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虢周科教授从状态医学角度治疗疑难杂病临床经验

2016-03-10林松俊李丽灵郑浩涛虢周科

光明中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

魏 佳 林松俊 李丽灵 郑浩涛 虢周科



△指导作者

虢周科教授从状态医学角度治疗疑难杂病临床经验

魏佳林松俊李丽灵郑浩涛虢周科△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科(深圳 518033)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虢周科教授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探讨疑难杂病的治疗。方法选取虢周科教授临床案例详述临证经过,总结其精华。结果虢周科教授从医30余载,潜心研究,善于思考,总结了一套自己的临证诊疗体系,并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提出了从状态医学角度治疗疑难杂病,临床疗效非常显著。结论虢教授治疗疑难杂病疗效确切,为同道治疗疑难杂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虢周科; 状态医学;临床经验

虢周科教授基于临床实践认为疑难杂病就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治不好”的疑难杂怪病;即指病证的临床表现奇特;或病机隐晦不明;或病因、诊断和辨治上感到困难,难以明确诊断;或按常规的辨证思路遣方用药,往往难以取效者;或一时取效,却难于巩固者[1]。这些病症经常被误诊、漏诊,花费了大量钱财,给患者的精神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痛苦,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虢教授认真钻研中医经典,思其精要,取其精华,结合现代医学,提出状态医学理论,并运用状态医学理论于临床治疗疑难杂病,每获良效。他提出,状态医学是一种以人的躯体、心理、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和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健康与否为研究对象的临床医学,虽然其借助了生物医学的手段,但其研究方法、研究指标、研究目标均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生物医学,也不等同于精神医学和中医学[2]。今就虢教授治疗经验,总结一二。

1 乳腺癌

患者刘某,女性,65岁。2014年3月2日初诊。乳腺癌术后5年余。5年前因“右乳内上侧硬块伴疼痛”为主诉至我院甲乳外科就诊,经相关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立即行手术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然平素觉倦怠乏力,闷闷不乐,兴趣明显减少,不愿外出与人交流,自诉整日忧心忡忡,敏感多疑,总担心癌症转移再发,纳呆,眠差,入睡困难,易醒,醒后再入睡困难,多梦,二便调。经人介绍遂于至虢教授门诊就诊。见形体偏瘦,表情淡漠。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心理测评:90项症状测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可引出轻度抑郁、重度焦虑症状,及头晕头痛、胃脘不适、乏力等躯体化症状。虢教授诊断:中医诊断:郁病(肝气郁滞,气血两虚);西医诊断:乳腺癌术后;状态诊断:抑郁焦虑状态。治疗予中药汤剂以疏肝解郁,补益气血为法,科室经验方“郁乐冲剂”为主方加减(酸枣仁30 g,龙齿30 g,知母20 g,百合15 g,麦冬15 g,郁金15 g,香附10 g,白芍15 g,川芎10 g,柏子仁15 g,夜交藤20 g,珍珠母30 g,远志10 g)[3]。

二诊(3月16日):觉心情舒畅,乏力感好转,舌淡,舌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加柴胡10 g,6剂。

三诊(3月31日):精神矍铄,笑容满面,对生活充满信心。守上方,继服。

按:虢教授认为目前随着癌症患者的逐年增多,大量的社会资源被用于抗肿瘤治疗,大部分医生及患者注重单纯的生理治疗而忽视了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癌症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与外界理化生物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与心理情志因素及心理素质密切相关[4]。中医对癌症病因认识重视内源性因素,特别强调七情内伤。中医理论认为人的正常情志活动是以脏腑气血作为物质基础,癌症患者由于或正气虚损,或情志郁结,或病邪阻碍,或手术外伤等原因,使得某一部分气的正常运行受到了阻滞,气郁不疏,可引起情志活动改变,出现一系列抑郁情绪。癌症患者情绪容易出现明显改变,敏感多疑,过分担心忧虑,扰乱本人及其家属的正常生活。因此对于癌症患者的抑郁,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中药辨证论治以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从而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减少患者消极避世的观念,降低肿瘤患者的自杀率,减少患者及家人的痛苦,为社会及医院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造福社会。

