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

2016-03-16刘月松

环球市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信息化信息技术

刘月松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教育局

谈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

刘月松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教育局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跟随时代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才能更好的带动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今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培养大量的信息人才,进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发展又能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本文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内容和信息化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的了解,分析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随之出现的。教育信息化不单单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还要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化的概念和意义,培养信息人才,为信息技术教育作铺垫。教育信息化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能力。

二、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是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要想推动教育发展就必须推动教育信息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改革教育的方式,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事业的又一大进步。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教育信息化可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我国很早就开始走信息化道路,在很多方面也都基本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对我国信息化道路的完善。此外,教育信息化自身具有各种功能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教育信息化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结合现实课堂进行教学,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工具,其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信息化教学可以享用众多的资源,借鉴各地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分享自己的各种观点,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3.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教育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探索知识,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三、教育信息化内容

教育信息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从改善教育环境开始,建立良好的适合现代教育的信息环境。教育部应该大力推动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制定信息化教育的大纲,重视宣传,为教育信息环境的建设做好铺垫工作,建立好发展教育信息环境的各种基础设施。2.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人才的培养,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的一个步骤,只有建设好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才有可能走进教育事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部也要组织专业的教育人员共同建设教育资源。大力培养使用人才,开设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培训,培养专业的使用人员,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化进程比较早,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也逐渐走向成熟,信息技术教育在西方国家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有限,近些年才开始走信息化道路,所以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总之,不管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一些不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上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大多侧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爱好,灌输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等知识,很少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很多老师并不是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所以在评价技术方面不够完善。

2.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国家的资金大都投入到发展经济上,把重点都放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综合国际上,对教育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资金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前进步伐。

3.信息技术课及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没有得到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刚兴起的教育课程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且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成熟,课程设置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没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都把信息技术教育当做一门选修课来听,没有真正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真正达到教学标准,对学生操作的评价也不够全面。

4.传统教学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传统教学讲究的是重视课本知识,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过分关注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严格的考试制度是评估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检测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传统的教材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教材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1.教育目标应更加侧重于高级认知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正确对待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我意识,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加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有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设备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自己操作电子设备。老师要给学生介绍各种信息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操控信息技术来讲解课堂内容,教与学结合起来。

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材料建设应是动态开放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开放式教学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当前社会的需求来设定,迎合学生的要求,区分好课程的简易度,分层次教学。

4.特别关注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要特别关注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保证师范院校的师资力量和资金投入,师范院校也要认真贯彻教育部的要求,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也要不断完善自身,认真学习、研究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1]张忠和.浅谈教育信息化的几点做法.2016 .

[2]张岑.浅谈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2015.

[3]王嘉姝.浅谈教育信息化数字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2015 .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信息化信息技术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