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才贵教授腰椎特色推拿手法阐释*

2016-03-10万义文陈科汛李庆兵籍冬冬罗才贵

光明中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腰椎

万义文 陈科汛 李庆兵 焦 欣 籍冬冬 罗才贵



罗才贵教授腰椎特色推拿手法阐释*

万义文1陈科汛1李庆兵1焦欣1籍冬冬1罗才贵2

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博士研究生2013级(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成都 610072)

摘要:罗才贵教授临证40余年,方法并重,术通内外,兼顾诸科,而尤善骨伤推拿,在脊柱损伤性疾病和脊柱相关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推拿治疗脊柱疾病方面颇有建树,独创了临床疗效显著的特色推拿手法,现将对罗老临床常用于腰椎的三种特色推拿手法从操作方法、动作要点、注意事项、禁忌、机理探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推拿手法;腰椎;罗才贵

罗才贵,男,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家、首届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推拿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推拿科学术带头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罗老从事针灸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笔者有幸跟师学习6年,兹将罗老临床常用于腰椎的三种特色推拿手法介绍如下。

1 趾压踩腰法

该法为罗老特具代表性且疗效显著的手法之一,此法是罗老在继承传统踩跷法的基础上,根据腰骶慢性筋伤疾病的发病原理改良创新而来,具有刺激强,省力、持续时间长、易渗透的特点[1],能起到较强的舒筋活血通络、理筋整复、解痉止痛的作用。

1.1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双下肢稍微张开,肌肉放松,在胸部及大腿部各垫1~2个枕头,使腰部腾空约5~10cm,术者双手扶住横杆,以控制自身重量及踩跷时的力量。术者双拇趾并排踩压在特定操作部位(一般腰4~5 横突间棘突旁开2~3cm处),抬起足跟,拇趾用力下压并加顿挫力,如此依次趾压。反复操作约1分钟。操作完后患者腰部垫枕仰卧平躺3~5分钟。

1.2动作要点动作连贯而又柔和协调,力度适中以患者耐受为度;以足拇趾端着力,垂直下压,膝、踝关节放松,利用膝关节的屈伸来对腰部进行连续的弹压刺激,弹跳操作时足尖不能离开操作部位;踩压要有节奏感一般为采用“轻-轻-重”两轻一重的刺激频率;踩踏间隔踩压、按揉踩踏处肌肉。

1.3注意事项在趾压踩跷之前要先放松腰部肌肉,胸部及大腿垫枕头;趾压部位一般为L4/5 或L5/S1横突间隙,不能在横突上操作,弹跳时足尖不能离开腰部,以防擦伤皮肤;弹跳时嘱患者配合医者踩踏调整呼吸活动,跳起时吸气,踩踏时呼气,切记屏气;施术中,根据患者体质、病情与耐受度决定踩踏的力度和次数,不可勉强和暴力操作。

1.4踩跷禁忌骨伤疾患如骨折、骨折不愈合、化脓性骨关节、化脓性脊椎炎、骨结核、骨髓炎、骨肿瘤、严重骨质疏松症者;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衰竭或身体过于虚弱不能承受强刺激的者;急性腹膜炎及腰部皮肤破损者;出血倾向或患有血液病者;妊娠及月经期间等。

1.5机理探讨趾压踩腰法操作区域为腰臀下肢部位,该部位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带脉循行通过。腰背部肌肉丰厚,趾压踩腰操作部位包含有竖脊肌、腰方肌内侧缘、深层的多裂肌、回旋肌、横突间肌、棘间肌、骶棘肌等肌肉,这些肌肉产生的运动主要是对抗外在负荷,维持整个脊柱的姿势[2];在L4/5 或L5/S1横突间隙操作可以刺激深层肌群如回旋肌、棘间肌等近腰椎中心肌肉,该刺激可通过神经肌肉控制系统而快速而有效地调节腰椎的稳定[2]。