2 肛门痛

患者李某,男,36岁。2013年4月2日初诊“肛门疼痛20年”,患者诉20年前开始出现肛内疼痛、灼热、坠胀、肛周放射痛,便意频频,时而感到肛内有异物阻塞感和直肠蠕动感,严重时肛门疼痛难忍,阵发性发作,时好时差,伴尿频,平素爱洗手,每次持续长达20分钟,情感淡漠,对家人漠不关心。情绪时而抑郁时而急躁多语,甚者几欲轻生,严重影响其个人及家庭生活、工作与学习。20年来在当地多家医院脾胃科、肛肠科就诊,治疗后均未见改善。经他人介绍来我专科门诊就诊。查:舌红,舌苔薄黄,脉沉弦。辅助检查:血生化、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013年4月2日查电子肠镜示:慢性结肠炎。心理测评:90项症状测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可引出中度抑郁、重度焦虑症状。虢教授遂诊断:中医诊断:郁病(气滞血瘀);西医诊断:肛门疼痛;状态诊断:抑郁焦虑状态;治疗宜于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中医心理治疗(内省感恩法)、音乐治疗。患者病程长,经相关专科检查肛门直肠无明确病变,故主要考虑精神因素引起的疼痛。予中药以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为法,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柴胡10 g,姜半夏10 g,竹茹10 g,枳壳15 g,白芍15 g,党参10 g,黄芩8 g,陈皮10 g、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3枚)。中医心理治疗(内省感恩法)、音乐治疗。

二诊(4月16日):肛内疼痛、灼热、坠胀、肛周放射痛较前稍好转,守上方,继服。

三诊(5月2日):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考虑患者病程较长,给予继服1月,嘱患者加强音乐治疗。

按:此类病者最大特点是,虽然主诉症状明显但临床进行肛门直肠局部检查如指检、肛门窥镜、电子结肠镜肠镜、盆腔超声波、腰椎或盆腔CT、磁共振(-R)等一系列的物理及化验检查,均无与自述症状相应的器质性病理改变存在。患者常因心理和社会压力因素等而诱发或加重。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包括躯体和精神症状如肛内有持续或陈发性的疼痛甚至剧痛,甚至用强烈的止痛针药也无法缓解,有的感到肛门内有蚁虫爬行感觉、或觉肛门有特殊臭味或感到肛门潮湿,但进行相关检查时无法发现有相应的阳性体征与病变。此类病人意识清楚思维正常,没有行为紊乱;但病人个体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易低落,常伴有失眠、多梦、头痛、胸闷不适、善叹息等神经弱及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此病病程较长,病人自觉有病并积极要求治疗,病情虽长,但没有明显消瘦。临床观察发现,这类疾病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更年期或接近更年期妇女易为发生。由于此类病人常因肛门直肠疾病在检查、诊治过程可能发生过失误、失败或屡治无效而使病人精神受到刺激产生恐惧、悲观、疑惑而引起持续性精神紧张,长期内心冲突的精神因素,造成中枢神经活动过度紧张而导致或加重本病。故针对此类患者,应运用状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诊治,因人因状态而制宜,疗效显著。

3 重症肌无力

患者王某,女,37岁。2014年8月10日因“全身乏力7年,双眼凝视4年,加重1月”就诊。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全身乏力,以四肢为主,双上肢明显,近端伸力较差,远端握力尚可,劳累后明显,休息后减轻。4年前出现双眼凝视,开始表现为眼球转动不灵活,后逐渐出现凝视,伴双眼睑下垂,闭目不全,一直在各院眼科就诊,未见改善。随后患者开始出现吞咽不畅,咽部梗阻感及言语无力,又多次往耳鼻喉科就诊,仍未见改善。伴有舌头不灵活,说话不流利,间有心悸。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查肌电图重复电刺激:阳性。给予诊断:重症肌无力。经治疗后症状稍有好转,双眼活动仍明显受限,活动后四肢有乏力感,有时觉吞咽不畅。一直口服药物继续治疗,现服强的松15mg qod、溴吡斯的明60mg tid。1个月前患者因感冒后出现全身乏力较前加重,尤以双下肢明显,行走数十米则需休息,伴吞咽轻度不畅感,今天来我院门诊就诊。症见:精神可,双眼闭目不全,四肢无力,以双下肢明显,咽部有吞咽不畅感,多关节疼痛、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胸闷等其他不适,纳眠一般,二便调。既往史:2005年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外院予输血小板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后一直口服强的松治疗,并逐渐减量至今为15mg qod。见舌淡红,少苔,脉细弱。查双眼睑闭合不全,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4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各向运动受限,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四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凝血四项:APTT:47.8秒,余无明显异常。虢教授给予诊断:中医诊断:痿证(肝肾亏损);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予中药汤剂以我科制剂“脑髓康”加减(黄芪、 葛根各10 g,川芎10 g,丹参20 g,桑寄生、山萸肉各15 g, 白芍20 g)[5],配合强的松15mg po qod、溴吡斯的明 60mg po q8h。

二诊(8月17日):患者症状未缓解,观察患者沉默少言,表情呆滞,追问病史,诉久病不愈,痛苦不堪,加之医疗费用巨大,家庭经济紧张,故4年来情绪低落,常暗中哭泣,整天不开心,予测宗氏抑郁焦虑评估提示中度抑郁症状,轻度焦虑症状。予以补充状态诊断:肝郁气滞(抑郁焦虑状态)。中药汤剂改为科室制剂“郁乐冲剂”[2],加氟西汀20mg qd,予心理安慰、疏导治疗。

