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蚌埠市三年打击无证行医工作分析

2016-03-09朱鲲

淮海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现状对策

朱鲲



蚌埠市三年打击无证行医工作分析

朱鲲

[摘要]目的:根据近年来蚌埠市无证行医现状,分析形成原因,并尝试从增加医疗供给和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方面提出相应策略。方法:根据原安徽省卫生厅制定的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重点监督检查计划(2012-2014年)设计的统计报表,搜集无证行医的主要数据,将数据录入原卫生部设计制定的打击无证行医形势分析问卷录入库。统计数据自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结果:无证行医场所多分布于外来流动人口集中的城乡结合部以及部分农村地区,占调查总数的78.64%;内容以内科和儿科居多,占调查总数的92.27%和49.55;查处的无证行医案件,移送困难,能追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在历时3年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主要还是以卫生部门为主开展工作,部门配合有待加强。结论:打击无证行医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加必要的投入,加大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力度,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特别是建立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体系。

[关键词]无证行医; 现状; 对策; 长效机制

无证行医特指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行医行为,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因素之一。打击无证行医,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政府的主要职责。随着打击无证行医工作深入持续开展,无证行医查处工作日益复杂和艰巨。分析打击无证行医现状,探索打击无证行医工作对策,对于不断完善卫生监督新举措十分必要。本文对蚌埠市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三年打击无证行医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为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无证行医者调查资料,共673份。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方式。一是针对无证行医人员和黑诊所周边居民开展调查,深入探究黑诊所存在的原因和存在形式;二是对无证行医个案查处、非法行医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和黑诊所消亡情况调查,分析打击无证行医工作执法能力,评价执法体系运行效果。回顾性调查包括受害者情况、无证行医个案查处、非法行医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及黑诊所消亡情况。现况调查包括无证行医和黑诊所周边居民认知调查。

1.3质量控制对项目负责人及调查人员进行项目培训,学习调查表适用方法,确定统一标准。为保证录入数据的一致性,采用双录入双核查操作,使录入的错误率达到最低。使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导入Excel 2003予以分析。

2结果

2.1无证行医查处情况近3年我市无证行医取缔223户次,同一无证行医人反复取缔最高次数4次,立案处罚220件,其中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处罚2次以上的16户次,以非法行医罪向公安部门移交4件,判处非法行医罪2件。无证行医的诊疗科目最多为内科及儿科。

2.2无证行医人员情况分析调查40名无证行医人员,年龄23~67岁,男26名,女14名,其中无任何执业资质30名。无证行者中未接受医学教育的占76.0%,高中以下占86.87%。

2.3无证行医场所情况从40名无证行医人员场所来看,87.5%有固定行医场所,其中房屋自有占34.3%,租赁占65.7%;行医场所是流动的占12.5%。

2.4无证行医人员地域分布40名无证行医人员多分布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共有31名,城市社区9名。农村的无证行医者多为乡村医生在家行医。

2.5无证行医案件处罚情况自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全市共上报220例无证行医案件,无资质人员147例(包括大药房21例),占总数48.64%;220例上报案件的非法行医者中有215名是本地户籍,且场所固定,自有房屋者172例,租赁者47例;行医科目:开展内科诊疗203例,儿科诊疗109例,牙科7例,中医科4例,医疗美容1例,其他(康复)2例。

3原因分析

3.1农村无证行医高于城市主要是村卫生室的布局不合理、地处偏僻,致使很多乡村医生不愿进入村卫生室而在家私自开展诊疗活动;同时,很多群众为了方便,也主动上门要求村医为其诊疗。

3.2零售药店无证行医占有一定比例我市药店无证行医越来越多,近3年无证行医查处案件中药店行医占9.09%。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零售药店越来越多,加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价,竞争也日益激烈,药店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设立输液房,开展诊疗活动。

