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家生命哲学思想探析

2016-03-07刘经纬高博文

关键词:佛家众生敬畏

刘经纬,高博文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佛家生命哲学思想探析

刘经纬,高博文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当代社会日益严重的浮躁现象,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对自身生活及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佛家生命哲学进行解析,对佛家哲学的本质与目标进行理解,讨论佛家中对于因果报应、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哲学思想,通过学习与体验佛家哲学中对于生命的敬畏,寻觅到生命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法。

生命;自然;和谐;敬畏

一、佛家哲学的生命理念

自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引领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快速革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科学技术带来的快速变革显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阻挡的潮流。

科学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相对的,这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科技快速变革带来生活环境飞速变化,人们不得不加快适应的步伐,直接导致生命生活的快节奏化,这种快节奏打乱了原本人与自然、生命的和谐,人们不再有更多的时间注重于生命的品位,而是为了跟上时代的车轮,急切地希望有所成绩,这也是社会整体浮躁氛围的一个缘由。这种浮躁,使得人们精神生活匮乏,甚至这种急于求成的浮躁,使得人们不顾环境的自我修复,为了一时之利对自然造成不可治愈的破坏。

科技的进步确实提高了人们生存的质量,但并不等同于使人们的精神得以满足。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我们大都沉溺在科技发展带来生理上的满足,而很少注重品性的酝酿,导致我们缺少一种精神上的富足,直接导致内心的空虚。面对这种社会现象,人们在不断进行尝试,以便解决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与自然共同进步的问题,然而,并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笔者认为,佛家的生命哲学理念中涵盖了使外部环境与内在精神和谐发展的方法,这显然可以作为一种解决社会浮躁问题的途径。通过对佛家生命哲学理念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适当地放慢生命的节奏,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敬畏万物,善待自然,会使我们的内心在不落后于环境快速发展的同时得到升华,而当更多人的内心得到富足时,势必会改变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整体氛围,使人与自然再度协调发展。

(一)佛家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佛家哲学认为苦是贯彻于生命始末的,是生命的本质。“有此身故有是苦”[1],佛教人生观的核心是苦,也是佛教教义的重要基础。佛家中苦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生理的苦痛、处事的苦痛、心灵的苦痛等。佛家的苦主要分为三种,即苦难之苦、世事无常、因缘和合。

“四圣谛”是佛家围绕苦而得到的哲学理念。“四圣谛”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分别对应着苦的形态、苦的缘由、苦的消失、灭苦方法。“四圣谛”是一种解决人生困苦的方法论,通过发现、解决问题,从而使人可以在心灵与生理上得到超脱,得以脱离苦难。

在佛家的哲学理念中,人世的苦不是孤立、偶然的,是伴随人生而来、因缘和合而成。人世的苦也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当环境浮躁时,人便会有欲望,从而变得贪婪,这种贪婪负载到环境之中,周而复始,人与环境一同于痛苦中挣扎。佛家中有心动念起即是罪的说法,人们要脱离如今的浮躁生活,使自身与自然和谐发展,从人心灵的最深处,克服欲望和由欲望带来的罪恶对人生的捆绑、束缚,从而达到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二)佛家生命哲学的目标

开悟与解脱是佛家生命哲学最终的目标。佛家认为,人受业力制约,只有通过自身修为,才能冲破苦难,得到开脱。“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2](P191)。可见,业力指造成人们苦难的因由,只有去除这些因由,才是痛苦止息的时候。

佛家的修行在于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佛家的修行不仅仅是禁止,更多的是开悟。修行的方法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这些修行都是为了开悟而打下的根基,而八正道则是达成明慧目标的方法。

佛家认为只要通过修行,人人都是可以做到开悟与解脱的,所谓“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人人生而具有佛性,即去除苦难的能力。这说明佛家的哲学覆盖面极为广泛,应用性很强,佛家的修行在于通过传播正道,修行的方法也需要人们不停地学习,这与当今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不谋而合。可见,佛家的理念完全可以适应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令人们的思维明慧、心灵升华。

二、佛家生命哲学的观点

(一)因果报应

缘起论是佛教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太虚曾有一段说明,“我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语默动静,无一不与万事万物为缘而互通消息;更推广论之,山间的一草一木,海洋中的波涛与空气,天上的星球运作,无不与每一物互相为缘以致其违顺消长”[3](P11)。缘起就是因由,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触发的。与缘起相对应的,就是结果。结果作为现象本身的形态出现。结果的形态取决于缘起的条件,通俗地说就是种瓜得瓜。世间万物皆出于因,缤纷色彩皆归于果。佛家的因果学说,将世界的发展轨迹进行透彻的探讨。佛家的苦痛也是如此,苦因心而结,苦由慧而祛。世间万物都有迹可查,也循迹而动。

