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几点思考

2016-03-16田桂胜

环球市场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保护层灌注桩建筑施工

田桂胜

迁西县兴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几点思考

田桂胜

迁西县兴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建筑施工技术,因此针对建筑技术的现状,如何使建筑施工技术在城市化建设中相应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要满足施工的多方面要求,更要与现代城市的结构和要求同步发展,努力开拓技术新领域,积极吸取国内外新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手段,为推动我国建筑技术作出新的贡献。

建筑施工技术;思考;技术管理策略

一、模板工程

1、施工流程。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竖向支顶安装→架设梁底木方主次龙骨→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楼面底板木方龙骨于门式架顶托托板上→楼面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梁板砼浇筑→砼保养,达到拆模强度→松下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门式脚手架。

2、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二、桩基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适用于任何土层、承载力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在灌注桩施工中,国内建筑业还研究应用了后压浆技术,也就是成桩后通过预埋的注浆管用一定压力将水泥浆压入桩底和桩侧,使之对桩侧底泥皮、桩身和桩端底沉渣、桩周底土层生充填胶结、加筋、固化效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后压浆技术后,可以减少桩体积40%,成本降低效果非常明显。在沉管灌注桩在振动和锤击沉管灌注桩基础上,研究了新的桩型,如新工艺的沉管桩、沉管扩底桩、直径500毫米以上的大直径沉管桩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为了防止由于起吊不当、偏打、打桩应力过高、挤土、超静水压力等原因而造成的施工裂缝,研究出了有效的措施。

三、混凝土技术要点

1、梁箍筋的下料问题,高度可减小20~30mm(一向框架梁端需要),这样可避免出现因一向框架梁面筋从另一向框架梁面筋底下穿过时,面筋无法直接绑扎到箍筋上,同时,也能消除对粱骨架受力不良的现象;

2、在设计时就要明确保护层厚度以哪一向为主,同时,由于增大保护层厚度,会使截面有效高度变小,也减小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而构件表面也易开裂。所以,为了防止表面开裂,对保护层厚度偏大的一向梁端加铺一层钢丝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四、钢筋工程

1、保证项目。(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可不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2、基本项目。(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2)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3)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五、墙体保温施工技术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拖相对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粘结性差,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应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

六、 门窗安装施工技术

为保证门窗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要求,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门窗时,要复查其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等性能指标。

2、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框角的垂直度,变形严重、缝隙超标、密封条不密闭的门窗扇不能上墙。

3、在框与扇、扇与扇之间需设密封条,以防渗水、透气,推拉窗的轨槽处须增加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较大的位置可用单组份密封膏挤注。

4、在门窗框四周与墙或柱、梁、窗台等交接处,需用水泥砂浆进行严密处置,在靠室外一侧需结合外装修进行处理,以防渗水、透气。5、粘贴密封条或挤注密封膏时,应事先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干燥,无灰尘和污物。

七、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1、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要做的是落实管理责任,这也是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根本。施工企业可以组织施工技术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着力提升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施工工程的准备阶段,先制定好技术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后期施工质量达标。

2、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技术管理人员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技术交底和工程质量管理。首先是对复杂技术实施标准进行交底,对多发质量问题的施工部位加强管理。技术交底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影响较大,施工工程各个环节都要做严谨的技术交底工作。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工程技术将更加精确,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精品建筑。

3、竣工阶段。竣工阶段涉及到的技术管理问题,主要是管理人员通过审核措施和手段,对工程竣工部分,做分项工程质量检测,把检测结果与施工前预订的质量目标做对比,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两组数据差距小,或者在误差范围内,该建筑施工技术通过审核,如果两组数据不相符或者存在一定差距,则需施工人员对不合格处进行维修和补救。如果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符合优良标准,则按照合同给与施工单位奖励。

八、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是具备科学性、综合性、技术性的多重学科,因此,我们要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不断发展。

[1]涂长明.浅析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具体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

[2]翁金坤,邵国荣.加强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8)

猜你喜欢

保护层灌注桩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有关问题探讨
寻找空气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