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阳光理念”做教育

2016-03-07刘合荣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秭归县秭归阳光

刘合荣

秭归县实验小学依托阳光教育理念,总结和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依学而导,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已走出学校,正在向全县和更大范围推广。

众所周知,教学模式是基于某种教学理念,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总体框架和结构。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基本观念、功能目标、静态结构、动态结构和操作策略等要素。其中,基本理念是教学模式的灵魂,或者说教学模式就是这种理念的操作化。秭归县实验小学把阳光育人理念作为模式的思想基础,这不仅为模式的操作化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模式的操作策略注入了深刻内涵,即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这是其教学模式受到教师和学生欢迎的内在原因。

秭归实小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容易被师生接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种模式是教师集体选择和创造的结果。实践中,教师们把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经验,用经验验证和完善理论,从而实现了经验和理论的有效沟通和转换。这样做的结果是,构建与运用模式成为全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行动,大家不受其所累,反而以此为乐。

在我看来,秭归实小教学模式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研究中心的转移和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往,诸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只研究和考虑教师的教导和教授行为,而不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即导学和互动),也不关注教学的真实情境是否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实施。换言之,以往的教学,多数只关注在一般情境下教师教授行为的“规律性”,而忽视了多要素的整体协调关系与作用,缺乏一种复杂的关系性的思维方式的引领。这就必然导致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的过分程式化。过于程式化的模式,看似简单易操作,实际上会影响师生智慧与创造性的发挥。秭归县实验小学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就旗帜鲜明地把“以生为本”放在了教学教研的中心。从模式的内涵来讲,它不提倡简单的、平面的知识技能传授,而倡导三维目标立体呈现、交融一体。研究中心与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模式研究走出了封闭的死胡同,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是多手段的综合运用。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育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止步不前,甚至于倒退。比如,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果还摆脱不了粉笔加黑板的束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秭归实小的课改是具有前瞻性的,他们考虑到了现代教育技术背景和电子白板教学手段的运用,考虑到了阳光的教育评价的情境熏染作用,考虑到了动态调整与生成的变式策略等。这样,他们的模式就具有了较大的包容性。所谓“有容乃大”,具有包容性的模式,其发展前景自然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秭归县秭归阳光
走,出发!
匠人:在秭归打造一艘传统龙舟
秭归端午节日文化的十大类型
原味·秭归端午
秭归端午:楚乡遗俗至今留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秭归县努力破解农村群众出行难
做好精准扶贫的民生答卷——秭归县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亟待加强——以秭归县为例
畅想马年 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