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业者意识大学生

徐 弘

西安美术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徐 弘

西安美术学院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时代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中的作用,开展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业型大学生人才。本文将从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出发,探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具体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以帮助在校大学生或创业者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创业时机进行创业。

创新创业;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目标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战略性问题,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中,实现大学生对于人生价值的选择,从而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社会环境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大学生创业创新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针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是对大学生在思想、品德、创业认识以及创业行为等方面提出来的要求。创新创业素质,是需要大学生充分结合理论与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和操作的过程中,并不断学习和更新文化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探索与实践出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成果。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一)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主要是指创业者不满足自身现有的条件,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挑战而对自身提出最新和最高层次的要求、愿望以及意识,是创业者进行实践活动的动力。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创业意识,要敢于开拓、勤于思考,也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与事业意识,从而不断去把握和创新机会,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充分发挥创业意识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以及创业模式。

(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主要是指利用所学的知识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并提出独特的见解,从而使培养者在特定的环境中来满足社会所提出的需求。要求创业者不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也需要突破原有的勇气和态度进行探索,创新方法、路径以主动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必须能够熟练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不断创新思维,提出新方法和新观点,以开拓性、前瞻性和独立性的新视野及其新见解来发现和应用新模式。

(三)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素质、品性、情感以及意志等是离不开的,是人们在创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要求创业者必须具备综合能力,能善于利用侧向思维方法和求异性思维方法,从而以更加敏锐性和预见性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紧张就业形势的需要

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政府以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2014年,典范企业在市场上的招聘规模约为38万人,平均而言每家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683人,相比较2013年增加了12.8%。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2015大学毕业生人数约为749万,据相关统计,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有70%左右,还有20%的大学生处于失业的状态。我们必须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案,提高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需要

大学生在树立目标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活动不断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使得他们自身对创新和创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进行创新创业,为大学生提高了展现自身能力和才华的平台,使得他们不断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不断进行突破和创新,最终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

(三)社会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

大学生创业,不仅仅可以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有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引领大学生为适应“经济新常态”而不断提供新的增长动力。社会各界引起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视,在给予大学生创业关心和帮助的同时,国家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给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仅仅是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国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所提出的战略性措施。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途径

(一)优化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大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必须鼓励高校教师不断更新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结构,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来。国家和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给具有创业精神的老师提供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及其支持,让教师积极投入到创业大军中去,从而培养一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创业者队伍。

(二)加强学风建设,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结合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大学生思想的积极作用,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好创业准备,积极养成创业意识并寻找创业动力及其目标。并加强高校创新创业相关指导工作的机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指导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去,从而帮助他们转变传统的就业理念、实现灵活就业的目的。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导航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氛围,也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来进行讲座,带领大学生做好创业的前期准备;也可以挖掘大学生周围进行创新创业的先进人物,以成功人物的先进事迹引起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和意识,从而利用高校的优势积极展开宣传工作,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总之,高校需要不断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真正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必须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意识到创新精神、创造动力以及创业意识的重要性,多方位、多渠道地提高自身对于创新创业的意识,从而满足新知识时代所提出的要求。

[1]曾伟;白凤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浅析[J]. 赤峰学院学报. 2009.

[2]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创业者意识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