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43例护理体会

2016-03-09李静

淮海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阿替普酶肺栓塞溶栓

李静



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43例护理体会

李静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转归及护理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43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溶栓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43例患者经积极溶栓治疗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例出现大便隐血阳性,无柏油样便;5例出现采血处局部血肿,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溶栓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和监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及防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是溶栓成功关键。

[关键词]肺栓塞;阿替普酶;溶栓;护理

肺栓塞(PE)是指栓子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肺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特别是大面积肺栓塞病死率高[1]。栓子来源不同部位,栓子分为血栓、脂肪栓、羊水栓、肿瘤、空气栓等。其发病急、致死率高、误诊率也较高。目前溶栓抗凝是治疗血栓性肺栓塞的最佳手段。笔者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阿替普酶治疗血栓性急性肺栓塞43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溶栓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干预,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2.5±3.37)岁。其中脑梗死5例、糖尿病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所有病例均经肺动脉CTA证实存在肺动脉栓塞。诊断标准:参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诊断标准,并无溶栓禁忌证[2]。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常规下给以阿替普酶100 mg溶于0.9%氯化钠50 ml中,采用微泵注射,在3 h内按下列方式微泵推注完毕。即前30 min注入10 mg,以后60 min内注入50 mg,最后剩余时间内注入余下40 mg。检测INR,待其将至2.0时,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3~5 d,同时给予华法林口服6个月,将INR维持在2.0~3.0之间。

2结果

本组43例患者经积极溶栓治疗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例(6.98%)出现大便隐血阳性,无柏油样便;5例(11.62%)出现采血处局部血肿,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3护理

3.1心理护理肺栓塞患者常有呼吸困难、胸痛及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有频死感,且有猝死可能。所以患者易产生焦虑、厌燥不安、恐惧心理。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评估,找出问题关键。并将患者置于单人病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心理疏导,安慰及陪伴、关心患者。并向患者讲解溶栓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讲解溶栓治疗成功病例,鼓励患者坚定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

3.2溶栓前护理对一经确诊患者,迅速开放2条静脉通道,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1)一般生命体征评估:肺栓塞患者病情易随时变化,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监测血气变化,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100%。(2)再出血风险评估:溶栓治疗会引起再出血可能。用药前评估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有无严重的创伤、颅内肿瘤、近10 d有无大手术史。一旦有上述病史,严禁溶栓治疗。(3)溶栓前护理告知:告知患者用药后要进行自我观察,包括:全身皮肤有无瘀点、瘀斑、牙龈及鼻腔有无出血、观察大小便颜色、避免创伤。

3.3溶栓中护理溶栓及抗凝治疗最大的副作用是出血,发生率为5%~7%,致死性出血发生率为1%。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2%,约半数死亡[3]。溶栓治疗时要严格遵守医嘱,控制溶栓药物剂量、泵入时间设置。选择粗且直的血管,并避开关节部位。采血部位常规予盐袋压迫,观察静脉留置针皮肤穿刺处有无渗液。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跟踪血气、血常规变化。每4 h测凝血酶1次,并动态观测凝血功能,及时告知医生组。出血特别是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头痛症状[4]。特别是老年患者,易并发颅内出血,要重点监测患者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组。

3.4溶栓后护理要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症状变化,积极处理各种原发病和并发症,警惕二次栓塞发生可能。避免用力咳嗽以防咯血,选用软质牙刷、严禁揉鼻,保持大便通畅。在INR维持在2.0~3.0之间,停用阿替普酶,改为口服华法令,并维持6个月以上。本组出现5例采血部位血肿,3例大便隐血阳性,均未特殊处理。

4体会

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诊断较困难,如诊治不及时,部分患者可导致死亡。溶栓目的在于有效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和肺毛细血管血液流量,改善氧结合率,从而降低右心室前负荷,逆转右心功能衰竭,进一步降低肺栓塞病死率。注射用阿替普酶为第三代溶栓药物,具有强溶栓作用,选择性地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而不产生应用链激酶时常见出血并发症,此外还可以抑制血小板活性,防止二次栓塞发生。静脉注射后迅速自血中消除,用药5 min后,总量的50%自血中消除,10 min后体内剩余药量仅占总给药量的20%,20 min后则仅剩余10%。可行静脉推注治疗,应用方法简便易行,并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肺栓塞中证实安全、有效,已经成为急性心、肺梗死主要溶栓药物[5]。

田胜男等[3]报道出血发生率为5%~7%,本组病例局部血肿出血发生率为11.62%,大便隐血阳性发生率为6.98%,远大于田胜男等报道,可能与我院护士穿刺技术或样本量小有关。所以在溶栓过程中要加强对肺栓塞的的认识,特别是急性重症肺栓塞,要在溶栓过程中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并配合医师,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相关危险因素,防止二次血栓发生。告之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坚持服药6个月以上,不可擅自加减量,如有漏服应在当天及时补服;教会患者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瘀点及瘀斑,便血,皮肤破口处出血不止等出血现象;服用华法令期间避免食用含维生素K高的食物,如动物肝、生菜、波菜、豌豆等,以免影响药物疗效。护士只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专业警觉意识,才能迅速配合急救,并做好相应基础护理和溶栓后的康复指导,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远期生活质量都有着实际临床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8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病和呼吸病杂志,2001,24(5):259-264.

[3]田胜男,耿连霞.肺栓塞溶栓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93-1294.

[4]张所珍.浅谈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413.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41-542.

(收稿日期:2015-09-06)

[中图分类号]R 473;R 5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363-02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58

[作者简介]李静(1982-),女,主管护师/护士长,大学。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236800

猜你喜欢

阿替普酶肺栓塞溶栓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