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雾霾经济对城市发展影响及治理探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2016-03-16邹振华

环球市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合肥市雾霾经济

邹振华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浅析雾霾经济对城市发展影响及治理探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邹振华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雾霾指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混杂,城市人口密度极大。这势必会带来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上升,空气中颗粒物的集聚超过大气本身所具有的承载力和净化力度,带来雾霾天气的频发,尤其以我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灾害严重。雾霾天气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空气质量的下降,人们的经济生活更是受到了影响,与雾霾产生有关的低端的落后产业链早到冲击,与雾霾的防护有关的产业得到了急速的发展。雾霾经济到底对产业的发展有何影响,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合肥市为例,探究雾霾经济对于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探究合肥市雾霾经济下的产业发展对于我国妥善处理雾霾有着重要的影响。

雾霾经济;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对策研究

一、前言

雾霾的频发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这给我国敲醒了警钟,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之间的冲突使得国家和政府必须面对这个问题。雾霾经济到底何去何从?

合肥市作为全国233个重点城市之一,出现过全国天气指数倒数第一的现象。合肥市的雾霾发展相当严重。雾霾可以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而市场上真正能够解决PM2.5的口罩技术并不成熟,雾霾对人体危害仍在持续。由于雾霾的多发,城市的交通也出现了问题。雾霾多次引发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极大的威胁。雾霾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解决雾霾经济下的产业走向问题迫在眉睫。

二、雾霾的概念和雾霾经济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1]。其产生的原因是空气中备过量的排放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主要是工业废气的过量排放和汽车尾气的排放。这与第二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冬季取暖设备的使用也是其频发的重要原因,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北方雾霾严重,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雾霾也极其严重。

雾霾经济主要指的是以与雾霾的产生有关的产业的发展,和雾霾催生的相关的产业发展。由于我国的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使得各级政府和相关产业在追求经济发展得同时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经过我国提出了绿色GDP 的衡量方法,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环境的治理和污染防治方面技术尚处于落后阶段,对于治理雾霾收效甚微。而发达国家的过去的经验给我国提供了治理范例。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对于治理我国雾霾具有重要作用。

(二)雾霾影响

雾霾对于广大市民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威胁,相关的医学专家表明,雾霾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对于幼儿和老人的健康极为不利并提醒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并带防护口罩。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伦敦雾霾时间曾造成八千多人死亡。美国也曾因为雾霾的影响而使得多名老人死亡。从直接影响的角度看,雾霾经济主要起作用于第三产业,负面影响远甚于正面影响。以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例。雾霾天气的出现,对交通行业的影响首当其冲,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效率大大降低,并极有可能造成车祸,大大提高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雾霾严重时甚至一度处于停滞状态,造成经济运行效率低下,阻碍全社会的有序运行,进而影响整个经济链条。由于商品供应受阻,容易导致价格波动。同时,低效的交通效率会导致尾气污染物排放骤增,从而再次加重雾霾天气,形成恶性循环。

三、合肥市的发展现状和相关对策

(一)合肥市的产业发展现状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和国家重点城市之一,人口密度极大,城市化的程度较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达,这势必造成工业和生活的污物排放量的增大,空气中的颗粒物难以净化。合肥市支柱产业是第二产业的制造加工业,主要为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三大支柱产业。90年代末期,合肥市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而后数年中又回落,最终低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中以汽车工程,建材之类的高污染产业为主,这也是造成合肥市雾霾频发的重要原因。合肥市的产业转型问题也迫在眉睫

(二)相关的政策建议

1.政府方面,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第二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合肥市政府近年来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合肥高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产业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初步探索走出一条以重点区域带动全省创新发展之路。合肥市最近两年,雾霾天数已经明显减少,治理雾霾得到初步的成果。

2.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加快企业的转型和结构优化,减少污染排放量,加快企业的技术的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雾霾产业诱发的其他的产业的发展。为了响应消费者需求,口罩的制造商和相关的空气净化商的乘此机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产业链条。合肥市的相关企业也应该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级是技术水平以保证其竞争力。

同时,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产业的发展。加大政府的监测力度,可以采取经济上鼓励,法律上严格限制的方法来规范相关企业的发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国家应该将绿色GDP的实施落到实处,我国现状表明,粗放的GDP的衡量指标已经不适应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产业如果不能得到转型,经济的发展必然陷入瓶颈,这是经济的灾难。美国在治理雾霾时制订了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和产品合格标准,这使得尾气排放减少了90%以上。同时可以将广大人民纳入相关检测的监督体系中去,这更有利于监督的执行。

完善相关的检测体系,将检测落到实处,使空气污染指标量化。采取多种措施控制交通污染,发布相关的空气质量法规。

3.个人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消费者不能全盘依靠政府也不能依赖企业,从自身做起。解决一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全民参与,治理雾霾也是一样。减少开车,私家车的尾气排量对于雾霾的频发也是“功不可没”,控制私家车的数量同样是一个可行之解。

四、结论

雾霾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治理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加大产业转型的力度,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制定合理可行的衡量指标和法律规范。个人具有环保意识。只有这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将雾霾的治理落到实处。。中国的现代化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的立体发展模式。城市化的道路上雾霾是一个必然结果,从固有的经验上看,如果不能突破经济的瓶颈地带,繁荣的背后将会是衰退的真相。雾霾经济无疑将会萎缩。但是这需要政府能够准确的给以法律和政策的规范和保证。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会适应未来的发展,结合国外的相关经验,雾霾的治理仍旧任重而道道远。

[1]查尔斯·D·科尔斯塔德.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祁鸿雁王曼瑜刘翠芳孙虹.雾霾经济的连锁效应[J].现代商业,2015 ( 26) .

[3]穆泉张世秋. 2013 年1 月中国大面积雾霾事件直接社会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 ( 11) : 2087 - 2094.

[4]孙鹏举.我国雾霾污染法律治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4.

[5]焉靖文.雾霾经济中的智者消费[J].大众理财顾问,2014, 04:80-81

[6]林亚刚,赵慧.论共犯关系的竞合[J].当代法学,2004,(3):159.

[7]陈兴良.共同犯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94~396.

邹振华(1994-08-19)性别女,民族汉,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合肥市雾霾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工程咨询在防治雾霾中要有所作为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