因果报应既是一种理清事物发展变革的主线,也是一种规避的哲学思想,因果报应为一体,当众多样本摆放在人们面前时,人们自然会选择正确的途径,舍弃那些带来不好影响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共同和谐进步。因果报应是一种使人从善、令其和谐的生命哲学,确保了生命整体的和谐发展。

(二)众生平等

佛家认为,万事万物皆由因缘和合产生,世间所有都是由因而生,在特定条件下发展,存在则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事物,而其他事物相应地反过来作用其自身。可见,万物皆有联系,此进则彼进。人与人、人与万物、万物自身之间都是平等的。

《心地观经》云:“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4](P297)佛家的平等观体现的是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

佛家所说的众生,是指三界六道中一切有情识的生命。众生平等,生命轮回也是佛家生命哲学的基调。

众生平等强调了所有生命的平等。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众生平等是佛家生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命哲学思想不但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而且提出了人与其他世间生命同样是平等的。佛家强调人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这个大环境中的其他一切生命形式,并提醒我们要与它们和谐共生,同时,在因果报应的基础上,给予人们从善的方向,令人们与世间万物共同和谐发展。

由于佛家认为众生平等,因此,就产生了不应轻易夺取生命、不应违背他物意愿进行强求等戒律。佛家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众生平等的哲学理念中体现,戒律所涉及的行为,大多是建立在一种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上的,人们的苦痛也是由于强弱不同而产生的,万物平等则要求人们善待万物,为万物着想并祈福。佛家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同样宝贵,人类不能因为其能力的强大而作为世界主宰,对万物进行支配,这种支配会以伤害作为最终的管理手段,从而由于因果报应反馈于人们自身。佛家还强调,所有的生命以不同的形式在六道中轮回、循环,如螺旋般于世间编织。世间万物皆有佛性,有情之心可为佛,无情之器亦具有佛性,即有成佛的可能。佛家众生平等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众生存在方式与学习智慧方面的平等。众生皆有佛性,就说明众生皆可成为具有智慧的载体,都能认识到佛的含义,从而有成佛的可能,也就有众生和谐发展的前景。

(三)慈悲为怀

慈悲为怀是建立在因果报应的哲学基础上的,慈悲为怀也是佛家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基本出发点。《长阿含经·大本经》中有:“以慈悲心故,为说四真谛。”[5]《法集要颂经·有为品》也有:“如是佛世尊,一切智中师,慈悲为有情,广说真实语。”[6](P777)由此可见,慈悲为怀是作为佛家出世的起点,佛家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出世、个人的超脱,佛家一直有因果报应之说,因此,外物为善更显得重要。

慈悲之心为佛家出世的一个主要因素,普度众生即为佛家弘扬的慈悲为导向,是佛为众生阐说四谛的内在动因,慈悲为怀贯穿于佛家的生命哲学理念当中。在佛家的著作中,很多涉及慈悲之心在出世中的作用。其中,《中阿含经·说处经》中提出“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增一阿含经·苦乐品》与其对应地提出“四等心”即慈、悲、喜、护。以慈悲为怀为核心,以慈、悲、喜、善为主要的弘扬对象,成就了佛家的出世宗旨。

佛家认为,慈与悲是轮转的,这符合了佛家轮回的思想。“悲”即为痛苦,人们将本身拥有的苦以悲的形式表现出来。“悲”是通过苦体现出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体现着一个人深刻感受到的悲痛的经历,也正是因为“悲”,个体对其他生命的痛苦才能感同身受,“悲”以感同身受的后续行为由衷地、自然地衍生出对其他人的友情,并扩展为对广大众生的、平等的、普遍的关爱。可以说,慈爱的产生来源于个人的悲情,只有将悲情转为慈爱,才能将个人与众生的慈悲相互联结,进而产生“与乐拔苦”的出世目的。

三、佛家生命哲学的启示

(一)心灵的静养

现代社会整体体现的是一种浮躁、不安定,这种浮躁、不安定的状态来自自然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人们内心世界,即精神世界成长的不协调。人们普遍致力于追赶科技的蓬勃,而忽视心境的修行。这种物质欲望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佛家的思想,可谓一种解决之道。佛家叫苦难,而苦难大都来源于欲念,欲念本身来源于外在,当今社会的丰富物质生活正是一种来源。如何修身养性,祛除苦难,正是佛家讲的出世,即佛家的人生目标。