腰骶部位的慢性筋伤疾病,其病因与腰部复合结构、骶髂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病变关系密切。当代学者研究认为人体腰骶部存在腰骶复合体和骶髂复合体这两个复合结构体,“腰-骶-髂复合体”的失衡与腰骶相关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3];脊柱相关疾病很重要的一个假说“固定假说”[4]指出造成脊柱发病的重要原因为运动单位的活动度减少。当脊柱运动单位被“固定”后可继发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和变化,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在腰骶区趾压踩跷可以解除关节绞索嵌顿、纠正因椎间关节错位而引起的痉挛、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炎性物质的代谢与排出[5];并能改善腰椎生理曲度、椎间隙及椎间孔横径,改善脊柱生物力学平衡,松解受压神经根,并有促进突出腰椎间盘回纳趋势[6]。

2 勾顶法

该法对患者腰腿痛伴有腹股沟、小腹部症状疗效显著,配合顶的方向使患者产生“气至病所”的感觉。

2.1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或仰卧位,以一手拇指或中指点按腹部任脉关元穴,另一手用手指点按相应椎间盘突出部位对应处督脉穴位或相应背俞穴。

2.2动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此法的操作需要有强劲的指力,使力透达到深部,两手协同操作对向用力,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调整手指用力方向,发力时缓慢加力,使力透达到深部,并朝某一方向传导,切忌突然发力。在此基础上可以配合振法操作,振法操作时不能卸力。

2.3机理探讨该法取“阴病行阳,阳病行阴”之义,并与“俞募配穴”之法相合。正如《难经本义》谓“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

督脉为“阳脉之都纲”,统督一身之阳气;任脉为阴脉之海,统领一身之阴;督脉主升,任脉主降,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同时刺激督脉穴或背俞穴和腹募穴可以激发五脏六腑的气血。

《厘正按摩要术》云:“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官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是以腹部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在腹部点穴操作可以降低腹压,而缓解因腹压增大而导致的腰腿痛。

3 腰部松振法

该法能明显的缓解肌肉紧张不适,具有行气活血、解除绞索粘连、松弛肌肉的作用,与传统振法相比较,该手法动作幅度较大,不易产生疲劳,持续时间更长,具有深沉而不刚猛、柔和而绵绵不绝的特点。

3.1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施术者沉肩,双手交叉放置于患者腰、骶部,双手拇指与四指分开呈“钳”状,卡住腰骶部及上腰段,由前臂的上下摆动带动手腕的起伏随着患者呼吸振动腰部。

3.2动作要点该手法不同于传统振法以前臂肌群静止性收缩而产生振动,而是以前臂肌群的主动运动收缩来取而代之,做连续、快速的上下振动,患者有提拉感受,借患者腹部的起伏,随着患者呼吸而起伏,操作时施术者尽量不用意识去控制手的动作,患者不可屏气,操作者亦要呼吸匀称,不可屏气操作。

3.3机理探讨现代医学认为,匀速的振颤手法产生的谐振动能够反射到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形成一个谐振动兴奋灶,从而调节机体内在因素,调整机体机能,消除病理因素,对粘连性(中、后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的慢性劳损等具有振动颤开,分离松解的作用[7]。

参考文献

[1]张冲,罗才贵,罗建,等.趾压踩跷法配合腰痛灵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循环效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0(28):890-893.

[2]肖京.软组织张力特征与慢性腰痛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3]杨志勇.髂腰韧带对腰骶与骶髂复合体关节运动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2009.

[4]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1,136.

[5]张冲,罗建.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与思路[J],四川中医,2007,25(2):48-49.

[6]罗建.踩跷力学参数及生物力学效应机制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

[7]骆仲遥.中国推拿百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73.

*基金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73356);2.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17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0-1387-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罗建2015-06-25)

猜你喜欢

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腰椎病变专题主持人介绍及论文评述
痛风石致腰椎管狭窄症1例报告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腰椎附件结构性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成人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进展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
显微微创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