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潭县主要植物资源及造林技术探索

2016-03-11林平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3期

林平华

摘 要:该文阐述了平潭县陆地海岸线和岛屿上主要的植物资源,提出了平潭县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及造林技术,从而为平潭县造林植物的选择及其造林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平潭县;植物种类;造林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85-02

平潭县为我国第五大海岛,福建第一大岛,全县由126个岛屿、702座岩礁组成。平潭与台湾之间的直线距离最短,与台湾新竹港距离仅125.936km,是我国东南海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全岛海岸蜿蜒曲折,海岸线长达408km,海岸类型为沙质和基岩2种,其中超过100km为优质海沙滩。由于平潭县濒临台湾海峡,大风、流沙等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岛上雨水少较干旱,植物种植成活难度大,造林绿化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公益工程。因此,探索适宜于平潭县生长的植物及其种植技术措施,对于促进海岛绿化,提高其森林覆盖率,确保海岛生态安全、居民稳定生活和工农业正常生产均有重要的意义。

1 平潭县主要植物资源状况

1.1 陆地海岸线上主要植物资源

1.1.1 沙质海岸线上主要植物种类 沙质海岸森林基本上是人工林,最常造林的树种是木麻黄和湿地松,近10a陆续引种了桉类和相思类树种,桉树有柠檬桉、窿缘桉和刚果12号桉,相思类树种有厚荚相思、马占相思、肯氏相思等,人工林多为纯林,结构较为简单。沙岸林下常见植物有乌桕、苦楝、潺稿木姜子、黄槿、草海桐、龙舌兰、剑麻、海刀豆、仙人掌、文殊兰、狗牙根、苍耳子、老鼠刺、海边月见草、露兜树、麻风树、单叶曼荆、厚藤、滨刺麦、山菅兰、蓖麻等。

1.1.2 基岩海岸线上主要植物种类 基岩海岸线上主要人工造林的树种有木麻黄、黑松、台湾相思、湿地松、马尾松等,在山凹、山脚、沟谷等局部地块种植有部分桉树。野生植物主要有朴树、乌桕、苦楝、海桐、潺稿木姜子、榕树、雀榕、草海桐、车桑子、滨柃、牡荆、苦榔树、匙羹藤、天门冬、桃金娘、蓖麻、鹅掌柴、雀梅藤、鸦胆子、马樱丹、细叶海金沙、福建胡颓子、黑面神、药用黑面神、土密树、芒箕、蔓荆、金英子、刺裸实、铁包金、厚叶石斑木、羊角拗、算盘子、菝葜、土丁桂等。

1.2 岛屿上主要的植物资源 平潭县有大大小小126个岛屿、702座岩礁,岛屿和岩礁上土壤稀少,多岩石裸露,植物基本上从石缝中长出,主要由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的海岛。典型海岛植物有露兜树、桃金娘、黄桅子、鹅掌柴、滨柃、草海桐、榕树、刺裸实、车桑子、雀榕、苦楝、山菅兰、海桐、野牡丹等。

2 平潭县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配置及造林技术

2.1 适宜种植的植物

2.1.1 乔木类 目前人工种植较多的主要有木麻黄、湿地松、台湾相思、黑松、厚荚相思、南洋杉、鸡蛋花、鸡冠刺桐、小叶榄仁、黄槿、大叶榕、高山榕、红千层、新银合欢、麻楝、樟树、橡皮榕、桑树、凤凰木、白千层等。可以较大范围种植的乡土滨海树种有潺稿木姜子、朴树、麻疯树、刺桐、构树、黄连木、常绿臭椿、苦楝、乌桕、榕树等。建议引种台湾海桐、海杧果、水黄皮、榄仁、大叶山榄、福木、银叶树、杨叶肖槿、露兜树、血桐、玉蕊、石栗、菠萝蜜、莲雾、海南蒲桃、面包树、菩提榕;以及棕榈科的蒲葵、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银海枣等。

