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城市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初报

2016-03-11黄盛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宣城市示范

黄盛林

摘 要:该示范选取了最近3a新审定的、适宜在宣城市种植的10个水稻新品种,同时播种,同时移栽,在相同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条件下进行种植并及时记录有关数据,并邀请水稻育种专家、生产单位、农业部门和当地种子企业、代理商、种植大户前来示范田参观考察。通过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加速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及良种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示范;宣城市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45-02

1 试验示范目的

为加快水稻新品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农作物品种结构调整,切实做到管理部门看禾推介品种、农民看禾选用品种、种业企业看禾营销品种。为推介适宜宣城市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2 田间设计及管理

2.1 试验示范点的安排 为调动县级种子管理站的积极性,2015年在郎溪十字镇双铺村安排了10个水稻品种的展示。

2.2 参试品种 两优3905、两优378、广两优香66、两优8106、徽两优6号、Y两优1928、Y两优896、深两优5183、荆两优1198、Y两优2号。

2.3 田间设计 安排在交通便利、排灌方便、肥力均匀、集中连片的田块,不设重复。展示品种安排在同一田块或相邻田块连片种植,每个品种133.4m2,小区之间间隔为0.5m,四周走道宽0.7m。

2.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按当地高产栽培管理措施进行。基肥667m2施农家肥500kg,耘田时施三元复合肥25kg,移栽返青后追施尿素10kg,孕穗期看苗施适量钾肥或尿素。5月9日播种,6月10日移栽,7月20日放水烤田,7月13日、8月3日、8月11日进行病虫防治。为使试验数据完整,及时进行田间调查记载。

3 气候特点及其对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本年度气候主要特点,一是阴雨天多于常年;二是高温天气少,雨水充足;三是示范田收获期连续阴雨,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四是对生育期较常年延长2~3d;五是病虫害的发生较常年轻微。

4 试验示范结果

4.1 产量 平均单产在622.6~731.2kg/667m2之间。其中深两优5183产量最高为731.2kg,居首位,最低为两优378为622.6kg。

4.2 主要经济性状

4.2.1 穗数 平均变幅在12.3~17.8万/667m2之间,其中两优378的有效穗最高为17.8万/667m2,最低的是两优8106为12.3万/667m2。

4.2.2 穗粒数 平均变幅在131~218粒之间,其中两优8106的穗粒数最多为218粒,两优378的粒数最少穗为131粒。

4.2.3 千粒重 平均变幅范围在25.6~28.8g之间,其中徽两优6号的千粒重最高为28.8g,Y两优896、Y两优2号的千粒重最低为25.6g。

4.3 抗逆性

4.3.1 抗温性 播种时气温已逐渐上升,苗期未出现低温影响情况,扬花期,未遇上特殊高温,结实率基本达90%以上,无法比较其抗寒性和耐热性。

4.3.2 抗倒性 田间未出现倒伏现象。

4.3.3 抗病性 本年度我地水稻病害较常年轻,加上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都没有发生,两优378在分蘖期出现纹枯病,广两优香66、Y两优896在灌浆成熟时出现稻曲病。

4.4 生育期 示范品种生育期在135~144d之间,其中两优378、Y两优2号的生育期较长为144d,而两优8106的生育期较短为135d。该生育期都适宜我地一季稻种植。

5 品种简评

5.1 深两优5183(皖稻2014003) 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株型紧凑,叶色淡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适中,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好,抗逆性强,适应性优良。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4.8万,穗粒数188粒,千粒重27.6g。株高85.6cm左右。未发生病虫害。平均731.2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1位。

5.2 两优8106(国审稻2013015)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株型紧凑,叶色淡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较弱,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好,抗逆性强,适应性优良。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2.3万,穗粒数242粒,千粒重26.6g。株高90.4cm左右。未发生病虫害。平均713.2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2位。

5.3 Y两优1928(国审稻2014047) 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株型松散适中,叶色深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相对较弱,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较好,抗逆性强,适应性优良。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3.8万,穗粒数206粒,千粒重27.4g。株高94.6cm左右。未发生病虫害。平均710.9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3位。

5.4 Y两优2号(国审稻2013027)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株型松散适中,叶色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适中,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好,抗逆性强,适应性优良。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4.3万,穗粒数205粒,千粒重25.6g。株高85.8cm左右。未发生病虫害。平均706.5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4位。

5.5 广两优香66(国审稻2012028) 湖北省优质水稻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株型偏松散,叶色深绿,叶片披散,田间长相一般,分蘖力适中,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好,后期注意防治稻曲病。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4.8万,穗粒数181粒,千粒重28.2g。株高88.8cm左右。后期发生稻曲病。平均692.8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5位。

5.6 荆两优1198(国审稻2013022) 湖南活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株型松散适中,叶色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相对较弱,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3.9万,穗粒数194粒,千粒重28.0g。株高90.5cm左右。未发生病虫害。平均688.9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6位。

5.7 徽两优6号(国审稻2012019)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株型松散适中,叶色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7.2万,穗粒数155粒,千粒重28.8g。株高92.4cm左右。未发生病虫害。平均688.6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7位。

5.8 两优3905(国审稻2013025)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株型松散适中,叶色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中等,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转色一般,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5.4万,穗粒数167粒,千粒重27.5g。株高83.0cm左右。未发生病虫害。平均640.5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8位。

5.9 Y两优896(国审稻2014028) 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株型松散适中,叶色淡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中等,分蘖力适中,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4.3万,穗粒数186粒,千粒重25.6g。株高89.5cm左右。未发生病虫害。平均633.3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9位。

5.10 两优378(皖稻2012005)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株型松散适中,叶色淡绿,叶片挺直,田间长势强,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熟相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分别为667m2有效穗数17.8万,穗粒数139粒,千粒重26.7g。株高88.3cm左右。除前期发生轻微纹枯病外未发生其他病虫害。平均622.6kg/667m2,居本组示范品种第10位。

6 试验示范效果

本次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吸引了水稻育种、生产单位、农业部门和当地种子企业、代理商、种植大户前来展示田参观考察。通过对示范田的观摩,使更多农业行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个人直观地了解到了近几年来通过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在宣州市的表现情况,为筛选、推介我市水稻品种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示范对田间表现好的新审定品种有很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对周边地区也能起到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取得了较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有利于加速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提高良种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宣城市示范
生如夏花之绚烂
关于宣城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定期检查的几点认识
基于GIS的宣城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预警系统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全域旅游背景下宣城市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宣城市蔬菜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