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情感教育渗透到中学美术教学

2016-03-16张国权

环球市场 2016年10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情感

张国权

河北省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

让情感教育渗透到中学美术教学

张国权

河北省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

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精神生产,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审美作活动。情感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创作。情感教育不仅是引发学生创作冲动的重要因素,而且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的全过程,是推动学生创作的基本动力。美术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方法与创新

一、情感教育的探究背景

中学美术教学不是要培养大画家、大艺术家,更不是美术技能技法的操练,而是透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和旺盛的创造力。使全体学生成为全面和谐、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人,而不是变成“智力上的尖子、人格上的瘸子”。但在现实中,教师重视美术却不重视美术课程,学生喜欢美术却不喜欢美术教学,这说明教师的美术教学出现了问题。今天,美术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之所以被人们愈来愈重视,正是因为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在它的学习中更多地呈现出人的情感、态度、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所以美术教学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内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它强调的是个体对生命、情感、态度、价值、意志、审美、情操等方面的体验,它更注重个体学习方式及对学习过程的感受,而不是只专注学生学习的结果。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是新时期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由过去单一关注学生的智商,转变为既关注学生的智商又关注学生的情商。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

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主要还是集中在课堂上,当我们面对每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时,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角色的作用,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做到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以情动人。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氛围及学生学习情绪等因素,进行灵活多变教学:如巧设情境,激发情感;以知育情、深化情感;加强情感与品德、意志等其他因素结合,拓展情感阈限等。那么,怎样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进而最终能够创造美。

对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传统绘画、雕塑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对现代绘画艺术的欣赏可以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美术教学中的技法训练则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美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不仅是艺术的源泉,还是情感的源泉。美术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方法,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到生活中体验,与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相接触,把艺术与自然社会联系起来,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是情感教育培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漓江进行自然景观的写生,然后与李可染的中国画作品《春雨江南》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术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艺术作品与自然的联系与区别,增强艺术审美情趣。实践证明,经常带学生到野外写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见识大自然的伟大,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而且能诱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表现大自然的欲望。

2.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才能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情感,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美术课程中,营造融洽的、真诚的、开放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以使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的想法、思想和情绪,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其情感体验给予充分的理解,这便于促成学生的情感思维。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关系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情过于严肃,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过于严厉,教学方式刻板,教学缺乏创造力,过分强调聚合式思维,固定问题的答案,则势必会使学生“讨论不起来”。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蔼可亲的情感因素,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美术教学中正确的态度作用,宽容、开放式的教学,善于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创见和闪光点,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带给他们心理的安全和自由,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

3.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意识是将伴随学生一生的重要的视觉意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美术教师要科学地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造用多种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引导他们多听、多想、多看、多做,促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能力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美术教学更充分地发挥其审美效能。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离开了想象力,美术将是异常的单调和枯燥,学生可能会有点滴的情感感悟,但绝不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也便失去了应有的依托。美术课程充满了创造性的情感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情感的激发,丰富的想象是丰富的情感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美术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产生碰撞,从而形成学生对作品的独特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美术课堂中的情感教学的方法千变万化,关键在于教师本人的发掘和灵活运用。美术教学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内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注重个体学习方式及对学习过程的感受,而不仅是专注学生学习的结果,重视对学生美术情感方面的评价,还应由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又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