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分析

2016-03-09张毅冯春

淮海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奥曲肽肝硬化

张毅,冯春



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分析

张毅,冯春

[摘要]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8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禁食、补充血容量、输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抗菌药物及质子泵抑制剂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垂体后叶素50 u加入生理盐水维持静滴0.1 u/mim;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以后以25 μg/h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不给垂体后叶素。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7.29±1.55)d,对照组(9.41±1.74)d,治疗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t=-5.305,P<0.05)。结论: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确切。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垂体后叶素;奥曲肽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呕血和(或)黑便,来势凶猛,出血量大,数小时内可超过1 000 ml或者循环血容量的20%左右,大量出血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若不能紧急止血,势必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病死率非常高,如何有效止血成为临床关注核心,药物治疗仍是其重要内科治疗手段。我院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8例,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60.95±7.76岁)。肝炎后肝硬化50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不明原因肝硬化8例。所有患者肝硬化诊断均经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或至少两种影像学检查(CT,MRI,B超)明确诊断为肝硬化,且曾行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证实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均伴有呕血和(或)黑便,结合肝功能、大便隐血试验等相关检查,诊断为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构成、肝功能Child评分及出血量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禁食、补充血容量、输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抗菌药物及质子泵抑制剂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垂体后叶素50 u加入生理盐水维持静滴0.1 u/mim,至血止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以后以25 μg/h持续静脉泵入,该组患者均排除冠心病。对照组用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以后以25 μg/h持续静脉泵入,不给垂体后叶素。

1.3疗效观察(1)无呕血、黑便次数减少或大便转黄。(2)周围循环衰竭明显好转。(3)胃镜示出血已止。(4)在补液及尿量充足情况下,血尿素氮水平下降或趋于正常。其中显效为12 h内出血停止,无再次出血征象;有效为12~48 h内出血停止,无再次出血征象;无效为48 h后出血仍未停止,或血止后短期内再次出血,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2.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

2.2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7.29±1.55)d,对照组(9.41±1.74)d,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5,P<0.05)。

2.32组患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发生腹部绞痛2例,大便次数增加2例,胸闷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发生头晕2例,大便次数增加1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经过滴速调整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改善,不影响病情。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严重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出血1周内死亡率可达25%~50%,约50%~80%的患者会再次发生出血,再次出血死亡率可高达30%~70%[1-2],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或套扎等治疗可有效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但对操作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很多基层医院尚无法完全开展。因此,首选药物治疗仍是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治疗措施。

垂体后叶素是临床上最早使用的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直接作用于动脉的平滑肌,收缩腹腔脏器毛细血管及小动脉,降低内脏的循环血量及门静脉血量,门静脉压力下降;同时还可降低心输出量及奇静脉血流[3],从而起到止血作用。而其强烈收缩血管作用亦可产生较多副作用,如肠道缺血、高血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但小剂量应用可大大减少其副作用,必要时可同时应用硝酸甘油,能有效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8肽生长抑素拟似物,该药半衰期较长,约90~120 min,亦是近年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常见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1)选择性降低门静脉压力和内脏血流,但不伴有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2)收缩食管下端括约肌,压迫食管一端静脉丛,从而降低曲张静脉的血流量[4]。(3)通过抑制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而导致内脏血管收缩,从而降低门静脉血流速度,减少门静脉血流量。(4)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及胃泌素的分泌,促进黏膜修复及血小板的血块收缩和凝集等功能[5],从而有助于止血。

从本资料结果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协同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胃内pH值,有助于止血,且住院天数缩短,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两者联合应用止血疗效更高,并且相对经济、安全、快速,不良反应率低,可视为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综上分析,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De Franchis R,Primignani M.Natural history of portal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Clin Liver Dis,2001,5(3):645-663.

[2]D,Amico G,de Franchis R.Upper digestive bleeding in cirrhosis.Post-therapeutic outcome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J].Hepatology,2003,38(3):599-612.

[3]王桂良,文萍,文剑波,等.垂体后叶素与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本-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217-2218.

[4]Barrioz T,Bordenrie C,Strock P,et al.Effects of octreotide on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J].Dig Dis Sci,1998,453(7):1566-1571.

[5]李英荃.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0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1,6(24):3521-3522.

(收稿日期:2015-11-24)

[中图分类号]R 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332-03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39

[作者简介]张毅(1984-),女,医师,在读研究生。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233000

猜你喜欢

垂体后叶素奥曲肽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醋酸生长抑素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比较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