三诊9月2日):全身乏力明显好转,舌头不灵活、说话不流利减轻,双眼睑较前闭合,情绪平稳,继续上述方案治疗。

按: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G确切病因不明,现代研究认为和遗传、易感性胸腺疾病、免疫紊乱、感染等因素相关。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现代医学多以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胸腺切除治疗。从中医角度看,痿病日久,无不伤及肝肾,肝肾阴虚,肝藏志,肝阴亏虚,不能藏志则情绪不宁,肾藏精,肾精不足,则精神呆钝,动力不足。以往对肌无力的治疗都忽视患者情志因素,正如本医案,一开始通过常规治疗手段难以获效,而通过中西结合方法调节情志,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这提示我们,治病不可只治身体之病,更要治心理之病。

4 阳痿早泄

张某,男,34岁,教师。2014年9月10日以“勃起不坚,伴早泄3年余”就诊。患者3年前结婚,初次性生活因精神过度紧张,加之连日劳累,未能成功,造成精神负担,后虽能勉强行房,但因勃起时间短,射精过快,不能尽意。半年前患者离异后再婚,行房时不由自主常想起以往的经历,心情紧张、沉重,夫妻生活质量差。患者自信心受挫,心情低落,闷闷不乐,兴趣减退,工作缺乏动力,而且容易与周围人起争执。患者于外院就诊,进行“阳痿、早泄系列检查”,诊断为精神性阳痿。来诊时不能完全勃起半年,早泄,性欲正常,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自卑感,胸胁胀满刺痛。见舌质暗红,苔黄腻,脉象沉弦。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理测评:90项症状测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可引出中度焦虑、抑郁症状及阳痿、早泄等躯体化症状。虢教授诊断为中医诊断:郁病(肝气郁结,瘀血阻络);西医诊断: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状态诊断: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抑郁焦虑状态)。中医治疗以疏肝解郁,化瘀通络为法,方药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6 g,白术15 g,当归20 g,栀子10 g,白芍20 g,茯苓15 g,牡丹皮10 g,甘草6 g)。

二诊(9月24日),患者精神舒畅,胸胁胀满刺痛消失,夫妻生活质量较前提高,舌脉同前。予前方继服。

二诊(10月10日),诉勃起硬度好,性交持续时间可,夫妻生活满意,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正常。予前方继服。

按:中医历代医家皆强调肝郁等肝之功能失调是阳痿致病之关键所在,《景岳全书·阳痿》:“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多致阳痿。”《广嗣纪要·调元》:“阳痿,少年贫贱之人犯之,多属于郁,宜逍遥散以通之,再用白蒺藜,以其通阳也。”现代男科中医家王琦教授指出:“男子有曲情,非女子独有;前阴为肝所统,气血充盈则振;宗筋为肝所主,治痿当重调肝。”临床辨证为先,阳痿肝病居首;注重体质,注意药物属性,药疗与食疗并用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强调说:“从肝论治阳痿,关键是抓住肝伤以致气血不调、运行障碍、宗筋失充这一病机核心,辨明证候,法以证立,方从法出”。临床实践活用调肝疏肝、活血通络、补气生血、潜阳凉肝、清热利湿、培土抑木等治疗方法等。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40%阳痿患者为精神病变所致,器质性阳痿占60%,而器质性阳痿往往不同程度地伴有精神方面的改变。而早泄的精神心理因素更是占主要地位,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上,焦虑几乎是性功能障碍的共同特征,器质性疾病所导致早泄则少见。所以在阳痿、早泄的治疗中,要特别关注患者心理因素,予心理疏导,让患者了解性知识,鼓励夫妻双方不要相互责备、埋怨,而应相互理解、鼓励。对于心理障碍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者,则可适当予抗抑郁、抗焦虑治疗。

参考文献

[1]许云姣,刘思毅,邓艳蓉,等.袁红霞辨治疑难杂病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9):1836-1837.

[2]虢周科.状态医学之我见[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1):8-10.

[3]虢周科,李丽灵,魏佳.癌症治疗观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7):1377-1378.

[4]魏佳,虢周科.虢周科教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经验[J].西部中医药,2014,27(1):54-55.

[5]虢周科,曹更生,陈安莉.滋养肝肾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函授,2000(4):13-14.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15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0-1382-04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刘言言2015-04-28)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增液汤和寿胎丸加减治疗羊水过少临床经验分析
高瞻治疗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的临床经验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闵晓俊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临床经验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方邦江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经验
蒙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
魏执真教授辨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