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动图在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功能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6-03-09冯雪虹

淮海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红斑狼疮

冯雪虹



超声心动图在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功能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冯雪虹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功能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红斑狼疮并发右心功能损伤患者与30例超声心动图及查体均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采集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测量右心室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2组右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检测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功能损伤的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红斑狼疮;右心功能损伤;超声心动图

红斑狼疮是一个累及身体多系统器官且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原因主要与药物、遗传、感染、物理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昏、低热、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易出现肾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狼疮性脑病)等并发症[1],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准确评价红斑狼疮患者的右心功能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对超声心动图在红斑狠疮患者右心功能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30例红斑狼疮并发右心功能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8,年龄29~50岁,平均年龄为(39.50±3.45)岁;另选择30例超声心动图及查体均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为(39.45±3.63)岁。2组观察对象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观察对象均采用GE VIVID E9DE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将探头频率设置为2~5 MHz,实时四维探头频率设置为1~3 MHz,配有四维图像处理工作站,所有操作均需由有丰富经验的超声心动图医师进行。患者采用左侧卧位,将S5-1探头放置于患者心尖处,采集标准心尖四腔切面,测量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将X3-1探头放置于心尖处,获得心尖四腔图,对双平面的图像进行调整,采用QLAB分析软件对右室舒张末及收缩末心内膜的边界进行描记,分析右室容量及收缩功能。测量右心室射血分数。射血分数=(舒张末容量-收缩末容量)/舒张末容量[2]。

2结果

对照组健康人群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右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7.25±10.78)mL,(33.63±5.74)mL,(55.21±3.21)%;观察组红斑狼疮患者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右室射血分数分别为(86.29±10.88)mL,(47.63±8.13)mL,(55.63±54)%。观察组红斑狼疮患者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2组观察对象右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红斑狼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遗传、药物、感染、内分泌因素等。(1)遗传:有研究表明,红斑狼疮患者的一级亲属中有20%出现同类疾病,如高球蛋白血症及多种自身抗体和T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2)药物:青霉素、金制剂、磺胺类等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变态反应,激发狼疮素质或加重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3]。(3)感染:从红斑狼疮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均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患者血清对病毒滴度升高,均提示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4)内分泌因素:本病的发病率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多发生在生育期,因此认为与雌激素水平相关,且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泌乳素值含量较高,导致性激素的继发性变化[4]。

临床中评价右心功能的方式有许多种,但均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创伤性及放射性。超声心动图是一种超声诊断仪,能清晰显示患者心脏的立体结构,无需像二维超声心动图需要依靠形态学假设来推算其容积[5],其可直接测量心室容积,具有一定的优势。除此之外,其还具有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本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红斑狼疮患者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但2组右室射血分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四维超声心动图不易受透声性及系统增益设置的影响,在检测的过程中不易受患者呼吸状态的影响。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操作简便,能有效、准确的评价右心室功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航,沈学东,宋秀兰,等.应用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指标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右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3):199-203.

[2]雷芳,林毅,唐建华,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J].山东医药,2010,50(52):99-100.

[3]陈武,柴丽,杨丽清,等.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6):390-394.

[4]赵航,沈学东,宋秀兰,等.肺血管阻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功能减退的预测效果[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3):283-286.

[5]巨兰,杨艳波,王惠,等.TDI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功能变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2):74-75.

(收稿日期:2015-11-16)

[中图分类号]R 59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312-02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27

[作者简介]冯雪虹(1983-),女,主治医师,研究生。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功能科室 214000

·临床经验·

猜你喜欢

超声心动图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起搏器植入术的研究报告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心电图改变综合分析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评价
CD40-1C/T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