有利位置。

1999 年雷诺和日产达成了结盟,由于当时两家公司都规模较小,单独发展均不足以占领市场份额,两家公司通过战略结盟的方式,促进两家公司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结合而产生协同效应,同时,两家公司也各自和其他公司达成不同方面的结盟,以相互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单凭自己实力无法达到的价值。由于在和其他公司结盟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公司也在产业中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及竞争优势。

五、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方向

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从企业内部的战略管理到企业外部环境战略管理,再到企业为掌握竞争力及优势把握资源及内部管理、外部环境的整合战略,现在战略管理趋向于企业间从全球化、跨行业、无边界的战略整合。

企业战略管理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创新、知识的更替,对自身的资源、知识的整合,企业间越来越倾向于合作竞争,企业单独在市场上不可能长久的获得优势地位,企业战略管理更多的是企业间的联盟,企业通过与不同企业间的联盟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未来的竞争也趋向于联盟之间的竞争。

企业战略管理向多元化、多视角发展,从不同的角度,让更多的元素参与进来进行战略制定,新的战略管理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变化,产品的不断更替而快速的变化的方案及策略,以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体制。

[1]耿弘.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新发展. 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

[2]汪涛.万健坚.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7-12

[3]张阳,邓华北,罗进.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特征[J].学海,2000(2):61-64

猜你喜欢

外部环境竞争优势
矮的优势
感谢竞争
画与话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中潜能生帮扶方法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民国时期检察权行使的外部环境——以青岛刁复墀贪污案为例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