3.3无证行医行为更为隐蔽从近3年的调查资料来分析,蚌埠市卫生行政部门多次对无证行医活动进行专项治理和打击,取缔了大批无证行医的诊所和游医,非法行医现象得以遏制,但是无证行医依然存在。无证行医多集中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且行医地点多隐蔽,无证行医人员通过老乡介绍、电话预约、送药上门、诊药分离等手段规避卫生执法检查,行医行为更为隐蔽[1]。

3.4公众对无证行医认知有待提高共调查211名居民,普遍对无证行医认知不足,还有人认为无证行医收费低,手续简单,不用排队,行医者服务态度好,很方便,对黑诊所危害性认识不足是其选择到黑诊所就医的重要原因[2]。

3.5医保制度不完善蚌埠市地处交通要道,人员流动大,众多外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薄弱,且多数没有完善、便捷、低价的医疗保障,经济收入低,大量低收入流动人口是非法行医行为存在的重要土壤[3]。

3.6无证行医者学历低就业难近年来各类医学院扩大招生,招收大量的自费生,毕业后进不了医院。开办体诊所成了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而国家对个体行医的准入标准高,总量控制严格,使得多数个体行医难以合法化。

4建议

4.1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4.1.1完善农村卫生网络农村卫生室布局和建设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方便群众就医等原则,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乡镇卫生院、乡村一体化建设,向群众提供价廉、优质的医疗服务。

4.1.2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方式应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在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服务态度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落实好辖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不断压缩无证行医市场空间。

4.1.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监管根据无证黑诊所伴随着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而迁徙的特点,应采取灵活的措施和方法,鼓励甚至补贴社会资本在流动人口集中区域设置个体诊所等,以进一步满足当地常驻、暂驻人口的医疗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百姓医疗需求,保障其健康权益。

4.2加大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力度

4.2.1提高保障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继续提高百姓参保率,扩大覆盖面,使更多人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险待遇,减轻百姓就医负担;二是结合流动人口跨行政区域流动的特点,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之间、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医疗费用及时结算,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障制度异地就医保障措施。三是针对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特定人群,提高参保率,减轻就医负担,调控就医行为,引导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4.2.2扩大惠及百姓公共卫生在政府配置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时,充分考虑流动人口因素,切实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强化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4]。

4.3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4.3.1加强部门衔接配合各级政府牵头,属地负责,把打击无证行医工作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围,并将打非工作纳入政府、街、乡镇政府的考核目标。加强社会综治部门的衔接配合,加强对出租房、药品、医疗器械的经营管理,建立工商、药监、公安、卫生等综合执法部门,明确各自在打非中的职责,形成长效机制,对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处罚2次以上仍在非法行医的,要向公安机关移交,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5]。

4.3.2妥善解决历史问题乡村医生职称、待遇、养老等问题解决好,乡村医生在家无证行医也就相应减少;妥善解决撤村改居后村卫生室、乡医的去处;降低医学教育盲目扩招,妥善解决医学院校专科毕业生的问题,逐步代替原乡村医生。

4.4普及公众卫生法规知识打击无证行医行为的同时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无证行医危害,合理就医;宣传部门把打击无证行医列入公益性宣传,卫生部门可以通过媒体将“专项行动”的进展、重大案件查处情况及时向市民通报。开展通俗、贴近生活的宣传活动,使“打非”行动深入社区、乡村,使无证行医无市场,从而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确保群众的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吴春燕.嘉定区381例无证行医案件查处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3):442.

[2]樊春,徐庆华.安徽省3市黑诊所周边居民对非法行医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5,22(3):265.

[3]赵树奎.流动人口对非法行医行为认知情况调查[J].首都公共卫生,2008,2(4):184-186.

[4]张远丽,张彩霞.我国非法行医的现状及对策建议——以案件统计为分析视角[J].医学与法学,2015,7(4):47-50.

[5]吕建华,戴春生.大兴区155起非法行医案件行政处罚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7):882.

(收稿日期:2016-01-11)

[中图分类号]R 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365-03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59

[作者简介]朱鲲(1982-),男,公卫医师,大学。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 医疗机构监督科,233000

·卫生管理·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现状对策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