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吻合器Dixon术后吻合口瘘与直肠癌位置关系探讨

2016-03-08何建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齿状口瘘吻合器

何建智

河南陕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陕县 472000



双吻合器Dixon术后吻合口瘘与直肠癌位置关系探讨

何建智

河南陕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陕县472000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Dixon术后吻合口瘘与直肠癌位置的关系。方法2011-01—2016-01,共使用双吻合器行Dixon手术12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7例。根据直肠癌的位置将患者分为3组。中高位组: 45例,距齿状线>7 cm。低位组:40例,距齿状线5~7 cm。超低位组:35例,距齿状线≤5 cm。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低位组吻合口瘘发生率25.71%,低位组为17.50%,中高位组为2.22%。超低位组显著高于低位组,中高位组显著低于超低位组和低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吻合器Dixon术后,吻合口的发生率与直肠癌的位置有密切关系,瘤体下缘距齿状线越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愈高。

直肠癌;Dixon手术;吻合口瘘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临床比较常见。我国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60%~75%,青年人(<30岁)直肠癌比例高,约为10%~15%[1]。既往对低位直肠癌常规采取Melis手术,虽然效果良好,但乙状结肠左下腹永久造口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精神带来巨大创伤[2]。随着吻合器械的普及,中、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Dixon手术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术后吻合口瘘是术后最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2011-01—2016-01间,我们共使用双吻合器行Dixon手术12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7例(14.17%)。现对患者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肿瘤位置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关系,为预防术后吻合口瘘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01—2016-01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的120例直肠患者为观察对象。均根据病史、直肠指诊、影像学检查、结肠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无手术禁忌证。均在全麻下使用双吻合器行Dixon手术。根据直肠癌的位置将患者分为3组。中高位组: 45例,距齿状线>7cm。男25例,女20例;年龄45~62岁,平均55.13岁。溃疡型15例,隆起型20例,浸润型10例。低位组:40例,距齿状线5~7cm。男21例,女19例;年龄44~63岁,平均55.63岁。溃疡型16例,隆起型21例,浸润型8例。超低位组:35例,距齿状线≤5cm。超低位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6~65岁,平均56.53岁。溃疡型10例,隆起型15例,浸润型10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左下腹旁正中切口入腹。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周围淋巴结,裸化血管后在根部结扎切断。提起乙状结肠,依据全肠系膜切除原则利用超声刀将乙状结肠及直肠游离,直至肛提肌平面。在距肿瘤10 cm处的乙状结肠上预置荷包缝线,在缝线远端离断肠管,远端缝闭,近端置入吻合器抵钉座,将荷包缝束紧打结固定在抵钉座柄上。距肿瘤下缘2~4 cm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将直肠闭合并离断。移去大体标本,创面严密止血。扩肛后由肛门置入29~32 mm管型吻合器,将中心杆由残端中点偏背侧穿出与抵钉座柄对接后完成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端端吻合。吻合口附近留置引流管,由会阴部肛旁引出。生理盐水冲洗盆腔,关闭盆底腹膜和切口,结束手术。

1.3吻合口瘘的诊断本组17例吻合口瘘中,7例发生于术后第4 天,6例发生在术后第5~7天, 4例发生在术后第9天。诊断依据:骶前引流管(袋)内有气体及粪样肠内容。3例体温升高。经直肠指诊,可触及瘘口和其旁边的引流管。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中高位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2.22%),低位组为7例(17.50%),超低位组为9例(25.71%)。超低位组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低位组高(χ2=9.934,P<0.05);低位组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中高位组高(χ2=5.797,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对直肠解剖结构及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逐渐深入,以及双吻合器技术的普及,Dixon手术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直肠癌根治术式[4]。Dixon手术由于保留患者肛门及控制排便的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直肠的特殊解剖部位和生理环境,术后常易并发吻合口瘘,吻合口瘘是Dixon手术后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5]。其诱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6]:(1)患者自身因素:如高龄、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都会影响吻合口愈合;术前存在肠梗阻使肠道准备不充分及肠壁水肿,影响吻合口愈合。(2)手术操作不规范:如吻合口张力过大,吻合口两端肠管血运不良,盆腔引流不畅,吻合器操作失误等,均可影响吻合口愈合[4]。

我们使用双吻合器行Dixon手术的12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7例。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超低位组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低位组高,低位组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中高位组高。表明直肠癌的位置也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直肠癌位置越低,手术操作难度愈高,导致吻合不佳。此外超低位或低位吻合后远端肠管的血供只能依赖肛管动脉,肿瘤下缘距齿状线的距离越短,术后直肠远端血供越差,因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愈高。因此在对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Dixon手术时,更应该加强预防措施[7]。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08.

[2]张康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 593-5 594.

[3]李涛,章恒.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J].海南医学,2010,21(12):96-97.

[4]王锡山.低位及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及功能评价[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1):19-20.

[5]仲发银,戴炜炜,王平.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10):755-756.

[6]王若天,符敏,王健宝,等.吻合器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30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7):84-85.

[7]孟庆成,王芳丽,吉小昌,等.双吻合器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0):1 608-1 611.

(收稿2016-05-11)

R735.3+7

B

1077-8991(2016)05-0012-02

猜你喜欢

齿状口瘘吻合器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炎症相关指标在胃肠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降钙素原对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结直肠癌吻合口瘘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Ⅱ型齿状突骨折的解剖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吻合口瘘的操作技巧
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直肠内脱垂性便秘128例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齿状突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