2.1.2 灌木类 主要有福建胡颓子、雀梅藤、刺裸实、海桐、苦槛蓝、滨柃、车桑子、苦榔树、药用黑面神、鸦胆子、蓖麻、红桑、木芙蓉、马樱丹、铁包金、黑面神、厚叶石斑木、福建茶、了哥王、夹竹桃、牡荆、海巴戟、海滨木槿、曼荆、兰屿紫金牛、草海桐等。

2.1.3 藤本及地被植物 主要有海刀豆、狗牙根、海边月见草、厚藤、文殊兰、单叶曼荆、金银花、田菁、薜荔、滨刺麦、羊蹄、海滨藜、南方碱蓬、番杏、马齿苋、仙人掌、白背天葵、山菅兰等。

2.2 适宜种植的植物配置

2.2.1 滨海沙地 临海前沿以木麻黄、露兜树、黄槿、夹竹桃、朴树、麻风树等树种为主,配置海刀豆、海边月见草、厚藤、草海桐、滨刺麦、海滨藜、龙舌兰、剑麻、山菅兰、车桑子、仙人掌、单叶曼荆、文殊兰等沙生地被植物,形成乔灌草及藤本组成的临海前沿防风固沙林带。林带内侧还可选用水黄皮、海杧果、台湾海桐、湿地松、厚荚相思、肯氏相思、毛荆相思、新银合欢、大叶榄仁等树种。

2.2.2 岩岸、海岛 主要可选择木麻黄、台湾相思、福建茶、龙舌兰、仙人掌、滨柃、迷迭香、冬青卫矛、黑松、潺槁木姜子、铁包金、厚叶石斑木、匙羹藤、车桑子、了哥王、苦榔树、福建胡颓子、枸杞、山菅兰、药用黑面神、鸦胆子、剑麻、刺裸实、白背天葵、雀梅藤、五爪金龙、血桐、草海桐、苦槛蓝、茵陈蒿、芙蓉菊、文殊兰、羊角拗、金银花等。

2.2.3 护坡地段 可种植木麻黄、剑麻、龙舌兰、海刀豆、露兜树、草海桐、麻风树、滨刺麦等,还可配置使君子、五爪金龙、海桐、羊角拗、厚藤、匙羹藤等藤本进行边坡绿化。

2.3 造林技术

2.3.1 苗木规格 所选择的育苗圃地要尽可能与种植地环境相近,优先采用种子育苗方式,扦插育苗作为辅助。使用容器育苗,确保种植时根系完整,以免种植季节受限。以中等规格的苗木最佳,树冠大小适中,也较有利于长成强壮的根系,抗风能力强。小苗抗逆性差,在沿海恶劣环境中种植保存率低。大苗在定标后一定时期根系发育有限,树完夶大也不利于抗风和抗旱。

2.3.2 造林技术措施 (1)整地:挖大穴,深度要有保证,回填要下客土,下基肥,改良沿海土壤肥力差和盐碱度高的问题。临海前沿的地带应当加大种植密度,有利于提早郁闭成林。(2)种植:适度深栽,深度比原苗木根际多5~10cm,回填压实,及时浇水。最好选择在雨季,降低了土壤的盐碱度,也解决了水分问题。(3)辅助措施:临海前沿可设置挡风的工程辅助措施,有些苗木需支撑加固等辅助措施,还有喷灌设施。

3 结语

平潭县地处陆海交替地段,濒临台湾海峡,常年遭受风沙影响,一年中春、秋、冬以偏北风为主,北风、东北风侵袭频率占62%,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超过100d,为全国强风区之一,岛屿受台风影响最大,年平均为6次。恶劣的气候条件给岛上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大平潭县造林绿化的进程,通过选择适合于海岛生长的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采取切实可行的营林措施造林,加强造林后的管护,提高造林成效,改善海岛的生态环境,不仅有效保证了岛上居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可以吸引台商投资,从而推动了平潭综合试验区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瑞华.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与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1996(6).

[2]黄平江.福建沿海防护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林来官.郑清芳.黄克福等.福建植物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