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有目标导在难处

2016-03-07康曼曼杜江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字形詹天佑爱国

康曼曼 杜江萍

《詹天佑》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传统篇目。笔者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目标导航,尝试自学

学习目标具有导航作用。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对教学目标了然于胸,而学生却茫然无知。这种课堂,学生难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阳光课堂”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那么,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开课伊始,教师抓住“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中心句,引导学生找出凸显詹天佑品质的两个关键词——“杰出”和“爱国”,并顺势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文是怎样突出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出自学提示,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

目标已定,方法已明。接下来,教师给足时间,让学生围绕目标,深入文本,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展示收获,梳理学点

自学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学过程中知道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从交流中发现,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通过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事具体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部分学生还通过詹天佑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感悟到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和爱国情怀。

交流过程中,部分学生提出了疑惑: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到底是怎样运行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理论性较强,大部分学生读了文字后似懂非懂。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个难点,那么也难以真正理解本课的重点——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情感。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决定先引导学生认识人字形线路,进而突破教学重点。

三、重点引领,难点突破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直观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个难点。对于“开凿隧道”,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画出开凿方法示意图;对于“人字形线路”,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然后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人字形线路的作用。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互说互演中理解了设计人字形线路的原因,并认识到了詹天佑的“杰出”。

以此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大概”“差不多”“勉励”等关键词,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詹天佑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抓住“亲自”“扛”“背”“始终坚持”“白天”“晚上”等词语感受詹天佑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奉献精神。教师还抓住“困难”一词追问:詹天佑在主持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了一些描写环境恶劣的词语,谈了自己的感受。仅仅这样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教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詹天佑还遇到了什么困难?通过阅读,学生明白了,詹天佑还要面对帝国主义的要挟和嘲笑。这就很自然地联系到了文章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结合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学生真正理解了第四段中关于詹天佑心理描写的句子(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仅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从而认识到了詹天佑的“爱国”。

至此,教学重点、难点顺利突破。教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詹天佑的“杰出”“爱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心中。

四、总结运用,拓展提高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在学生对詹天佑的“杰出”“爱国”有了真切的认识,并对其生出敬仰之情后,教师设计了写话训练:为了纪念那段难忘的历史,河北省政府在张家口重塑了詹天佑的铜像。面对铜像,你们一定有很多心里话想对詹天佑说,请将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词语。这样设计,既让学生找到了宣泄情感的载体,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秭归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人字形詹天佑爱国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浅谈山区急流航道人字形操纵技术之创新应用
阅读理解题汇编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一种新型船用油雾箱百叶窗的设计及应用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32项工程喜获第十一届詹天佑奖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