在物质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静心修行,祛除不必要的杂念,即物质带来的躁动之乱、急急之苦,将是我们得以看到真正目标的方法。当我们在杂乱无章的生活中祛除我们生命中的急躁、苦痛,寻觅到人生真正奋斗的方式时,便是我们的心灵可以追逐到有利于我们人生价值的目标之时。

佛家的本质即为当代生活中困扰人们生活的疾苦,佛家的修身则是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寻找目标的方式,佛家的目标则是我们应该实现的人生价值。

(二)自然的平衡

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的和谐,和谐的破坏带来的往往是灾难。

正如佛家的因果说,快速发展带来的自然消耗为因,人与自然和谐的破坏为果,也可以理解为和谐的破坏成为人们的业,这种业是苦的一种,需要我们靠自身的修为来祛除。

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现在大环境的一种必然选择。科技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的繁荣,还带来环境的恶化,近几年频繁出现的灾情之多,是过去百年都很少遭遇的。因果可成轮回,环境恶化的结果显然会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因,这就体现出维持自然平衡的必要性。

佛家中以修行祛除苦难,从而达到出世的目标。而这种做法同样可以应用到现世的方方面面。佛家提倡众生平等,意味一草一木都有着价值,都值得尊重,都应当敬畏。我们与自然是平等,肆意破坏显然是一种不敬畏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恰当的。我们将众人看得与自身同样重要,意味着我们会在行事间考虑到与万物的和谐,这种佛家的生命观将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同时考虑到与人、与物、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敬畏将取代一直以来的无视,将万物作为发展的一个前提,共同达到进步的目标。

(三)生命的敬畏

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是佛家对生命敬畏之心的体现。众生平等是对世间万物生命的一种最宝贵的尊重之心。佛家一直提倡万物皆在同一世间轮回发展,这说明他物同我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放弃轻蔑之心,拾起敬畏之感,这就是和谐的基石。万物就是人们生命活动中所处的环境,只有拥有了敬畏之心,才会对环境的变迁做出适当的调整,在不影响人们科技的发展下与自然和谐相处。

慈悲为怀亦是人们应修行的品性之一。对人慈悲则为善,对世慈悲则为佛。佛家一直有着祛除自身之苦与拂去万物之苦的理念,一人出世,不代表不会对现世造成影响,而是有着普度众生的目标。慈悲是善的一种极致体现,为善即关怀,当我们理解佛家的生命哲学,便知对万物应以慈善视之,当为他物着想时,自然会在社会发展中令人与自然保持和谐。

(四)佛家生命哲学的局限性

佛家的生命哲学对于解决当今社会中人们心灵的浮躁导致的精神需求的匮乏、贪欲之心导致的与万物无法和谐共处有一定的作用,但佛家本身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首先,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形而上学的。从社会意识形态来讲,其本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佛教并不是完全科学的,其中有很多主观的因素,在运用佛教生命哲学时,要辩证地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佛家的修为在于通过“戒”从而达到“慧”,这显然与当今社会发展是不适宜的。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更多的实践,即佛家的出世内容。佛家的出世历程较为缓慢,作为一种以生命和谐为基调的生命哲学理论,在于通过众人的明慧来达到人们与世间万物的融汇。这需要漫长的时间与人们共同的努力。佛家的大成需要一定的基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对于解决当今浮躁的氛围来说,其作用时间是很漫长的。

另外,佛家的哲学理念中同样有着不求今生求来世的观念,这种轮回转世的思想是不科学的,这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产生逃避的心理误区,也是极不可取的。

由于佛家哲学理念的这种局限性,在改变环境过程当中要注重远近结合,不应单单地运用一成不变的法则,而是开拓自己的思维,即佛家的明慧,从而使人与世间万物能共同发展进步。

[1]大智度论:卷1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中部经:第1集[M].巴利文学会.

[3]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讲演集[M].高雄:高雄佛光出版社,1992.

[4]大正藏:第3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大正藏:第1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大正藏:第4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 刘馨元]

2016-07-10

黑龙江省高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3010109);黑龙江省教改项目(GJZ201301019)

刘经纬,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高博文,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B94

A

2095-0292(2016)05-0010-03

猜你喜欢

佛家众生敬畏
写在六合金光寺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慈怀众生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敬畏先烈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敬畏 果决 笃信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